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澳乱了 为反疫苗太疯狂 抗议者围攻警察 /

澳大利亚乱了!为反疫苗太疯狂 抗议者围攻警察

澳大利亚墨尔本,经历了两百多天的创记录累计“封锁日”后,这座一度人生零落,街头冷清的澳洲大都市在这个周末里,再度热闹起来——成千上万的人走上墨尔本的街头,他们高举着“支持自由”的旗帜,向警察,向市政当局,向澳洲政府宣泄怒火!

他们誓要捍卫自己的身体,拒绝强制接种疫苗,哪怕澳洲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疫情爆炸,过去半个月,都在创造澳洲疫情的新纪录,也在所不惜!

墨尔本市政当局,没有对这群公然违反“封锁措施”的抗议者坐视不理,双方的冲突,一触即发!

身穿荧光色马甲的制服警察们,除了手持刺激喷雾,头戴防飞沫的面罩以外,就基本上再无防护。而这样的配置,和弹压“弗洛伊德枉死之乱”的美国警察相比,几乎就是“不设防”。

缺少弹压平暴的装备,这让澳洲警察们根本无法威慑抗议者们。

墨尔本的公路大道之上,单薄防线上的警察们的目光所及之处,是乌压压一片从公路上横推而来的抗议者!而相较制服一致,却缺少装备的警察,抗议者们明显有备而来。

临阵在一线的抗议者不仅手持雨伞,作为防御刺激喷雾射击的盾牌,还头戴摩托骑手的安全头盔,这一切的装备毫无疑问是模仿美国“安提法”的装备,虽然简陋得多,但这样的阵仗足够澳洲警察喝一壶了!

墨尔本警察试图将抗议者们呵斥退去,毕竟澳洲是一个白人国家,社会风气历来保守,再加上千禧年以来欧美世界的左翼政治风行,这让澳洲社会更为团结,警察和市民的关系十分不错。

这也是为啥,面对此次疫苗抗议活动,澳洲警察们几近赤手空拳就上阵来的原因。

然而对于反疫苗的人而言,他们虽然多是保守主义者,可毫无疑问“团结虽可贵,抗疫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当然更现实的是,反强制疫苗抗议者不愿意将自己的身体交付给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有着种种黑料”的政府官僚。

蜂拥而来的抗议者们,无视了警察的呵斥,以及“违反封锁条例”的法律威胁,他们直接了当的冲击了单薄的警察防线!

“为了身体的自由!”

面对警察的刺激喷雾射击,抗议者打开雨,直冲而上!这群抗议者瞬间化身冲了暴徒,以众凌寡的他们,将警察冲的七零八落之后,三两围攻对方。

警察将刺激喷雾四射,团团的白沫漫天飞舞。

抗议者挥舞雨伞,手掷石块,各色投掷物从天而落。

抗议声,喧闹声,尖叫声,指挥声和呵斥的声音,充斥耳边...

这像极了一幕荒诞的戏剧。

警察没想到这一次本国的抗议者居然会如此激烈...

很快双方的冲突就因为警察的愤怒而升级。

一名七十岁的老妇人被警察摔倒在地,失去行动能力之后,警察不仅没有放过她,反而又围上来了两人,而后这三名警察竟然将刺激喷雾几近贴着老妇人的脸,疯狂喷射!

老妇人涕泪横流,连连呼救,这三名警察竟丝毫不心软!

在刺激喷雾持续了几分钟之后,三人才将老妇人扶起,然后予以了逮捕...

还有一名年轻的抗议者,在受到警方追逐而投降后,警察们居然无视他已经抱头服从的姿态,竟将他打倒在地,十几名警察将之团团围住,进行了痛殴。

围观的路人们目瞪口呆,这简直他们前所未见的暴力场面。

警察们出离的愤怒也跟抗议者们的激进行为有关——一名年轻力壮的男性抗议者,将一名女警掀翻在地,然后抗议者们竟然一拥而上,对女警拳打脚踢,全然不顾这位女警的求饶声!

在女警得到支援站起来后,还有一位抗议者疑似从背后对她进行了性骚扰行为。根据事后统计,在这场千人规模的乱斗里,十名警察受了严重伤害,多处骨折。

警察指挥车上的警官们没有想到局势会恶化至此,但澳洲警方也不是吃素的,迅速将四方遍设的两千警力调动起来,四面将这一团暴力抗议者合围,并且很快就将这一场暴力抗议彻底弹压,并以“违反封锁条例”为由,逮捕了235人。

而墨尔本的乱象,不过是澳洲弥漫全境的“自由集会”乱潮的一部分而已。

在里士满,抗议者们更几乎化身暴徒,险些冲击进入高档公寓,试图重演美国“弗洛伊德枉死之乱”的打砸抢烧,逼的里士满当局不得不出动骑警,在二十一世纪的高楼大厦街头上,活生生的上演了一幕“骑士冲锋”,才将试图打砸抢烧的暴徒们驱散...

强制接种疫苗,不只是让澳洲社会产生了分裂,甚至整个欧美都因此陷入了割裂之中。对于反强制疫苗接种的人而言,在“自由”的政治口号之下,则是充满了对政府的不信任以及反对“和病毒共存”。

事实上,澳洲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里,一直是西方的抗疫模范,新冠日增病例一度长期只有个位数,而哪怕累计封锁二百天,可澳洲社会却也没有爆发如今规模的抗议活动——抗议虽有,但规模既小也不频繁,和眼下波及全澳,参与者数万的抗议活动,可以说不能同日而语。

而接种了疫苗,也确实有用,美国如今面对疫情卷土重来,可重症住院的,基本上都是疫苗未接种者。

死亡病例里,更是一个疫苗接种者都没有!

所以,此次澳洲抗议活动,与其说是反封锁、反强制接种疫苗,不如说是在反对“和病毒共存”。

澳洲人民很清楚,同样曾为抗疫模范的日本,如今尝试“和病毒共存”,结果日增病例一度攀上两万四千的高峰,而随之带来的医疗系统穿底,却是让普通民众买单——譬如东京,就一度有超过两万新冠患者等待排队入院治疗。

而新冠后遗症,更是让澳洲人忌惮不已。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