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三成儿女屏蔽父亲?数据揭中国亲子关系 /

三成儿女屏蔽父亲?数据揭开真实中国亲子关系

爸爸在你眼中是怎样的形象?

在不同的文艺作品里,他们被比作泰山和大海,是坚实的后盾,也是提供庇护的港湾。

但现实生活里,年轻人眼中真实的父亲究竟是什么样的?或许和我们想象里不太一样。

有人感恩,有人怨恨

在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里,父亲更像是家里的顶梁柱。在我们的问卷调研中,很多人分享了父亲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爸爸承担了养家的大部分支出,家里遇上大事得他来拍板。”“假如在学校里受了欺负就找爸爸,他会冲到学校给我撑腰。”

人生导师、英雄、暖男……父亲在他们的人生里扮演着“斩妖除魔”的重要角色。回想生活里的艰难时刻,大概总能想到那句:“没事,有爸爸在。”

令人踏实安心的另一面之下,有些父亲也会和孩子打成一片。他们有时是严父,有时又像朋友。

在读者分享的故事里,看似威严、闷不吭声的父亲偶尔很孩子气:拉上孩子一起,吃着小龙虾喝着啤酒看欧洲杯;

妈妈不在家,和儿子女儿通力合作,共同制造堵厕所、掀客厅、炸厨房各种事故现场。

有人在朋友圈感恩父亲,也有人在心里默默埋怨父亲的缺席。

相比起其他人和父亲之间亲密的关系,他们和父亲更像是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谷雨数据《年轻人眼中的父亲形象2020年度调查》里,超九成年轻人表示,不经常在社交媒体提到父亲,接近一半从未提过。还有接近三分之一在朋友圈屏蔽过爸爸。

19.7%的子女从来没有跟父亲拍过合影,31.2%的子女最近一次与父亲合影已经是三年前。

一方面或许是由于彼此之间感情的内敛,另一方面,则是源于父亲在成长中的缺位。

相比于照顾自己无微不至的母亲,爸爸的形象,则更多地是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或是直接不见身影的“甩手掌柜”。

他们有时不知道儿子女儿们在上什么补习班,有时甚至会忘记他们到底在读几年级。

爸爸们不善言辞,偶尔的温柔表露就是把冰箱塞满孩子爱吃的水果或酸奶。

而他们最主要的存在感,还是做错事后被妈妈骂的时候。

孩子和爸爸有着切不断的血缘纽带,但事实上,他们却成为了每天出入家门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等到长大,去了远方的城市,随着距离的拉开,子女和爸爸的联系就越发变少。

超过60%的年轻人与父亲的联系频率低于一周一次,73.9%的子女与父亲通话时长总是在5分钟以内。

而五分钟的电话里,除去问候完各自的三餐后,最后还是一个熟悉的问句:

“爸,我妈呢?”

当年轻人成为父亲

我们常常从父母口中听到一句话:“等你成为父母,就明白我们的苦衷了。”

成为父母的8090后,或许正在育儿的过程里遭遇和父亲一样的烦恼。

谷雨数据《2021青年男女健康报告》显示,超六成青年职场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超两成青年职场人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

超量超时的工作挤压了他们的休息时间,也使年轻父母们被迫牺牲掉了家庭中的亲子时间。

在缺少父亲陪伴的环境下长大的年轻人,最后也正在变成缺席的父亲。

背后的原因,是高昂的育儿成本。

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这些或许都导致了年轻父母们无法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陪伴孩子。

竞争的狂流中,择校费、补习班、日常开销等等,都成为他们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为了给子女提供足够的经济保障,超过半数的父亲被迫退出了孩子的成长,有12.6%的父亲则表示自己基本没有时间陪伴子女。

提供经济保障显然不是育儿的全部,随着孩子的长大,很多问题逐渐显露。

起初,在子女成长的头几年,父亲需要头疼的还只是孩子的日常消费。

到了孩子开始自由表达的年龄后,“处理亲子关系”则逐渐成为了年轻爸爸们的难题。

焦灼于“怎么和儿女搞好关系”的年轻爸爸,最终也不得不带上自己埋怨过的父亲的影子。

为何缺席的总是父亲?

在一个家庭里,似乎常常能看到:孩子哇哇大哭,妈妈忙前忙后,爸爸却不知所踪。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家庭育儿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在工作日里,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普遍都要多于父亲。

这不禁让人发出疑问:为什么缺席的常常是父亲?

前阵子,“妈妈带男童进厕所”的几条新闻接连上了热搜。

众多的讨论声里,另一个问题也引发了热议:“男童上厕所,爸爸去哪儿了?”

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保姆式妻子……

类似的词语在网络上频繁出现,立场、观点各种各样,但人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感觉: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不少父亲是缺位的。

一方面,养家糊口的压力让他们无暇顾及家庭;但另一方面,一部分男性拒绝参与育儿,这也使得家庭责任失衡。

在人们分享的各种各样的家庭故事里,一些父亲或者沉迷游戏、赌博、酗酒或者当一个透明人,承担照顾家人的责任被他们弃之不顾。

在某些家庭中,子女在这样的缺席下与爸爸渐行渐远。

而父亲的缺位,也从来不只是父子父女形同陌路那么简单。

通过分析关于父亲“消失”对子女成长的相关问答,我们发现,在育儿失衡的家庭环境下,父亲的消失对子女的婚恋观和自身的性格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他们变得缺乏安全感和不自信,会恐惧婚姻或者排斥与异性交往。

“从小到大,他什么都没有教给我,但他至少给我树立了一个目标——今后决不能成为他那样的人。”

“很羡慕幸福的家庭,也想创造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内心深处不相信自己可以拥有幸福的家庭,恐惧自己会把家庭弄的乱七八糟,恐惧自己的婚姻会步上父母的老路。”

血缘、责任、亲情、陪伴……这些复杂的关系交织在一个家庭中,勾勒出形形色色的父亲形象。

某种程度上,父亲的缺位或许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体经历,它在各种各样的抱怨、怀念与挣扎里具象化,成为一个群体的困局。

原生家庭像无解的命题,幸运的人在爱与陪伴里感恩,不幸的人用一生去重新治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