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一文概述:为什么明朝如此抗拒“和亲” /

一文概述:为什么明朝如此抗拒“和亲”?

和亲是中国古代民族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含义十分广泛。

譬如“缔结姻亲(如昭君出塞)”,结为“兄弟之国(如辽宋缔约:读书笔记:契丹人眼中的“中国”、“华夷”和“正统”)或叔侄之国(如金宋缔约:金人眼里的“中国”、“华夷”和“正统”)以及“互市贸易(如隆庆合议:读书笔记:为什么俺答汗要三番五次主动向明朝“纳贡”?)”等等。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不过,本文中的和亲,特指两国缔结姻亲,即“政治婚姻”。

坦诚说,政治意味深厚的和亲,对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不过在明朝,官方一直奉行“不和亲”政策。但是,在明朝史籍中,“和亲”一词却频频出现,尤其是土木之变前后,状况更加明显。

为什么明朝一再重申“不和亲”?我们就以曾向明朝主动提出“和亲”的也先为例,跟大家简单聊聊。

拓展阅读:一文概述:为了做蒙古大汗,也先动了哪些“小心思”?

一、也先的两次“和亲”要求概述

史书记载,也先一共提出过两次和亲要求。

也先(?—1455),第二十八代蒙古大汗

第一次是在通事达官千户马清、马云奉命出使瓦剌时。“也先求其子结渊于帝室,通使皆私许,也先进马为聘仪,朝廷不知也,答诏无需婚意,也先愧怒。”这与《明英宗实录》中马清、马云曾“许也先细乐妓女,又许与中国结亲”的记载基本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明朝派往蒙古的使臣们,为了个人身家性命,通常都会极力讨好以也先为首的蒙古贵族,可谓“索无不许”;但返回明朝后,又不敢向皇帝上奏。由此可见,明朝使者私自许诺与也先和亲,更像是为了保证自己“能活着回来”而说的“权宜之语”。

蒙古国历史剧《群王时代》里的明朝使臣

于谦综合各方情报,得知“使臣马清、马云曾许贼首也先讨笙箫细乐会唱妇女,及以后使臣到彼和番,又许也先与中国和亲”后,颇为震怒。

他严厉痛斥二人“止知贪利以肥家,不思屈节而辱国,于虏情之虚实略不以闻,礼仪之大节全不暖顾,及回还复命,又复驾捏虚词,夸大张皇,肆为欺罔,甚至透漏消息,而阴结虏人,妄报根脚而希求升赏,以致贼房放肆,有轻中国之心,边境不宁,酿成今日之祸”,并要求对他们严加勘问,予以重惩。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

也先的第二次和亲要求,提出于“土木之变”后。尽管也先取得了巨大胜利,但他一直对被俘的明英宗尊敬有加,并表达了将妹妹嫁给明英宗的意愿。

在明英宗传给明廷的口信中,他自己也承认“也先欲将其妹与我结姻,送我回京,仍正大位”;《明史·胡仲伦传》也说“会上皇(明英宗)北狩,也先欲妻以妹”。

关于也先将妹妹嫁给明英宗一事,能否看做是严格意义上的和亲,还有待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英宗被俘,“只能做”明廷“名义上的太上皇”,但并不影响其地位。因此也先认为,无论是厚待这位“太上皇”,还是将妹妹嫁给他,都是在未来(即英宗回朝“重做天子”后)得到贡市、赏赐等一系列实际好处。

《大明风华》中的明英宗形象

实际上,明朝君臣们,也承认也先这一提议属于和亲。御史朱鉴上书景泰帝时就提到,“也先奸诡百端,杀掠无已。复假和亲,以送驾为名,觊得开关延接,稍示抗拒,彼即有辞其谋既深,我虑宜远。”景泰帝“嘉纳之”。朱鉴将也先嫁妹的提议视为“和亲”,景泰帝也没有提出异议

二、为什么也先主动提出“和亲”

作为瓦刺部乃至整个蒙古诸部的杰出首领的也先,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在土木之变前后与明交涉中,始终占有绝对主动权。

土木之变

但之所以提出与明朝“和亲”,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获取更多的实际利益

对于少数民族政权而言,不管是以西汉前期为代表的“被迫和亲”还是唐朝前期的“主动联姻”,绝不仅仅是“少数民族首领娶一位中原妻子”那么简单。

通过和亲,少数民族政权不仅可以获得诸如金银细软、绫罗绸缎、五谷食物等当地严重缺乏的物产,还可以得到源自中原王朝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譬如在昭君出塞时的和亲团队中,就有不少技艺高超的手工业者。他们不仅为北方游牧民族带去了诸如铁器、金银器皿的铸造以及纺织品制造等生产技艺,极大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昭君出塞

在也先统治时期,蒙古诸部尚未熟练掌握金银器以及铁器的铸造技艺。实际上,直到近一百年之后的俺答汗时期,他们才基本掌握了金银器和铁器的铸造技艺。对于和亲所能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也先可谓心知肚明。

2)为夺取大汗之位服务

对于非“黄金家族后裔”的也先而言,当蒙古大汗,可谓“名不正言不顺”。尽管他在土木之变后,掌握着瓦刺乃至整个蒙古的最高实际权力,可鉴于黄金家族在蒙古各部的巨大威望,也先不得不在名义上仍臣服于“正统大汗”脱脱不花。

脱脱不花(1416—1452),蒙古帝国第26位大汗,爱猷识理达腊曾孙

实际上,也先根本就没有夺取大都(北京)乃至入主中原的打算,俘虏明英宗完全是他“意外的收获”。他南下入侵明朝的根本目的,就是“抢劫”。在俘虏明英宗后,也先的当务之急是保存实力,以便有足够的本钱,和脱脱不花争夺大汗之位。

关于这一点,明朝史学家们可谓“心有灵犀”。“英宗之得归,燕都之不陷,不但于少保(于谦)之功,亦因也先谋图普花(脱脱不花),思结好于中国。精神之注射,在彼不在此也。”

蒙古骑兵:我们只是来打劫!

因此,也先在北京城下遭到于谦指挥的守军抵抗后,并没有多做停留和消耗,很快便返回草原。与英宗和亲,也是其“远交近攻”的手段之一。他甚至威胁明廷,“今送上皇回京,若不得正位,虽五年十年,务要仇杀”。

3)顺应民意

实际上,在俘虏明英宗后,很多蒙古首领就主张与明朝讲和。譬如其麾下重臣阿剌知院,就曾对部下完者脱欢就说:“凡我下人,皆欲讲和。如朝廷不信,留我一人为质。”

另外,常年的对外征战,也让蒙古普通百姓们产生了厌战情绪。据明朝史料记载,当明朝使臣李实与瓦刺商谈议和事宜时,许多蒙古百姓“闻为议和使臣,皆举手加额,欣幸其来”。

蒙古商队:别打仗了,还是一起做买卖吧

一言概之,倘若和亲成功,蒙古诸部不仅能获得巨大的物质利益,也先本人还能增加政治资本,草原游牧地区的生产力也能得到充足发展,可谓“百利无一害。

三、明朝为什么拒绝“和亲”?

1)根深蒂固的“华夷之辩”观念

流传千年的“华夷之辩”观念,一直是中原王朝对外交往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甚至延伸到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上。而“华夷之辩”的核心要点,就是尊“华(华夏族)贬“夷(蛮、戎、狄等少数民族),如《论语》中就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华夷之辨”、“夏夷之防”“、“用夏变夷”等为代表的“民族观点”,被历朝历代所沿用并“发扬光大”。

“华夷之辩”的沉浮:10至13世纪中华世界的分裂与再统一

读书笔记:乾隆是如何评价“辽金宋”“孰是正统”的?

在明朝,将“华夷之辩”发扬光大的第一人,是著名的江南大儒方孝孺

明朝在推翻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后,尽管一度重用蒙古人入朝为官,但明朝汉族君臣士大夫们骨子里的华夷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再加上进入明朝中期,蒙古诸部对明朝边境频繁的掳掠侵扰,让官方颇为头疼却又束手无策。因此,“华夷之辩”有了更大的市场。

至于带着强烈政治意味的“和亲”,是明朝知识分子们万万不能接受的。譬如明朝大臣王廷相认为,“我朝祖宗以来有三美政,皆前代所不及。不与夷虏和亲,一也;不使外戚与政,二也;不以论谏杀言官,三也。”

2)景泰帝和于谦等人的强硬态度

英宗被俘,举朝震惊,皇弟朱祁钰临危受命,是为景泰帝。以景泰帝为首的统治阶层,任命强硬派的于谦,全面部署保卫北京的相关事宜。

深为景泰帝所倚重的于谦毫不含糊。当也先挟英宗令守城将领开城迎接时,于谦指示各守城将领“随宜守战,不许听信哄诱失误事机”,直到迫于满朝文武主张营救英宗的舆论压力,才派出品级相当低的官员赴瓦刺议和。因此,“和亲”一事根本无从谈起。

拓展阅读:一文概览:为什么景泰帝和于谦“不得善终”?

《大明风华》中的景泰帝

景泰帝对瓦刺之所以如此强硬,首当其冲便是“吸取了教训”。明英宗在位时,坚持“驭戎之道抚绥为先”的原则,使得边防松懈、军纪废弛,终于酿成了土木之变的惨剧。

因此,景泰帝一即位,便采取了比较强硬的民族政策。除了为营救英宗外,他从未向瓦刺派遣过使臣;而明英宗被放回后,更坚定了其“欲绝瓦剌”之心,一再强调与“与虏往来,非朕本心不允所请”。

当然,除了“骨子里”的强硬外,他也害怕英宗返回北京后“抢夺帝位”。譬如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周叙,曾向景泰帝提出与瓦剩“结好和亲”的建议,但他根本不予理会。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