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发掘定陵酿考古灾难 周恩来严令禁挖皇陵 /

发掘定陵酿考古灾难 周恩来严令禁挖皇陵

前往北京旅游的人士在景点的安排上,市区内当然以紫禁城为首选,郊区则以八达岭长城与定陵为必游之地。其中定陵为明朝皇陵,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才发掘出来,可惜当时考古知识与技术不足,开挖后的墓葬文物因缺乏保存技术与妥善照顾而大量毁损,被称为中国考古史上最大灾难。自此大陆官方决定,在未获得充分的技术、知识与财力前,不再主动发掘古代皇陵墓葬,也因此北京城外的明十三陵虽有13座,但至今只发掘了定陵并开放参观。

最早被发掘的定陵,遭遇了考古专业知识不足与政治运动的冲击,其文物遭到破坏的状况难以想像。(图/定陵博物馆)

定陵位于北京城外昌平区大峪山东麓的天寿山下,为明十三陵之一,距北京市中心约50公里,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及其皇后的陵墓。1956年由中共文化界和考古学界重要人士吴晗、沉雁冰、郭沫若等人做一份发掘明十三陵的报告,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后开始进行。最初原是打算先发掘规模最大的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后来又转向嘉靖皇的永陵,但这两座都因找不到入口而放弃。后来才在探勘定陵时发现了陵墓城墙有小块塌陷,露出内部洞口,经深入探测发现陵墓入口线索,最后还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发掘到主墓室。

中共原计划先发掘长陵,但因找不到入口而放弃,最后在探测定陵时意外发现陵墓入口,才开挖了定陵。图为当时发现进入定陵的城墙洞口。(图/网络)

史上记载万历皇帝在位长达48年之久,他费时6年、花费相当于2年全国岁入约800万两白银来建造定陵。当时国家尚称富裕,因此陵墓规格较其他皇陵高出许多,陪葬品亦极其奢华丰富。但当时因缺乏专业知识,开始发掘时找来邻近村落的60多位农民协助,拿着铁锹、锄头就直接开挖,陵墓内许多宝贵文物也因此受到不少破坏。

大陆文化界学者郭沫若曾担任中共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主导定陵的发掘。图为他视察定陵发掘工作。(图/网络)

当挖到主殿时没有找到万历皇帝与皇后棺椁,最后是在墓室更大的后殿发现,在棺床上并排3口朱漆棺椁,分别属于万历皇帝和孝端显皇后、孝靖太后。当时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棺椁匆忙打开造成不少毁损,可能是心思全放在陪葬品上,也未考虑尸骨的处理方式。开棺后尸身早已腐烂万历帝身上着刺绣衮服配玉带,头上乌纱翼善冠,下身着黄素绫裤与红素缎高绣靴。棺椁旁还有29箱陪葬品,内容有金银玉器与各种服饰锦缎,以及兵器、諡册及木俑,总数多达3000馀件。

万历皇帝与其皇后的棺椁放置于陵墓后殿(图),并有29大箱的葬品,共计3000件精致文物,这些文物最后都遭到严重破坏。(图/网络)

定陵开挖时不只缺少专业知识,加上政府财政困窘,根本拿不出大量预算来保存这些文物,不少珍贵文物甚至被装在纸箱里,堆在研究所的储藏室里,一放就是数年!许多容易碳化的丝织品被随意装在盒子里就带出去,遇上空气与湿气很快就变黑崩解。当时很多参与者都不是专业考古人员,珍贵的瓷器玉器拿来把玩时也常大意地弄坏了不少,纸质典籍更脆弱,很快就变成一堆碎渣。

定陵规模庞大,陪葬文物丰富,可惜连续遭到破坏,是中国考古的重大灾难。(图/网络)

定陵的文物大量被破坏,目前留存的仅为其中少数。图为幸存 的陪葬龙袍与饰品。(图/网络)

定陵开挖后,大量文物就在眼前崩解损,当时人力物也无法保存与处理这么大量的文物,当时文化部门也意识到根本不具备开挖帝陵的条件,虽然后续还有人主张开挖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的计划,最后不仅被周恩来总理拒绝,同时也定下了大陆考古界的铁则:在专业知识与人力物力条件备齐之前,决不主动开挖各朝代皇陵。因此,近些年来大陆考古学界虽然积极研究几个着名的古代皇陵,其中包括最受重视的秦始皇陵墓,并非有计划要开挖,而是担心它受损毁而打算先做好保护措施,等待条件充足时再行发掘。

定陵地宫主殿入口。(图/定陵博物馆)

首先被发掘的定陵除了因发掘者缺乏专业知识遭到粗暴破坏之外,万历皇帝及皇后也遭到政治风波冲击。在1966年文革初期的“破四旧”运动中,定陵被当成封建残馀的“四旧”之一遭到砸烂,万历皇帝及2个皇后的遗骸也被红卫兵扔出来,放了柴草全都烧成灰,定陵的大量文物再遭到严重破坏。虽然因缺乏专业知识缺乏造成发掘定陵的考古灾难,但若比起文革时期红卫兵造成中国数千年文物的浩劫,恐怕还不及其千百分之一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