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芬兰瑞典若加入北约,对俄有何影响? /

芬兰瑞典若加入北约,对俄罗斯有何影响?

近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让北约东扩计划再度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焦点。然而,随着战事推进,俄罗斯要面临的是北约组织或不再仅限于“东扩”。

当地时间2月28日晚,芬兰总理马林在社交媒体上称,芬兰议会将于次日(3月1日)就该国是否保持军事不结盟政策展开辩论。

近日芬兰民间的一份请愿要求议会就是否加入北约进行全民公投,请愿目前获得超过5万人签名。而根据不同媒体发布的民调,近两月来支持芬兰加入北约的比例已从28%增加到了53%。芬兰国内观察人士称,该国民意对北约的态度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议会大厦

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北约加强了与芬兰、瑞典的情报共享。芬兰东部与俄罗斯接壤,瑞典与俄罗斯隔波罗的海相望。秉持军事不结盟政策的这两个国家过去和北约有过不同程度的合作,但至今都未加入北约。由于它们有着紧密的经济、历史和文化纽带,在加入北约问题上或将同进退。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波向《凤凰周刊》指出,俄罗斯对乌克兰军事行动的背后是近年来欧洲秩序和安全架构的巨大调整,此次战争将会增加芬瑞两国加入北约的意愿;在欧洲各国对军事行动的反应中,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大幅增加防务开支,则意味着欧洲乃至全球正在酝酿一场暌违几十年的“军备竞赛”。

战事之际,俄罗斯不忘敲打芬兰和瑞典

芬兰国民就北约成员国资格发起公投的请愿是在2月21日发起的,不到一周内收集到了超过5万人的签名,达成目标。

芬兰总理桑娜·马林

俄乌战争打响的第一天(24日),芬兰总理马林和瑞典首相安德森双双谴责俄罗斯的“入侵”行为。事实上,芬兰过去长期对俄罗斯保持中立,极少公开批评俄罗斯的国际行动。

马林表示,“芬兰目前并未面对直接的军事威胁,但现在对于加入北约的争论将会改变。若国家安全成为问题,芬兰就会准备好加入。”安德森则说,瑞典仍保持不加入北约的立场,“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结盟,如此很好地维护了瑞典的利益”。

同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宣布邀请瑞典和芬兰参加与乌克兰局势有关的北约紧急线上峰会,并表示将与两国加强信息交流和战略沟通。

芬兰将提供武器给乌克兰

邻国的风吹草动致使俄罗斯迅速表态。2月25日,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发布声明,对美国及其盟友将芬兰和瑞典“拖入”北约的努力表示担忧,并警告称“俄罗斯或被迫采取报复措施”,芬瑞两国或面临“严重的军事和政治后果”。扎哈罗娃强调,“虽然每个国家都有选择确保其安全方式的权利,但欧安组织的所有成员确信,成员们不应以损害另一国安全的方式来实现自身安全。”

对于俄方的表态,芬兰不以为然。芬兰外交部长哈维斯托26日称,“这话我们以前就听过。扎哈罗娃的表态没有什么新东西。”他不认为俄方表态是一种“军事威胁”,“如果芬兰真的成为北约的对外边界,那意味着俄罗斯早就做好了防卫计划。”。

瑞典的立场相对保守。瑞典首相安德森回应称,瑞典应当独立决定其国家安全政策。此前瑞典外交大臣林德曾说,北约未来会是瑞典的紧密伙伴,但其依然会保持军事不结盟政策。

瑞典首相安德森

早在今年年初俄乌边境局势发酵之时,斯托尔滕贝格就开始向两国释放信号。1月14日,斯托尔滕贝格说,芬兰和瑞典在绝大多数领域(包括国防)都符合北约的标准,如果它们申请,很快就能加入北约。彼时美方也表示,若两国希望加入北约,美国愿意与之讨论。

芬兰电视台YLE在2月下旬进行的一份民调结果显示,53%的本国受访者支持加入北约,28%的人反对,而五年前支持加入北约的比例只有34%。

另据瑞典《今日新闻》(Dagens Nyheter)去年12月的一份民调,当时有33%的瑞典人支持申请加入北约,35%的人反对。而在五年前,有50%的瑞典受访者反对加入北约。

芬兰当年是如何应对苏联的?

北欧五国中,丹麦、挪威和冰岛是北约创始成员国,而国防实力较强的芬兰和瑞典至今没有加入北约。但自从2014年克里米亚被并入俄罗斯联邦后,芬瑞两国都抱怨过俄罗斯潜艇和飞机在波罗的海地区侵犯领海领空的事件,两国与北约的军事合作有所加强,芬兰甚至公开讨论是否应该加入北约。

杨波指出,芬兰和瑞典历史上与俄罗斯有过领土争夺和多轮战争交手,相当了解俄方的行为逻辑,当下的乌克兰危机一定会引起两国的警惕。

其中芬兰与俄罗斯之间有着1340公里的边界,是欧盟成员国中与俄罗斯边界最长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芬兰与苏联爆发了两次战争。芬兰大公国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曾是俄罗斯帝国的一个自治实体,于1917年脱离帝国获得独立。苏联1922年成立后一直对苏芬边境存有异议,认为其威胁到距边境仅32公里之遥的列宁格勒的安危,加上芬兰在独立过程中与德国互动密切,苏联将其视为德国入侵本国的帮凶。

20世纪30年代,苏联致力于通过谈判、推动政权更迭和军事威胁等手段解决边界问题,两国间的几次谈判均无果而终。

1939年11月30日,苏联向芬兰发动进攻,经过3个多月的激烈战斗,这场“冬季战争”(Talvisota)以苏联伤亡30余万人惨胜、芬兰割让11%的领土和30%的资产而告终。很快芬兰又协同德国在1941年6月发起“继续战争”(Jatkosota),企图夺回芬兰之前失去的土地。当时的芬兰人普遍希望缩短与苏联的边界,以减少苏军发动侵略的可能性。

冬季战争中的芬兰士兵

而瑞典与俄罗斯间无论是地理距离还是战争记忆,都要遥远得多。沙俄在1700年爆发的大北方战争中从瑞典手中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从而成为欧洲列强之一。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典都保持中立,并未受到战火波及,但在纳粹德国占领挪威后曾给予德国军事通行权和铁矿资源。

二战后,芬兰、瑞典、挪威、丹麦曾商讨成立一个北欧防卫同盟,但并未实现。直到1949年,丹麦、挪威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成立了北约。

1985年,苏联科斯托穆克沙,宣传苏芬友好的标语与旗帜

在冷战时期,芬兰受制于苏联,被限制加入任何军事同盟,同时不得不采取对苏友好政策。根据1948年签订的《苏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芬兰在对外政策的独立性上做出让步,在战后急需恢复社会经济生产的时期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但这也让一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北欧小国在保持西方社会制度的同时与俄罗斯经济来往密切,在东西方之间实现了“走钢丝”般的平衡。在俄罗斯将北约东扩视为自身势力范围被威胁的前提下,芬兰的中立意味着俄罗斯不必与北约成员国直接接壤。

同一时期的瑞典,在名义上也没有倒向苏联或美国中的任何一方,因而被视为帝国间的缓冲地带。但根据冷战结束后的解密文件,瑞典的通讯、情报部门均与美国合作紧密,一些军事设施事实上成为北约在欧洲军事部署的一部分。

2019年,美国的战斗机在瑞典空军基地训练

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芬兰逐渐放松了严格的武装中立政策。1995年,芬兰和瑞典放弃了政治上的中立地位加入欧盟。自2000年起,芬兰加入北约快速反应部队、欧盟特遣队和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还参与了阿富汗和科索沃的战事。2015年,芬兰与北约达成一项东道主国家支持协议,允许在紧急情况下向北约部队提供援助。

但无论如何,芬兰依然没有正式加入北约。近年来芬兰有声音认为,在真正面临危机时,北约伙伴和北约成员国能获得的军事支持仍有差别,因此应考虑加入北约以获得安全保障。

对此,俄罗斯总统普京2016年访问芬兰时曾暗示,如果芬兰加入北约,俄罗斯可能把军队调到更靠近俄芬边境的地区。

截至2015年北约在欧洲的范围,蓝色为北约成员国

杨波认为,从俄罗斯的立场来看,乌克兰问题原本的解决方案就是“芬兰化”——即在军事上保持中立,不得加入北约但可以加入欧盟。“但此次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或让北欧国家思考,谁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

“芬兰化”或称“芬兰模式”是对芬兰在冷战期间对苏联政策的总结,泛指一个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不挑战更强大邻国的决定。这一词汇并非源自学术界,而来自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德政治辩论,政治家用以嘲笑对方过于屈服美国的政策。随着冷战结束、芬兰加入欧盟,“芬兰化”成为了一个过时术语,很少再被提及。

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演进,这个老旧词汇再次被翻了出来。前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2014年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实现乌克兰的“芬兰化”是解决当前乌克兰危机的有效方式。乌克兰不能选择一方而反对另一方,而应该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

这一观点后来受到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者布热津斯基的加持。他在2014年一场研讨会上也表示,乌克兰可以仿效“芬兰模式”,即可向欧盟靠近,但同时保持与俄罗斯的关系。

布热津斯基

而随着近期“芬兰化”概念再度被提出,引发部分芬兰人的不满。今年2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到访俄罗斯前,有媒体透露马克龙向普京提议让乌克兰“芬兰化”,但马克龙在不久后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时否认了这一说法。无论如何,乌克兰“芬兰化”的提法遭到了芬兰前总理斯塔布的强烈质疑。斯塔布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对苏立场是芬兰历史上的一个“痛点”,“芬兰模式”不适用于乌克兰。

欧洲安全秩序起变化,新一轮“军备竞赛”来临

1994年12月,美国、俄罗斯和英国分别和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签署了一项安全保证,被称为《布达佩斯备忘录》,将后三国的核武器交由俄罗斯,并对这几国提供安全承诺。

“过去欧洲的安全秩序主要依靠的是包括《布达佩斯备忘录》在内的协议,但近年来俄罗斯采取的军事行为改变了天秤两端的砝码,预示着未来欧洲秩序的重构将不再依靠协议,而是行动。”杨波说。

杨波解释说,此次军事行动前,俄罗斯原本寄希望于迫使西方就安全问题与之对话,并让西方接受自己提出的让步条件,但美国和北约不仅没有答应俄方的要求,反而态度强硬。“俄罗斯用武力迫使乌克兰政权重组,西方最大程度地加码经济制裁。双方互不妥协的军事政治对抗,意味着过去平衡的两极正在出现力量的不对称,而这种天秤未来将进一步向北约倾斜。”

2月27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宣布将拨出1000亿欧元(1120亿美元)的专款提升军备,并表示将把2%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投资于国防领域。由此,德国将成为全球第三个军费超过1000亿美元的国家。要知道在2021年,德国的国防预算仅为520亿欧元。

德国总理朔尔茨

GDP的2%是北约为成员国的防务支出设立的目标——但在2021年,北约30个成员国中只有10个能达到这一水平,因此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常常抱怨成员国的军费开支不足。

在当日的德国联邦议院特别会议上,朔尔茨宣称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代表了这个“历史转折点”,他指控普京想建立一个“俄罗斯帝国”,“德国现在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欧洲和平,因此联邦国防军需要‘强大的新能力”。

朔尔茨还列出了五项行动任务:支持乌克兰;劝阻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战争路线;防止“普京的战争”蔓延至其他国家;对抗普京构成的威胁;以及外交政策的根本性调整。

英国《金融时报》社评称,德国的表态是一个分水岭时刻,标志着德国冷战后的希望——“以商促变”(Wandel durch Handel)的政策失败了,也标志着柏林与莫斯科谨慎接触的时代的结束。另一方面,德国大笔增加国防预算,以及宣布将为乌克兰提供武器(改变了过去拒绝向冲突地区出口武器的立场)的做法颠覆了其过去几十年来的安全和外交政策原则。

德国军队

评论称,德国的这些变化将激励欧洲国家,包括一些军费开支水平尚不足GDP2%的北约国家,向法国倡导的“战略自治”迈进,投入更多军费来保护自己,而今天俄罗斯发动的战争是这一变化的有力诱因。

杨波判断,从德国的重磅表态开始,日本可能紧随其后,从而开启新一轮的全球军备竞赛。“俄罗斯触动了欧洲安全格局的多米诺骨牌。过去20多年来,俄罗斯始终在抗议北约东扩,但一直到第五轮谈判前,普京始终没有采取行动,因为一旦出手将很难预测结果。”

与此同时,西方各国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仍不断加码。2月28日,美国财政部冻结了俄罗斯央行在美国的所有资产,禁止美国公民参与任何与俄罗斯央行、国家财富基金和财政部有关的交易,此外还制裁了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总裁德米特里耶夫。

俄罗斯也不断做出应对措施:同日,俄罗斯财政部要求企业必须出售80%的外汇收入,这项规定将涉及其国内的企业和个人,以及欧美国家大型企业还未撤出俄罗斯的分支机构。

杨波指出,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和顿巴斯战争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多轮制裁已使得俄罗斯国内精英和政治高层出现了“制裁疲劳”,后者中相当一部分人已对绕过制裁做了充分扎实的研究,连未来可能的金融隔离、切断互联网等极端情况也有所准备。“这种准备让俄罗斯自认为适应了制裁之下的‘新常态’,或导致俄罗斯高层在战略上有所误判,低估了此次发起军事行动后西方祭出新制裁手段的强度。”

在她看来,在部分银行被踢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且制裁随时可能再度加码的情况下,俄罗斯几乎没有对等能力实施此前所说的“报复性制裁”,只能先着手应对。

据俄新社3月1日报道,法国经济和财政部称,欧盟将对俄罗斯开展“全面经济和金融战争”。

白俄罗斯时间2月28日晚,俄乌首次和谈以没有明确结果艰难告终,双方同意未来几天内进行第二次谈判。与此同时,俄乌战场上空的阴云已弥漫至欧洲乃至全世界。

在俄乌战争爆发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地面战、信息战、核威慑轮番登场,经济制裁、国际纵队和军事援助也在马不停蹄地加入战局。普京不惜以战相挟只为阻止北约东扩,但这场出其不意开始的战争已然走向了不可预知的方向。普京、北约和所有驱动着这场战争向前走的人们,如今整个世界都在等待他们停下的时刻。

本文转载自观象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