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婆婆雇凶杀死儿媳: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

婆婆雇凶杀死儿媳: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01

《法律讲堂》栏目讲过一个令人震惊的案件。

一天夜里,浙江某小区发生了一起命案。

死者是一位年轻妇女,行凶者蒙着面,杀完人就骑着摩托车逃离现场。

随后,民警赶到现场,调取了小区的视频,结合目击者的描述把行凶者的相貌特征通知了全城警员。

民警猜测,死者生前可能与外人结仇,遭人报复。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死者的丈夫李海说,妻子王慧是一所中学的老师,性情温和,从未与人结仇。

这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案件陷入了很短暂的一段胶着,但很快就有了突破性进展。

当天晚上民警在一家地下赌场发现了一个跟凶手很像的赌徒,并从他家中搜出了血衣和凶器。

证据确凿,这个赌徒很快就招了。

据他所说,他并不认识死者,之所以行凶,是受人所雇。

而雇他的人,竟然是死者的婆婆孙淑红。

孙淑红还沉浸在“夺回”儿子的幻想中,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所犯的罪行这么快就暴露了。

为什么婆婆要杀死儿媳,这个事情还得从他们的家庭背景说起。

孙淑红夫妻关系一直不好,婚姻很不如意,所以孙淑红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孩子身上。

可以说,她和儿子的关系是凌驾于一切关系之上的。

儿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她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儿子就是她的全部。

在她的心目中,儿子是“完美”的,世间一般普通人家的女孩都配不上她的儿子。

然而儿子并没有如她的意,自作主张找了“出身平凡”的王慧当媳妇。

这让她勃然大怒。

孙淑红为了拆散他们,曾把10万、20万钞票甩在王慧面前,让她离开儿子,可对方不为所动。

她也曾把儿子锁在房间,给他看自己中意的女孩照片。

但李海看都不看一眼,说和谁结婚是自己的事,母亲无权干涉。

孙淑红一怒之下给了儿子一巴掌:

“要不是我含辛茹苦十多年,你怎么会有今天?”

显然,孙淑红是把儿子当成了自己的私有物,他所有的一切行动都要符合她的心意,包含自己的伴侣。

但是,李海这一次铁了心,他发起了自己和母亲的战争,誓死要捍卫自己的爱情,如果母亲不同意他的婚事,他就要搬出去住。

孙淑红没有办法,只得同意这门婚事,但提前条件是,李海永远不能搬出去住。

虽然孙淑红答应了这门婚事,但在她眼里,王慧不是儿媳,而是夺走儿子的敌人。

当她看到儿子儿媳在朋友圈“秀恩爱”的照片时,简直是百爪挠心。

为了不让王慧的日子好过,孙淑红把她当免费保姆,所有家务都推给她干。

只要心里有不痛快,就拿她当出气筒。

甚至,就连自己在公司的年终考核中排名垫底这种事,都觉得是王慧的错。

02

而她和儿媳关系的一次彻底爆发,是一件很小的家事。

那天,她一回到家就摆着臭脸,王慧连忙给她沏了杯热茶。

孙淑红猛喝一口,却被烫到了,一气之下把热茶往王慧脸上泼,并死命拽住她的头发,大骂她是“扫帚星”。

恰好这一幕被李海撞见。

他心疼不已,提出要和妻子搬出去住。

孙淑红哪肯?她又想了很多计谋阻止儿子和儿媳搬出去,但都无疾而终。

眼见儿子要搬走成了不可改变的事情,眼看自己就要失去儿子,孙淑红焦急万分,整夜整夜地失眠。

她极端地想,既然马上要失去儿子,那就只有杀死儿媳一条路了。

于是,她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只要给钱,什么都可以做”的赌徒,把自己的儿媳、自己儿子的爱人,活活杀死。

然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直到孙淑红被捕,她依然不知悔改,大骂王慧是“扫帚星”,是她抢走了自己的儿子,要不是王慧,她根本不会沦落到如今的地步。

如何看待这个事情?

我觉得这是一场彻彻底底的悲剧,不仅仅是王慧,哪怕她儿子娶了李慧,赵慧,也难逃被杀死或被祸害的结局。

问题真正的根源出在这个母亲窒息而畸形的爱上面,她把婚姻的不如意,把生活的不如意,全部转化成自己对儿子的爱,甚至强过爱自己。

可是,儿子终有一天是要长大的,他终有一天要成立自己的家庭,离开母亲。

然而这个母亲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一天,或者害怕想到这一天。

于是,她把自己对儿子的爱,又转变成对儿媳的恨,最后导致了这个悲剧的发生。

说到底,这个婆婆是一个又蠢又坏又可怜的人,从头到尾她都没有明白什么是爱,不明白如何给自己的人生排序,更不懂得爱人先爱自己。

父亲缺位,母亲越位,这样的家庭背景,往往是很多人婚姻和生活悲剧的来源。

03

孙淑红与儿子的关系,是很多家庭关系的缩影。

《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显示:一半以上的家庭,孩子由妈妈陪伴长大,仅12.6%的家庭,孩子有爸爸的陪伴。

也就是说,父亲的缺位成了一种常态,母亲只好大包大揽,扛起教育孩子的大旗。

而父爱的缺位,会很容易使母爱“泛滥成灾”,从而使孩子被母爱重重包围,直到喘不过气。

就像《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从小生活在母亲的控制之下,就连决定要不要喝牛奶的权利都没有。

母亲只关心他的学习成绩,不管他的交际怎样,不管在学校过得快不快乐。

其实朱朝阳小小年纪就一直渴望父爱,也一直对母亲这种令人窒息的爱感到反感。

还记得轰动一时的“湖南男孩弑母案”吗?

那个男孩在5年级时写过一篇作文,标题就叫《爸爸,我想对您说》。

文中,他写了一件伤心事。

一天,男孩一家吃过晚饭,母亲要去上夜班,临走前交代丈夫说:

“不要让孩子一人在家。”

母亲刚走时,父亲是无精打采的。

直到电话铃响,传来令男孩厌恶的声音,“哎,三缺一,就差你了”,父亲才满面笑容。

那时,男孩恨不得把电线剪断,好留下父亲。

可是父亲却没在意儿子神情的变化,把碗筷一扔,就要出门。

男孩哀求说,“爸爸,妈妈不在家,您就别出去了,就这一次。”

显然,父亲也是当“甩手掌柜”当习惯了,黑着脸说,“小孩子懂什么!”

讽刺的是,儿子懂的事情,他未必懂得:

母爱再多,也无法代替父爱。

人生路上,父爱和母亲同样都不能缺少。

12岁孩子弑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从表面上看,是母亲管教太严,他挨完打后心生怨恨,遂动了杀心。

但更深一层的原因,是父亲的缺位,导致了母亲的越位。

当母亲做得越多,管的越多,男孩内心就越抗拒,恨意一点点积累,最后导致惨剧发生。

男孩缺少父爱来平衡这种窒息感。

只有父亲回到自己位子上,履行自己的职责,母亲才不会越位,又充当父亲,又充当母亲。

人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各种关系的总和,一旦一种关系凌驾于另外一种关系之上,注定是一场灾难。

04

我们古人有一句话,叫“养不教,父之过”,而这个时代“父亲参与教育”似乎越来越缺乏。

北京的幼儿园有对父亲进行过一项调查:80%的父亲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往。

而天津市对1054人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子女教育父亲“缺位”的情况,母亲是子女教育的绝对主角。

每一次,我儿子所在班级搞什么活动,最尴尬的一定是我,因为几乎都是妈妈带着孩子一起来参加,而包括我只有一两个男性。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所谓母爱让人窒息,母爱泛滥,母爱干预儿子的婚姻生活,真正的原因是出在父亲身上.

如果父亲撑起属于自己的角色,母爱又如何会越过自己的位子去泛滥呢?

母子关系走得太近,根本的原因就是父子关系走得太远。

曾经有研究者对中日韩美四国的父子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中国父子关系最差。

中国高中生将父亲选作第六倾诉对象,排在同性朋友、母亲、异性朋友、兄弟姐妹、网友后。

这是一种令人悲哀的现象。

香港著名作家梁凤仪说过一段话:

“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

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

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父爱如山,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作用重大,不要让孩子的世界里,仅仅只是母爱在支撑。

最好的家庭教育,莫过于父母相爱,然后父母一起爱孩子,孩子同时具有父爱和母爱,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注定会幸福一生。

婚姻就像是两个人一起划船,两个人的目标应该一致,中途跳船或者偷懒的人,最终伤害的往往是自己和最爱的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