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国撤军后 阿富汗会重蹈32年前覆辙? /

美国撤军后 阿富汗会重蹈32年前的覆辙吗?

自美国拜登政府2021年5月1日宣布到今年9月11日之前完成从阿富汗撤军后,一方面是美国和北约部队近于狼狈地从阿富汗“卷铺盖走人”;另一方面是阿富汗塔利班迅速攻城略地和恐怖袭击事件频仍的可怕局面。这和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后的局面惊人的相似,阿富汗似乎又要跌入内部战乱和外部大国博弈交织的深渊。

当地时间2002年1月15日,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美军士兵走向联合国飞机。本文图片 人民视觉

一、四任总统和一场战争:开战容易撤军难

阿富汗战争可谓是四任美国总统难以取胜也难以结束的一场战争。

众所周知,阿富汗战争是“9.11”事件后美国小布什政府为打击“基地”组织而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发动的反恐战争。尽管美国很快攻占喀布尔并颠覆了塔利班政权,甚至还于2011年5月在巴基斯坦完成了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拉登的使命。

但是,阿富汗战争又尴尬地成为美国四位总统无法赢得的战争。

20年来,美国付出的代价是2448名美国士兵阵亡和2.4万亿美元。而阿富汗人民付出的代价更加沉重,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43000名阿富汗平民因战争丧命,总伤亡超过10万,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更加令美国难堪的是,

奥巴马、特朗普和拜登三任政府都提出撤军阿富汗,但奥巴马首次提出从阿富汗撤军至今已十余年,却始终无法完成撤军,奥巴马任内的结局是驻阿富汗美军不降反升。即使是当前拜登从阿富汗撤军仍是不负责任的无奈选择。

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是小布什政府反恐战略的产物,但这两场战争不仅未能完成反恐任务,更成为美国国力衰落的重要根源。因此,从奥巴马政府到当前的拜登政府,都一直寻求从阿富汗撤军,但始终难以如愿,一拖再拖。

奥巴马上台后,很快确定了在2011年12月31日前从伊拉克全部撤军的时间表,同时加强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的反恐。2009年奥巴马政府提出“阿巴新战略”,寻求从伊拉克和阿富汗“体面撤军”。 2011年5月1日,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美国“反恐”战争取得重大成果,奥巴马政府于6月22日提出从2011年7月开始从阿富汗撤军。2012年5月,北约发布《芝加哥峰会阿富汗宣言》,宣布2014年底从阿富汗撤出全部作战部队,向阿富汗政府移交防务。

但是,中东乱局彻底打乱了奥巴马的撤军计划。2011年12月18日美军撤出伊拉克导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异军突起,中东恐怖主义更加猖獗,阿富汗也成为“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争夺的对象。2016年7月6日,奥巴马被迫宣布放缓美军在阿富汗的撤军计划,将在2017年1月其总统任期结束前在阿保留大约8400名美军士兵。最终,

奥巴马撤军的承诺至其卸任时也难以兑现,美国驻阿军队不降反升。

2017年特朗普就任总统后,在总体上仍寻求从阿富汗撤军,但基于阿富汗的混乱局势,不得不采取“先增后撤”的策略。

2017年8月,特朗普政府公布“阿富汗新战略”,同时增兵3500人。但他表示做出这个决定“很不情愿”,并强调美军将依据实际战况而非提前拟定的时间表进行军事行动选择。从2019年初开始,美国与塔利班围绕着“撤军”和“停火”问题展开了多轮谈判,但始终没有达成协议。2020年2月29日,美国与塔利班在卡塔尔多哈签署和平协议,以结束18年之久的阿富汗战争。

自拜登政府2021年5月1日决定从阿富汗撤军以来,美国和北约军队撤离阿富汗的步伐不断加快。

拜登将所有美军撤出阿富汗的最后期限定为 9月11日。但最近有美国官员表示,美军的撤军工作极有可能在 7月就能完成。据报道,美国五角大楼6月30日表示,在美军撤离后,将只有650名美军滞留喀布尔以确保美国使馆安全,另有数百名美军可能驻扎喀布尔机场。美国一直拒绝公布部署在阿富汗的美军部队具体人数。据估计,当拜登宣布最终撤军命令时,有 2500至 3500 名士兵部署在阿富汗。截至 2021年2月,共有约832000 名美军人员曾在阿富汗服役,而五角大楼文职人员的这一数字大约是 25100名。

为配合拜登5月1日开始从阿富汗撤军的决定,北约在4月同意从阿富汗撤出大约 7000 人的非美军士兵。5月到6月,西班牙、瑞典、比利时、挪威、丹麦、爱沙尼亚、荷兰、波兰、意大利、德国等近20国的军队撤离阿富汗。据美联社报道,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军队已经悄悄撤离阿富汗,低调结束了在阿富汗的部署任务。这与当时随美军入侵阿富汗时的高调做派形成了鲜明对比。

德国国防部的资料显示,德国在阿富汗驻军人数仅次于美军。撤离以前,驻阿德军规模约为1000人。过去20年,德国在阿富汗驻军累计15万人次,其中不少德军士兵驻扎多次。路透社称,这是二战结束后德军死亡人数最多的海外任务(94人)。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称,德国还为阿富汗战争付出150亿美元的经济代价。德国左翼党议会党团主席巴尔奇6月30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德国在阿富汗的驻军行动以失败告终,“如果大家看到德军和北约其他国家的军队是如何慌乱地撤离阿富汗的,那就不可能得出一个好的结论”。

在阿富汗战争的高峰时期,部署在阿富汗的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军队人数一度曾超过 15万。即使如此,阿富汗的重建一直乏善可陈,政治、安全角势一直十分脆弱,而经济和民生更是每况愈下。对于美国撤军后阿富汗的前景,拜登对美国推卸责任的态度毫不掩饰。

6月25日,拜登在华盛顿会见来访的阿富汗总统加尼和民族和解高级委员会主席阿卜杜拉时表示,“阿富汗人将不得不自决未来”;他同时承认华盛顿无法将阿富汗转变为一个“现代、稳定的民主国家”。

当地时间2021年7月2日,阿富汗国防部副发言人法瓦德·阿曼(Fawad Aman)当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所有外国联军和美军已于昨晚离开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二、塔利班卷土重来已成定局?

随着美国和北约部队撤出阿富汗,塔利班势力在阿富汗不断攻城略地。

据五角大楼估计,至2021年6月底,塔利班已控制阿富汗全国419个地区中心中的81个;塔利班领导人则对美国广播公司宣称,塔利班毫无疑问将入主喀布尔。

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在会见两名阿富汗领导人后哀叹:“塔利班因为我们的撤军决定而胆量大增,正在夺取喀布尔的路上。”国务卿布林肯则称,如果塔利班试图用武力夺取阿富汗,“我们将看到战争重新爆发,甚至可能发生更糟糕的情况”。

阿富汗是否会像1989年苏联撤出阿富汗后迅速陷入内战,塔利班是否会重新在阿富汗掌权,都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塔利班的崛起是美国和中东地区国家在阿富汗抗苏战争中利用和支持伊斯兰激进力量的产物,也是伊斯兰极端思想和组织尤其是“基地”组织向阿富汗渗透的产物。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和阿富汗战争爆发后,美国和沙特等国家为防范伊朗“输出革命”,全力支持阿富汗“圣战者”的抗苏战争,其途径主要有二:第一,沙特与美国情报部门合作,对前往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圣战者”给予组织、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积极传播“圣战”思想,对中亚和南亚的伊斯兰激进组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为阻止伊朗输出革命,沙特、阿联酋等国与巴基斯坦合作扶植阿富汗的塔利班势力。

塔利班之所以能够在抗苏战争中崛起成为一支重要政治势力,并于1996年攻占喀布尔建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与沙特等国的长期支持有着重要联系。

“基地”组织创始人本·拉登也深受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影响,并以阿富汗抗苏战争为契机建立了“基地”组织。本·拉登“圣战”思想的启蒙者是穆斯林兄弟会的极端主义思想家赛义德·库特布和阿卜杜拉·阿泽姆(1941~1989)。20世纪60年代末,库特布和阿泽姆在沙特阿齐兹国王大学教书期间,在该校就读的本·拉登曾聆听他们讲授的课程。1979年,阿泽姆因立场激进被逐出沙特后前往巴基斯坦,开始通过著书普及和推广“圣战”思想。苏联入侵阿富汗后不久,本·拉登来到巴基斯坦,并深受阿泽姆“圣战”思想的影响。1984年,他们两人共同创立了“服务办公室”,并在阿富汗设立圣战者训练营,进而建立了与塔利班关系密切的“基地”组织。

1989年苏联撤军后,阿富汗内部各派别的冲突使国家处于完全无序状态,阿富汗原抵抗组织各派与苏联支持建立的纳吉布拉政权随即爆发了内战。

同时,毒品生产、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活动迅速发展,并向包括中亚在内的周边国家及其他地区扩散,使阿富汗成为地区安全的主要威胁。

阿富汗内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9年2月至1992年4月,交战双方为喀布尔政权与抵抗组织武装力量。第二阶段,1992年4月至1996年,原抵抗组织各派陷入内战,直至1996年塔利班建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第三阶段,1996年至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为塔利班政权与北方联盟的内战时期。塔利班控制阿富汗大部,但仍有10%的国土控制在反塔利班的北方联盟手里。在国际上,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和联合国承认的阿富汗政权是北方联盟。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塔利班政权被美国推翻,阿富汗内战结束。

在塔利班政权统治时期,阿富汗全面推行所谓的“伊斯兰化政策”,在宗教上严格遵循一神论,反对多神论和偶像崇拜;在政治建立实施伊斯兰教法的伊斯兰政体。在对外政策上,塔利班采取了一系列激进而极端的政策与行为,致使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组织被驱逐、伊朗外交官遇枪杀、联合国人员遭绑架等,最终走上与“基地”组织结盟,支持国际恐怖主义的道路。

历史地看,塔利班崛起是1979—1989年阿富汗抗苏战争和1989年苏联撤军后阿富汗内战的产物。

因此,如果美国和国际社会对美国和北约撤军后的阿富汗缺乏系统安排,阿富汗重新陷入混乱甚至内战几乎已成定局,这种局面甚至与当年苏联撤军阿富汗的情况极为相似,因此塔利班卷土重来乃至重新掌权或者建立割据政权,也就成为大概率的事件。

三、阿富汗再次面临内忧外患的深渊?

阿富汗,地处东亚、南亚、西亚、中亚交汇处,是亚洲的心脏。

在历史上,阿富汗长期处于帝国强权争霸的战争之中,和平只是战争中间的短暂间歇。

从古代马其顿帝国、波斯帝国、蒙古帝国、莫卧儿帝国对阿富汗的征服或占领,到近代英国和俄罗斯对阿富汗百余年的争夺;从冷战时期美苏在阿富汗的竞逐和阿富汗抗苏战争,到美国发动的伴随整个新世纪20年的阿富汗反恐战争,阿富汗鲜有和平安宁的时期。

当然,阿富汗也成为埋葬帝国强权的坟墓,近代以来就相继有英国、苏联和美国在阿富汗折戟沉沙。

今天的阿富汗似乎又一次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并有可能成为域内外大国博弈的深渊和威胁地区及全球安全的渊薮。

阿富汗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家是18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其民族国家建设异常曲折,且长期处于内战、政变和外部入侵相交织的状态之中。

受帝国争霸的影响,近代以前的阿富汗一直未能形成疆域固定和政权稳定的国家。

至近代早期,阿富汗仍是波斯帝国萨法维王朝和印巴大陆莫卧儿王朝争霸的对象。直到1747年,阿富汗才利用波斯衰落之际建立了杜兰尼王朝,初步统一的阿富汗国家才得以形成。但是,受部落和民族众多的影响,其内部权力斗争异常残酷,而外部则面对英国入侵的威胁,1839-1842、1879-1880、1919年先后爆发了三次抗英斗争。到19世纪后,阿富汗成为英国与俄罗斯帝国争夺的对象。其中值得一提的是,

1893年英阿签订《杜兰协定》,不仅使阿富汗成为英属印度和俄罗斯帝国间的缓冲国,还因把部分普什图族地区划归印度,留下了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领土矛盾的隐患。

二战以前,阿富汗一直是英俄反复争夺的英国殖民地,直到1919年阿富汗才取得独立。在20世纪二三十时代,阿富汗在内部进行加强君主制国家的建设和现代化改革,但因保守势力叛乱而中途夭折。

二战后,阿富汗很快成为美苏争夺的对象。阿富汗最初寻求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实行中立外交,但很快便因其与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受制于苏联,进而开始了现代阿富汗的噩梦。

20世纪50年代,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之间围绕普什图斯坦发生严重争执,苏联抓住机会表示支持阿富汗,从而将阿富汗纳入苏联阵营。此后,苏联不断对阿富汗进行渗透和控制,阿富汗领导人稍微与西方有所来往就会被苏联警告甚至被替换。

从1973年至1979年9月,苏联在阿富汗先后策划发动了3次政变。

1973年7月17日,苏联支持达乌德发动政变推翻了查希尔国王;1978年4月27日,苏联又指使塔拉基杀掉达乌德;不久后,塔拉基又被哈菲佐拉·阿明推翻。1979年9月,苏联本来欲与塔拉基合谋除掉难以控制的阿明,结果塔拉基反被阿明除掉。在此背景下,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亲自除掉了阿明,扶持亲苏的卡尔迈勒出任总理。

此后,阿富汗便陷入了十年阿富汗抗苏战争(1979—1989)、内战时期(1989—1996)、塔利班政权统治时期(1996—2001),美国发动的漫长反恐战争以及美国主导下的政治重建时期(2001—2021),其中2001年以来又经历了过渡政府时期(2001—2004)和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时期(2004—)。但是,

阿富汗的政治和安全角势一直十分脆弱。

就阿富汗国内的政治和安全格局而言,阿富汗虽已经在美国主导下进行数次大选,但

阿富汗政府控制主要城市和塔利班控制农村地区即事实上的政权割据局面一直存在。目前,尽管美国和塔利班已经签署协议,但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尚未签署协议,更谈不上政治和解。

在安全方面,美国和北约驻阿富汗军队最多时达15万,美军还训练了35万名阿富汗安保人员,同时每年向阿富汗提供40亿美元的援助,但却始终无法保障阿富汗的安全。阿富汗多次发生省长以上官员遭爆炸袭击身亡的事件,其中就包括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的弟弟、坎大哈省议长艾哈迈德·卡尔扎伊,2011年7月在坎大哈省遇袭身亡。阿富汗前总统、负责与塔利班谈判的高级和平委员会主席拉巴尼2011年9月在家中被炸身亡。

当前阿富汗安全角势已经呈现出令人恐怖的征兆,

例如,阿富汗5月8日的一起恐怖袭击就造成68人死亡和数百人受伤,其中未成年人和女性占多数。

阿富汗局势的恶化很可能还会带来中亚和南亚周边国家安全角势的恶化。

塔吉克斯坦斯坦与阿富汗有长达1200公里的边界线,阿富汗境内的塔吉克斯坦族人与塔吉克斯坦斯坦联系密切,两国边境常因贩毒等产生冲突,而美国和北约部队撤出后极端组织的反扑很可能引发两国边境地区的冲突和动乱。乌兹别克斯坦在阿富汗战争中充当了空军基地、国际部队后勤基地和中转站的角色。乌境内的“乌伊运”等恐怖组织早就因此多次发动报复行动,在国际部队撤出后,乌兹别克很有可能成为极端组织袭击的目标。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有744公里的边境线,恐怖主义、毒品和犯罪是困扰双方关系的三个突出问题。

除了美国和俄罗斯在阿富汗和中亚进行博弈外,阿富汗还是西亚、中亚和南亚国家博弈的舞台。

由于撤军后阿富汗出现权力真空,阿各派的争夺将具有浓厚的“代理人”色彩,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中亚诸国都有可能加紧扶植在阿富汗的代理人争夺地盘,扩充自身实力和影响,这些势必会引起该地区新一轮的动荡。

例如,近几年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边境尤其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敌对态势在2014年国际部队从阿开始撤军后便出现恶化,此次美国和北约撤军后,印巴围绕阿富汗事务的争夺无疑将继续加剧。而沙特与伊朗等国也势必在阿富汗展开争夺。

“中东睿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刘中民教授的专栏,坚持现实性、理论性、基础性相结合,以历史和理论的纵深回应现实问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