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观察 中共一种可能的国务院权力格局 /

观察 中共一种可能的国务院权力格局

以下讨论建立在“七上八下”已不存在的基础上。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左)具有年龄优势,仍可大胆想象其仕途走向

所谓“七上八下”,是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某种任职规律,即超过68岁者不再新任或者连任政治局常委,67岁及以下则可以。过去一段时间,这一“规则”长期被视为研判中共高层人事的重要指标,不过十九大后随着王岐山出任中国国家副主席,该指标的有效预期不再清晰。

要指出的是,“七上八下”不是具于纸面的明确党纪,实乃一种中共党内的共识,或曰“潜规则”,发挥作用也只在晚近的二十多年里。因其“潜规则”的特性,一旦形成会显现出较强韧性,于各方默契中得以长时间延续,但也正因为是“潜规则”,可以随时打破。

换句话说,“潜规则”的产生与存续完全取决于最高权力核心的意志。而照目前的各种迹象,这一规则在中共党内显然已经不具效力,事实上科学的用人观也不应唯年龄论,更应看重能力。

但明确的人事规定仍需遵守,譬如中国国务院总理的任期不得连续超过两届,这意味着李克强势必将在二十大后卸下职务。

现国务院的四名副总理,同样都面临“去留”问题。其中孙春兰作为唯一的女性副总理,加之1950年生人已有71岁,到站下车几可确定。

韩正与刘鹤的年龄也均偏大,前者67岁(1954年生),后者69岁(1952年生)。考虑到梯队交接等因素,刘鹤大概率也将卸职,有观点认为或可接棒栗战书,任下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如此,国务院总理、副总理总计五人的领导班子或将出现三个空缺——因而可能出现的格局之一是:韩正以常务副总理职务顺位上升,出任新一届国务院总理(极可能只任一届);目前排名第三的副总理胡春华则升任常务副总理,跻身政治局常委行列;孙春兰卸任后,其空缺或由贵州省委书记谌贻琴补缺,理由多维新闻已有文章详陈,不再赘述;而刘鹤的空缺,外界多有声音看好现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考虑其仕途履历和受重视程度,若能果然再进一步,也不算意外。

唯一格外有悬念的是,如胡春华升任常务副总理后,留下的职缺由谁来补?

考察近20多年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来源,可发现拥有四大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及广东等经济大省主掌经历的人居多。比如目前的四名副总理中,韩正曾任上海市委书记、孙春兰曾任天津市委书记、胡春华曾任广东省委书记。

十八大之后产生的第十二届国务院副总理中,张高丽曾任天津市委书记,汪洋则兼有重庆和广东的任职经验。

如照此逻辑,北京市委书记蔡奇(1955年生)、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1956年生)、上海市委书记李强(1959年生)、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1960年生)、广东省委书记李希(1956年生)均有机会更进一步。而这五人中,尤以陈敏尔最具年龄优势。

不过少数其他来源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如李克强是以辽宁省委书记升任国务院副总理,更早之前温家宝则兼有中办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履职经历。以此观之,现任中办主任的丁薛祥,及其他省委书记中的“潜力股”,未尝不能“出人意料”。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