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收支差距过大,共同富裕势在必行 /

收支差距过大,共同富裕势在必行

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

最近电动汽车保费大涨,无疑让许多人肉痛一把。

略微安慰的是,国家继续“年终奖税收优惠”政策,当然,前提是得有年终奖!

之所以讲保费涨价是个坏消息,因为涨幅确实不小,同时也令很多人对新能源车望而却步。

12月28号的时候,特斯拉的车主先怒了。

网友爆料,价值36万多的同一车款特斯拉Model Y,23日购买车险保费是8千多块,27日之后,投保费暴涨80%,要交1.4万多,多交6千多块。

其中涨价最多的构成是机动车损失险,从不到6千涨到1.2万余,翻了个倍还多。

还有网友晒出续保保费,没出险的情况下有折扣优惠,但是保费仍然不低。

哎,瞬间感觉电动车不香了。

另外据说大部分新能源车保费都增加了,小鹏、蔚来、理想电动汽车的保费涨价幅度也多在20%以上。

当然,也有降低的,比亚迪几个车型的保费就有所降低。

做车险的专业人士应该更了解涨价的道道。

具体因素我不清楚,但胡乱猜一下,也无非就是收支不平衡了。事故率高,保险公司的收入就会减少,这谁愿意干?!肯定得涨价啊。

就像爱奇艺会员价一样,一直涨。

加量不加价属于无私奉献,加价不加量才是常规做法。

只是这涨幅也太高了,好事者统计少的涨20%多,高的80%多,工资收入可没这么猛吧?!

这时候咋没人站出来说保险公司保费涨幅远超工资涨幅了呢?!

所以,去球吧。

开车那点油费还是别省了,没卵用,省下来那点油钱还不够给电车保费塞牙缝的。

啥啥都在涨,中午吃饭的时候,发现楼底下门面房又空了几家。

瞬间想到十年前的一个故事:

一个城市里有三个人,甲有5套房,不上班,靠收房租生活;乙有一套房,上班赚工资;丙没有房,菜场卖菜。忽然有天要收房产税了。

丙说:“太好了,我没房,收那帮炒房人的税,我全力支持,房价大跌了,我就可以买房了。”

乙说:“没关系,我只有一套,收那帮炒房人的税,我支持,房价大跌了,我可以再买一套。”

甲说:“哦,房产税收多少?1%对吧,下个月房租涨5%。”

房租上涨了,丙很郁闷,想换个房子,发现大家房租都涨了,只好忍。不过也不能吃亏,明天菜价也涨5%,恩,就这么干。

乙和甲去买菜,发现菜价涨了,很郁闷,想换个菜场,发现菜价都涨了,只好少吃点了。

于是乎,都在涨价,但是所有人生活水平都这样下降了。

这个故事里涨5%还是太委婉了,现在但凡涨个价都是10%的倍数。

保费涨了,举一反三,说不定开餐馆的车主也得给菜涨价,干酒店的也涨价,干实业的也给产品涨涨价...

虽然一两天之内各种辟谣、翻脸比翻书还快的紧急降价,但这是不是也太随意了?!

把技术问题、4S店终端问题等等,最终摊到顾客头上;不解决问题,却把顾客当冤大头,那跟杀鸡取卵有啥两样?!

涨价不解决问题,问题就摆在那,最终越涨越高,然后鸡飞了。

再说说好消息,国家对“年终奖的优惠政策”延长到2023年底。

说白了,就是单独计税和合并计税两种方式,可以任选一个最省钱的。

当然很多人是唏嘘的,因为没年终奖、工资也降薪了。

不过这仍是件很值得开心的事情,因为即使是处在平均线以下,也还是享受到节税的。

我没有仔细算,借用下官媒对“年终奖税收优惠”的总结(如有错误敬请指正),受惠群体,可以分三种情况看:

第一档,全年收入(含年终奖)减去6万元及五险一金等,剩余额小于等于0元的,按综合所得税更省钱。

换句话说,假如一年工资3万,年底奖金3万,或者一年公司五六万、没年终奖,或者年收入更少的,财务发工资之前就自动使用少扣税的方式,或者直接就是0税。

其实我想这也是大部分人的状态!之前我说过上海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才只有7.2万,也就是约6千/月。

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城市呢!

第二档,全年收入(含年终奖)减去6万元及五险一金等,剩余额在0至3.6万元之间,任何一种年终奖个税计税方式对其影响一样。

这一档的人群,就是不论按照单独计税,还是合并计税,要交的税额相同。就像两条线,在某一点相交,这一点上数值相同。

第三档,全年收入(含年终奖)减去6万元及五险一金等,剩余额大于3.6万元的群体。这一群体年终奖单独申报更节税。

这档就是较高收入以上人群了,按照单独计税则更省钱,当然越是高收入阶梯税率越高;至于土豪,那请随意。

不过,我想,大部分人看到个税政策,都会想“那也得有年终奖才行啊!”

这是实话,也是真话,毕竟许多行业今年业绩都不好做。

有网友表示“给国家拖后腿了,疫情两年、年终奖也没了两年。”

前几天看到个新闻,一个降薪的女子下班路上本打算买块肉,最终买了块豆腐给老公做饭,回到家崩溃大哭。

我也瞬间破防了,这样的好媳妇真不多见,从这个角度讲,她老公是幸福的。

太触动了。

话说回来,谁又容易呢,都在努力求存、求活。

上海房价10/平米的到处都是,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过6千多/月;许多五线县城,人均收入一两千,房价却过万。

电动汽车保费每年交一万七的话,两三年就够买套鹤岗的房子了。

收支差距过大,共同富裕势在必行。

年终奖拿的超多的群体,超标部分最后按45%缴税,算是给社会做贡献了。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提高个税起征点是共同富裕的一种;

像偷税漏税十几亿的主播、几百万一天片酬的演员等等,

增加这种极高收入人群的税率也是共同富裕的一种!(作者:尹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21-12-31 17:34
    您已点过赞
    贫富差距不是大问题, 但是阶层需要能流动。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