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二三本学历出身 一辈子也翻不了身? /

在中国二三本学历出身 一辈子也翻不了身?

众所周知的“第一学历”,这个说法其实在官方文件中从未存在过。

教育部日前在回答网友相关问题时表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

图/图虫创意

不过,现实社会告诫人们第一学历有多重要。有论文显示,同是硕士学历毕业生,本科为非211院校的与本科为211大学的相比,在初次就业中收到简历回复的概率要低四成多。

甚至于,最近一位考研学子在选择导师时,发现北大数学学院某博导硕士毕业于地方院校,发帖称无法相信北大会有这么差的师资。

“第一学历如同烙印印刻一生,无论之后再怎样努力,都无法摆脱”,有网友如此留言说。

缘起

专升本(非成人高招专升本)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

教育部日前在回答网友上述问题时回复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

而在2014年,教育部在回答类似问题时也提到:如果要强调“第一学历”,小学中学也是学历。

官方并无所谓“第一学历”概念,然而现实社会中第一学历早已“深入人心”。这是缘何而起?

升学规划专家梁挺福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现实中的就业、社会歧视,是第一学历观念“深入人心”的最大原因。

尽管教育部不止一次强调“没有第一学历的概念”,但是面对竞争日渐激烈的就业队伍,用人单位在招聘选人时开始设置各种门槛,优先考虑录用985、211大学、“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

普通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了诸如“非双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的歧视。对于专升本的毕业生而言,就业歧视更为严重。

梁挺福认为,打破“第一学历”执念,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入手会带来极其重要的、积极的正面影响,起到风向标作用。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人才不能单单依靠名校、学历来判断,只有全面考核选拔才是正确的导向。

同时,要打破固定思维和社会偏见,仍需要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

梁挺福认为,打破高校间“三六九等阶层壁垒”,改变一考定终身现状,让人才平等竞争,人尽其才合理利用。对高校而言,更是任务艰巨。

高校可做的甚多,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实现精准就业,对消除“唯学历”歧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不可否认,很多人专升本,再读研读博,反而证明是个能吃苦、愿意学的人,能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我们不能随便否认别人高考前的实力,当然也不能随便否认别人高考后的努力。

2019年华为“天才少年”中,获得最高201万年薪的张霁,如果用人单位在“第一学历”上设下门槛,一位“天才少年”可能就石沉大海。与另外几名本科毕业于985的“天才少年”相比,张霁本科毕业于武昌理工学院,而且还是一名复读生。

打破“第一学历”执念,需要改革者推进教育公平、劳动单位修正用人视角、社会人员支持共识搭建,更需要每一位学子自身的努力。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