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秦刚:站在中美十字路口的新功夫熊猫 /

秦刚:站在中美十字路口的新一任“功夫熊猫”

美国当地时间2021年7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任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秦刚抵达美国履新。

秦刚大使此后发出了自己到任后的第一条推特,内容是:“已抵达美国,期待在这个国家接下来的时光。”配图是自己抵达机场的照片。照片中,秦刚大使所戴的口罩上还印有五星红旗的图案。

此外,北京时间7月29日凌晨,华春莹发推:“安全顺利穿越太平洋之旅!祝秦刚大使一切顺利”,并且@了秦刚大使的推特。

上个月,前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中国驻美大使馆网站发表辞别信,表示将结束8年多的任期,于6月末返回中国。

中美关系处于关键十字路口的当下,从崔天凯手中接过重任的秦刚,无疑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公开资料显示,秦刚是天津人,出生于1966年3月,现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分管欧洲地区事务和新闻、礼宾工作。

1988年,秦刚进入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任中文秘书,1992年正式进入外交部西欧司工作,随后还三度赴英,担任过驻英国大使馆公使。他曾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司长。在2018年成为当时中国外交部最年轻的副部长前,他还担任过礼宾司司长,负责规划极高级别的外事活动,和多国高层有过接触。

需要指出的是,就在秦刚赴美履新前几日,中美刚结束在天津的外交高层会谈。

据《联合早报》28日报道,有消息称,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天津会见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时,秦刚也在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成晓河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天津会谈表面上火药味十足,但会谈持续四个多小时,显示双方关起门来谈时还是较为务实。秦刚会谈后赴美履新若属实,意味着中国还是希望与美建立正常联系,让中美关系稳定。“(这是)实现中美交流正常化的其中一个开始步骤,首先大使要到位。”

任外交部发言人 金句频出直言中国立场

秦刚最为人熟知的履历,是他在2005年至2010年,以及2011年至2014年两次担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期间,他的许多金句令人记忆犹新,不少媒体用“机智幽默”评价他,还有一些记者认为他的发言气场强大,态度鲜明直截了当,特别是回应带有挑衅性的提问时,“犀利、给力”,不会躲躲闪闪,更不会语焉不详

2014年3月,针对日本方面指责中国军费预算增长,秦刚回应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是只端着红缨枪的童子军。有些人总是希望中国是长不大的童子军。如果是那样的话,谁来维护国家安全?!怎么维护世界和平?!如果是那样的话,中国就安宁了?地区就稳定了?天下就太平了?即使是童子军,他的个头也是一年比一年长,他的脚也是一年比一年大。你不能让他总是穿着以前的小衣服、小鞋吧?”

这段话被认为是当时中国外交部少有的强硬表态。

同年4月,在被问到“(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亚太之行即将结束,中方认为此访有助于还是有损于美国推进亚太战略”时,秦刚回应说,奥巴马此次亚太之行没有来中国,“是不是针对中国,我们要看美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至于来不来中国,一句话,你来,或者不来,我就在这里”。

这样的表态赢得了不少点赞,还被网友称为“久违的中国好声音!”

《华尔街日报》在描述秦刚时,形容他是“风度翩翩,在外界看来是一位擅于把握分寸的职业外交官。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我驻意大利大使李军华去年就曾指出,中国外交官当然要把真相介绍给驻在国民众和媒体,还原事实、讲明道理。这既是为中国捍卫公平正义,也是为各方维护国际道义。他不认为“战狼”是合适的标签,“功夫熊猫”的比喻或许更贴切。

今年二月,秦刚对中国“战狼外交”的回应更是一时间走红网络。

当时有德国记者表示,当前欧洲方面有人质疑中国是否值得信任,因为中方有媒体和官员曾提到辉瑞疫苗致人死亡事件,认为中方这样做是“战狼外交”的表现。

秦刚先是对报道进行了澄清,指出“中国是各种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受害者”,然后回应称,“如果我们看一看当前有的国家和有的人对中国进行的毫无根据、毫无底线的抹黑诋毁,他们恐怕都不能用‘战狼’来形容,那简直就是‘恶狼’。”

秦刚还强调,“同世界任何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外交的首要职责是捍卫自己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捍卫自己国家的尊严。面对针对中国的各种疯狂攻击,中国外交官当然要站出来说不,这和一味示强完全是两码事。有人无故无理骂人,还不让别人还嘴,岂有此理?!”

任礼宾司司长 “迎来送往”感受自豪荣光

在2018年成为当时中国外交部最年轻的副部长前,秦刚所担任的礼宾司司长一职也值得一提。

在外交部内设机构中,礼宾司的职责包括承担国家对外礼仪和典礼事务;组织协调国家重要外事活动礼宾事宜;管理驻华外交机构和相关人员在华礼遇、外交特权和豁免等事宜;拟订涉外活动礼仪规则。

有评论人士说,礼宾工作是国家形象的“名片”,礼宾司就是要负责中国的“迎来送往”,通过细致入微的外事安排打动八方来宾,展现出大国风范、中国气派,以及中华民族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秦刚曾在央视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中提及自己身为礼宾司司长亲历历史大事件的感受。

他谈到,2017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德国时,“德国人以精准闻名。当习主席抵达机场、步出专机机舱的那一刻,德方的战机恰好掠过机场的上空,向习主席致意。值得一提的是,默克尔总理的丈夫绍尔先生平时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但是习主席两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绍尔教授都陪同出席有关的活动。”

秦刚说,“礼宾是政治的体现,也是国与国关系的晴雨表。各国给予习主席的高规格特殊礼遇,是对中国大国地位的高度认可和对习主席大国领袖风范的崇高敬佩。作为中国人,每看到这些场景,从中都能深切感受到我们国家发展昌盛带来的荣耀,对我们的国家,对中华民族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

可以看出,中国理念正引发世界前所未有的共鸣。正是在这样的共鸣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谱正在写出具有空前引领力、凝聚力、感召力的新篇章。

反观美国,美驻华大使自2020年10月泰里·布兰斯塔德离任之后空缺至今。6月20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文章对美国发出了拷问——“美国说自己回来了,但他的驻外大使哪去了?”

文章当时指出,尽管拜登刚对欧洲进行了“旋风式”访问,试图联合盟友发起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全球竞争,但实际上,拜登尚未正式任命美国驻七国集团(G7)中其他任何一国以及欧盟的大使。这般过于缓慢的外交任命节奏,可能会对其外交政策的实施造成阻碍。

《纽约时报》曾在5月援引知情人士的话透露说,拜登政府预计提名美国务院前高级官员尼古拉斯·伯恩斯担任美驻华大使。

有外媒报道指出,伯恩斯没有任何在中国工作的经验,在谈到中国时经常使用“对抗”一词,立场偏向“鹰派”。不过他此前在接受德媒访问时表示,中美关系正来到一个关键时刻,“经济脱钩”不是现实选项,美欧日应联手“制衡”中国,并在特定领域与中国合作。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