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清朝时期的中国护照曝光 国虽疾弱但.. /

清朝时期的中国护照曝光 国虽疾弱护照上字硬气

护照指的是一个国家公民出入本国国境和到国外旅游或居留时,本国发给一种证明该公民国籍和身份的合法证件。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基本上大大小小的国家,都有着完善的护照制度,而在我国,实际上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已经有了最原始的“护照”。当时的中国诸侯割据,而不少国家之间,更是相互敌对,在战争中严格控制往来,这时候的中国人,就凭借竹简、布帛、木板、金玉或纸张做成的“封传”、“契”、“照碟”、“过所”等证件出入边关,其内容和如今的签证,没太大的区别。

而在西游记当中,唐僧师徒四人手上拿着的那本度牒,某种概念上就可以理解为李世民亲自颁发的“大唐护照”。而我国出现具有现代意义的护照,则要追溯到清朝,清朝时期的中国护照是什么样子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最早出现在1689年,此时的康熙王朝,正在和俄罗斯帝国进行战争,故而清朝官员组成的外交使团,需要前往异地进行谈判。在当年清政府和俄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第5条明令规定:两国人民如果持有准许往来的“路票”,批准其在两国境内往来贸易。

实际上这也是护照的一种,但是清朝往往是信函式集体发放,也就是说一本护照,成为了多人出国的凭证。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并不方便管理,到了近代以后,出国的人越来越多,次数越来越频繁,这种集体护照也就慢慢消失。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强迫的打开了清朝的国门,清朝政府开始学习西方,授权驻扎在中国境外的领事馆或者海关,发放形式不同的护照,而新加坡作为华人聚居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海外设置领事的地方。

护照从“一纸多用”也变成了“单人单纸”,而种类也分为了“内地游历护照”与“华工护照”,而有权利发放护照的机关,除去总理衙门之外,还有驻中国各国领事馆,根据不平等条约,他们无需清政府官方认证,这种情况在上海和天津租界尤为罕见。那么护照上刻着的什么字呢?在最初,并非人人都有照片,因此护照上会用文字详细描述持有护照人的长相。比如在1905年,一名叫做江骥男子前往美国的护照内容,上面就详细介绍了他的家世背景,社会职业、财产状况和本人相貌,特意写到持有人“右眼角有一颗黑痣”。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国虽疾弱,护照后排的24字却硬气十足,上面写道“持照到境时,立即查验放行照约妥为保护,勿得留难阻滞。”倒也体现了大国的风范,至于效果的多少,也至于当时的人知道了。在近代历史上,中国的护照无疑是众多国家中最为特殊的一种,从1899年清廷外交官伍廷芳按照权利签发给中国某个外交翻译官的护照来看,长87cm,宽56cm,相比其他的护照,是最大的一张纸。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