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国通胀创新高 拜登已无计可施? /

美国通胀创新高 拜登已无计可施?

本周三(11月10日),美国公布了10月最新的物价数据,CPI高达6.2%,创下近30年内的新高。虽然美国通胀高企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这次却连总统拜登也不得不开口承认,通胀的确太高,而扭转当下通胀是政府的首要任务。

拜登此番讲法,明显跟月初开完议息会议的联储局主席鲍威尔有所不同。鲍威尔虽然承认通胀比想像中要持久及严重,不过却仍坚持高通胀只是“暂时性”的,相信于明年最终会慢慢平伏下来。他又强调减少购债(taper)与加息之间没必然关系,并认为加息要耐心。相对而言,拜登的讲法就似乎比较强硬。虽然如此,但拜登所提出对应高通胀的政策——民主党的基建法案,实际上却很不可能解决通胀问题。

基建法案短期内会加剧通胀问题

在对应高通胀问题上,拜登称民主党提出的基建法案,将改善产品和供应的运输,减少短缺和增加职位,将有助降低物价。如果法案真的能改善供应链的问题,也许在中、长线而言的确会起到一点平抑物价作用,但却几乎可以肯定它在短期内不单不能达到拜登所宣称的平抑物价,相反更可能推升物价。

举例来说,基建法案中的“购买美国货法案”就指定联邦政府购买兴建基建的钢材等都必须购自本土。然而,美国自产价格却明显比进口更贵,不然美国也不会一直在这些物品上有巨大的贸易赤字。特朗普执政时,大加钢铝关税的确对美国钢铝制造业有部分帮助,但结果却大大推升钢铝成本,对下游产业造成了很大压力,甚至被一些企业批评为偏帮钢铝业,而现在拜登的“购买美国货法案”与特朗普的钢铝关税本质上没有多少差异,几年内很可能会推升基本物价水平。

再者,拜登强调基建法案可以创造多个就业机会,当中不乏时薪高达45美元的职位,比美国平均时薪高近一半,但美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其实是劳动力严重错配,很多工人在新冠疫情后及高通胀情况下不愿意出外工作,情愿留家在中等待失业救济,同时市场上又有大量低待遇空缺未获填补。基建方案若再推出大量高薪职位,恐怕只会对低阶服务业人手带来更大竞争,迫令雇主提高薪金争夺人手,最终难免又令通胀更进一步提升。

拜登是否无计可施?

平情而论,基建法案打破了以往经济自由主义的框架限制,的确不无创新之处,然而这无法掩饰相关措施不能直接处理现在美国高通胀的问题。现时美国高通胀的成因非常复杂,有一部分是因为新冠疫情造成供应链破坏,有一部分是因为美国任意货币宽松所致,而基建法案对此两点都称不上是对症下药。

由于供应链的结构极为复杂,这个问题向来是政府最难有所作为的地方。供应链的完善往往需要很长时间,这也是为何当初包括美国企业在内很多都反对与中国脱勾的原因。再加上,美国并不像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收复供应链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做起上来其实是困难重重。

货币政策虽然看上来较易受政府控制,不过拜登现时尚未有意对此作出太大改变。美国过去一直过于依赖货币宽松挽救经济,至今已经接近积重难返。本来联储局近来便为加息问题苦闷,局方并非不知道通胀的严重程度,但又怕太快加息会整垮市场;此时拜登却又声称不会影响联储局的决定,更可能只是想将难题推给联储局,企图减少自己在这方面的责任。

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强调尚未到加息时候。通胀问题难解。

归根究柢,美国近来的政策没有直接面对劳动市场低参与率的问题,这才是令到通胀率持续高企的主要原因。拜登政府虽然口中声称要扭转高通胀问题,但现实上更加像是无计可施。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