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40亿,10年,香港终于等到了它! /

耗资40亿,花费10年,香港终于等到了它

M+博物馆的野心

不只是想做亚洲的MoMA

耗资40亿人民币、建设期近10年,香港的最新文化地标——M+博物馆终于面向公众开放。

正式开幕之前,已有超过7.6万人预订了门票。开馆当日,参观人次超过1.6万,甚至有员工“喜极而泣”。首两周的预约入场人数突破了16万,反响极为热烈。

疫情结束后,M+一定会成为香港旅游必去的全新打卡地。

M+是世界最大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之一,占地6.5万平方米,超过了纽约的MoMA,是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两倍。

设计师是享誉全球的建筑事务所Herzog & de Meuron,北京的“鸟巢”也出自它手。

馆内藏品汇集了二十及二十一世纪以来的视觉、设计、建筑艺术和流动影像。

从古老的《易经》,到经典港片和粤语歌,再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的艺术品,M+不仅聚焦本土文化,更放眼亚洲乃至全世界,足见其雄心。

01

40亿打造的清水混凝土

竹林般的中国风外墙

M+位于九龙半岛南端,俯瞰维多利亚港美景。

它的结构设计得很简单,水平的底座上矗立着一座纵向大楼,看起来就像一个倒写的T,只有一横和一竖。

博物馆共有18层,地下与四通八达的港铁相连。

底座平台内是17,000米的展览空间,也是游客主要的参观区域。包括33个展厅、三个戏院、多媒体中心、学舍以及可以饱览维港景色的天台花园。

纵向大楼则设有博物馆研究中心、办公室、餐厅和为会员及赞助人提供的M+会馆。

大楼正面的临海幕墙,高66米、宽110米,日落后会被LED灯照亮,展示各类艺术作品,隔着维多利亚港都能看到。

五光十色的霓虹倒映在海水里,一抹抹地在水中流动。浓烈、多彩,这是独属于香港的气质。

Herzog&de Meuron的建筑素来以与众不同的外墙嵌板著称。这次为了体现M+的本土特色,他们特别参考了中国传统屋顶的设计,以陶瓦嵌板覆盖于大楼的不同部分。

陶瓦可以作为建筑的保护层,抵御高温、湿度、风力侵蚀的影响,耐用且美观。

最神奇的是,它们还会根据天气和时间不断变化颜色,形成深浅不一、无限延伸墨绿色波浪。

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竹林,让人联想到曾经竹棚处处的老香港,为这座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注入了东方的味道。

“地下大堂”是博物馆的中心地带。清水混凝土的设计和外露的承重结构,让这里充满了工业特色。

阳光透过上方的天井进入室内,缓解了混凝土空间的昏暗压抑。

由于M+所在地的下方是港铁机场快线和东涌线隧道,如何遮盖住隧道建立一个展区,曾经让一众建筑师一筹莫展。

最终还是Herzog & de Meuron别具匠心,直接沿着隧道的轮廓挖掘出正方形“潜空间”,下方由斜向隧道贯穿,打造了一个跨越三层楼的开放区域。

地下大堂的柱子上展出的是台湾水墨艺术家董阳孜的五件书法作品。她从《易经》选句“天行健”“乐天知命”等,点出天、地、人互动的哲理。

见多了被裱在玻璃罩里、挂在墙上的艺术品,就更能体会到M+在这些细节处的巧思。在这里,本土传统文化总能与当代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02

鸟巢设计师操刀

打造香港独特地标

2012年,M+项目公开招标,受到万众瞩目。SANAA、Renzo Piano、坂茂、东洋伊藤等世界知名建筑事务所都参与了竞标。

最终脱颖而出的Herzog & de Meuron,是一对传奇的设计师组合,曾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普利兹克奖,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上最令人钦佩的建筑公司之一”。

两人于1978年共同成立了这家事务所。此后数十年间,他们在世界各地留下了大量优秀的建筑作品,最为中国人熟知的就是国家体育场“鸟巢”。

鸟巢的外观是纯粹的钢架结构,各个结构元素之间相互支撑,汇聚成网格状,就像一个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

像这样简单却独特的外饰,是这两位建筑师一贯的设计风格。

再比如慕尼黑安联球场,整个外围由2874个光滑可膨胀的菱形透明膜构成,还会发出不同色彩的灯光。

在被授予普利兹克奖时,Herzog & de Meuron被评审团主席评价道:“很难想象历史上有哪位建筑师,以如此伟大的想象力和精湛技艺,解决了建筑的外饰问题。”

M+博物馆继承了这一风格。一纵一横的“倒T型”,乍一看好像貌不惊人,却以别出心裁的陶瓦材料外饰,赋予建筑更丰富的层次感,也致敬了中国传统文化。

03

价值10亿的中国藏品

重塑亚洲艺术影响力

M+博物馆的开幕展由六个专题展览组成,展示博物馆从2012年开始搜罗的世界各地艺术品。

其中的M+希克藏品,更是世界上最丰富的中国当代艺术藏品,估计价值在人民币10亿元以上。

走进地下大厅展堂,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开馆首展之一《香港:此地彼方》(Hong Kong: Here and Beyond)。

这是M+最能体现香港文化的展览之一。200多件作品,透过一段段个人及群体的历史,展现了香港从1960年开埠初期的小渔村,到如今的国际大都市,在时代剧变下的文化更迭。

展厅中最显眼的作品,莫过于曾灶财(又名“九龙皇帝”)在九龙地图上的随意挥毫的涂鸦。

这位香港街头涂鸦艺术家,笔迹遍布九龙各区包括观塘、尖沙咀天星码头,以及九龙以外的香港岛中环和西环等,让很多香港市民印象深刻。

尽管被人质疑是否称得上“艺术”,但它确实已经成为了香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M+选择曾灶财的作品打头阵,足以见得它不只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美术馆。再向里走,会看到一系列聚焦香港住房拥挤的作品。

比如摄影师Michael Wolf镜头下香港最早落成的公屋彩虹邨,密密麻麻的公寓,让人顿感压抑。

在展览尾声,还有一组数码影像作品,带我们回味《2046》《岁月神偷》等经典港片,重温黄金时代的香港。

离开地下大堂,来到东展厅,“物件·空间·互动”展览展出了时代影响下的500多件家具、建筑、平面艺术等设计作品。

香港设计师陈幼坚于1984年设计的梅艳芳《飞跃舞台》唱片封套,艳丽的颜色和夸张的图案,正是当年风靡一时的前卫视觉艺术风格。

除了关注香港本土文化,M+更放眼亚洲乃至全球,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品。

比如日本性冷淡风鼻祖仓俣史朗设计的Kiyotomo寿司吧,就被全套打包,以装置的形式被收藏进M+。

进入西展厅,英国雕塑家Antony Gormley的大型装置作品《亚洲土地》,因为太过庞大,占据了整间展厅,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

作品展示了中国广州市花东镇的300名居民手工制作的20万个泥人,以此反映中国的辽阔土地和庞大人口。

从一块杳无人烟的填海空地,到如今亚洲顶级的当代艺术馆之一,M+一直在试图重塑亚洲艺术在世界的影响力。

04

M+的野心

不只是亚洲MoMA

M+博物馆的落成,距离最初产生这个构想,已经过去了整整15年。

它是香港西九文化区的核心计划之一。西九文化区由前特首董建华提出,旨在将香港发展成“亚洲娱乐之都”。

西九文化区是在维港填海得来的土地上建立的专门的艺术中心,它的规划中还包括戏曲中心、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艺术公园、自由空间等多项设施。

在建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在M+筹建之初,人们一直将它对标纽约、伦敦、巴黎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但现在看来,它的野心不止于此。

与其说M+是“亚洲的MoMA”,不如说它在当代艺术领域,提供给世界一个全新的亚洲视角。

正如馆长华安雅所说,“我深信艺术博物馆的未来史,主要会由亚洲来谱写。而M+在建构历史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因为它既是全新的视觉文化中心,也是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的世界级地标,很少机构能与之媲美。”

“M+借着参与全球的交流对话,并发挥其影响力,向世界诉说我们所在地的故事。”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