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为啥日本却叫停女性接种HPV疫苗呢? /

为啥医学发达的日本,却叫停女性HPV疫苗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新增宫颈癌患者可达到60万名,其中就有一半人因晚期被“夺走”性命。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宫颈癌病因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病毒感染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

(2)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3)其他生物学因素

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II型、滴虫等病原体的感染在高危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4)其他行为因素

吸烟作为HPV感染的协同因素可以增加子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另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也可影响疾病的发生。

为啥医学发达的日本,却叫停女性接种HPV疫苗呢?文章告诉你真相

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医疗技术相对发达的国家,对于各方面医疗技术都比较重视,但是根据NHK报道,日本癌症协会的调查表明:

在怀孕女性接受的“孕妇体检”中,被确诊为宫颈癌的人,包括在2017年1年间最早期的人在内,全国至少有234人被确诊。

这些患者中大多数都是以病毒感染为主要原因,在子宫入口附近形成的,以年轻女性居多。

根据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显示,日本国内每年大约有11,000人被确诊,但有2800人死亡,大多数都是20~30岁的年轻女性,这让人感觉非常惋惜。

为何医学发达的日本,宫颈癌的发病率也不低?

在大家印象中,日本被誉为“长寿之国”,全国的人均寿命最长是全世界排名第一,为何宫颈癌这个癌症,却如此“特殊”呢?

事实上,最大根本就是日本女性不信任HPV疫苗。早在2010年,日本政府就将HPV疫苗列入国家免疫接种计划,12岁以上女性都能免费接种。

但是随着疫苗普及不少地区曝光了有些女性接种HPV疫苗后,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甚至有媒体“大肆渲染”,每10万人中约有15.6人出现全身疼痛和站立困难等10种以上症状。

这些受害者依依被曝光,并且媒体从中“添油加醋”,不少群众开始纷纷抗议,拒绝接种HPV疫苗。

HP的疫苗真的让人出现不适症状吗?事实上,在数据后半部分显示没有接种疫苗的取样中,同样每10万人约有5.3人出现上述症状。

经过一年的追踪,已经接种疫苗的女性,发病频率要比未接种者低,而且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接种HPV疫苗出现以上这些不良反应。

(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声明)

日本厚生省在2018年1月18日就推出新版的HPV疫苗接种须知手册,呼吁大家不要盲目推翻疫苗,但是仍然有不少女性拒绝接种。

最后迫于舆论压力,日本厚生省暂停主动推荐HPV疫苗,改为自愿接种。其实HPV疫苗是非常安全的,对于预防宫颈癌有重要帮助,但如果不愿接种也不能强求。

(WebMD官网声明)

大量实验室和临床研究数据表明,HPV宿主的免疫反应对于控制HPV感染和相关病变具有非常重要作用,HPV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体内普遍存在对HPV的低免疫状态。

HPV预防性疫苗主要以具有天然空间结构的合成L1晚期蛋白病毒样颗粒作为靶抗原,诱发机体产生高滴度的血清中和性抗体,以中和病毒,并协助肿瘤特异性杀伤T淋巴细胞清除病毒感染。

目前对HPV疫苗的研究主要针对高危型HPV,包括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两大类,预防性疫苗主要通过诱导有效的体液免疫应答即中和抗体的产生来抵抗HPV感染,而治疗性疫苗则主要通过刺激细胞免疫应答以清除病毒感染或已变异的细胞。

HPV疫苗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宫颈癌已明确是由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注射疫苗就是为了预防HPV病毒感染,进而预防青春期早期少女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已知的HPV病毒有100多种亚型,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其中,与宫颈癌相关的主要是高危型HPV病毒。

市面上售的HPV疫苗均需要接种三针,2价疫苗主要针对HPV病毒的16、18型,4价疫苗针对6、11、16、18型,9价疫苗除了这四种型别还包括33、35、45、52、58型。

但是,宫颈癌疫苗并非越多“价”越好,主要考虑“性价比”,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欧美国家对三种HPV疫苗的推荐接种年龄没有明显区别,9岁以上即可,但是在我国,二价HPV疫苗推荐接种年龄为9-25岁,四价推荐接种年龄为20-45岁,九价HPV疫苗推荐接种年龄为16岁-26岁之间。超过26岁的女性只能选择四价疫苗。

需要提醒大家疫苗的保护效果,仅仅针对引起宫颈癌的HPV病毒,并不能预防所有宫颈癌研究显示部分宫颈癌可以没有HPV感染。所以,HPV疫苗接种不能替代宫颈癌筛查。接种疫苗之后,依然有必要定期做TCT细胞学+HPV检查这两项筛查。

接种HPV疫苗有什么禁忌症?

第一,有免疫系统疾病的人。

疫苗的接种,会引起人体免疫反应,如果本身免疫系统存在问题,接种后可能会加重免疫系统疾病,因此不建议这类人接种疫苗。

第二,怀孕妇女及哺乳期妇女。

目前的研究资料尚不可证明HPV疫苗对怀孕妇女及胎儿是安全的,因此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怀孕期间以及哺乳期的妇女避免接种HPV疫苗。

第三,正患有急性疾病者。

急性疾病患者常伴有发烧等全身症状,即便接种宫颈癌疫苗也无法达到真正的效果,只会加重你的病情,可以等到疾病好转之后再接种。

第四,过敏体质者。

疫苗中的活性成分以及辅料成分会引起过敏者的过敏反应,这种情况一定要提前告诉医生。

第五,长期服用药物者。

目前关于药物与HPV疫苗之间是否会产生毒副作用的研究尚缺,从安全角度分析,长期服用药物者不建议接种HPV疫苗。

【谣言】

(一)HPV疫苗致死致残?

答案:假的!

配以触目惊心的标题《一年内致328人死亡,2千人终身残疾,5万例不良反应!这种HPV疫苗来到了中国,百万女性高价接种……》,这篇博人眼球的10万+文章,相信很多人都看过。

文章让很多读者以为最有说服力的地方,是他引用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VEARS监测数据,将VEARS收集到的健康损害案例,直接等同于疫苗导致的健康损害。

我们不否认美国VEARS很权威,是专门收集疫苗接种后的各种不良事件的检测机构。但是并不对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判断,不管是不是疫苗本身引起的问题,只要发生在打疫苗过程中或之后都接受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公开明确表示,目前HPV疫苗仍然是安全疫苗,可以放心接种,网上流传的严重不良预防接种事件并不是HPV疫苗导致的,两者不存在因果关系。世卫组织还批评了日本把宫颈癌疫苗降为不推荐的做法,认为很可能损害公众的健康。

对于接种疫苗出现的不良事件,只有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被判定为与疫苗接种确实存在因果关系时,才能称为“疫苗不良反应”。

(二)HPV疫苗引起卵巢早衰致不孕?

答案:证据不足!

“HPV疫苗严重副作用68篇科学文献:少男少女不读将悔恨终身!”在微博上,“陈一文顾问”账号发表了一则消息,并声称“HPV疫苗致卵巢早衰证据确凿”、“疫苗中的铝佐剂对人类危害极其严重”。

质疑HPV疫苗还有美国经济金融学家GayleDelong,她发表文章称,美国25-29岁的女性打了HPV疫苗后怀孕概率下降。

目前没有充足的研究证据证明,HPV疫苗与卵巢早衰的发生有关系,有研究证明了原发性卵巢衰竭与HPV疫苗接种无关,HPV为疫苗接种不会导致不孕不育。

女性卵巢功能早衰与多方面因素有关系,研究认为,可能是受遗传基因突变的影响,另外女性做过放疗化疗或卵巢手术,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吸烟喝酒,精神压力过大等,都会引起卵巢功能早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