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首富圈巨变 六省人民坐不住了 /

中国首富圈巨变 六省人民坐不住了

在当下的中国,哪三个字最值钱?

当然是新能源了,炒股的人都知道“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

新能源概念股,是A股的第一大板块,市值已经超过了9万亿,占了A股总市值的十分之一。2021年业绩排名前10的基金经理,都是靠新能源概念股发的财。

有比“炒”新能源更赚钱的吗?

有,做新能源的!尤其是搞电池的那帮人。

不信你看下边这张图片。

数据来源:胡润百富榜

是不是没想到,一块小小的电池居然能造就福建、四川、陕西、贵州、云南、江西六省首富。

估计连这六省的老乡,有很多都没听说过榜单上的企业和老板。

他们所掌舵的企业,都不是所处省份营收最大的公司,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该省最富有的男人:

曾毓群(福建首富),3200亿;

刘汉元(四川首富),1250亿;

李振国(陕西首富),885亿;

李晓明(云南首富),725亿;

邓伟明(贵州首富),645亿;

李良彬(江西首富),545亿

……

小小的电池,正以无法抗拒的魔力改造整个中国富豪圈。

这股风,甚至席卷到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让几大豪门都坐不住了。

大水养大鱼,一般来说,一个省的首富就是当地最大的民营企业的老板。

以山东为例,最大民企是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背后的张士平家族富甲齐鲁。

但是宁德时代、通威股份、隆基股份、中伟股份、恩捷股份和赣锋锂业都不符合这条规律。

通威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的营业额为926亿元,只有四川最大民企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42%。

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的营业额为373亿元,在陕西民营企业只能排第4位,营收只有陕西最大民企西安迈科金属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29%。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的营业额为74.4亿元,只有贵州最大民企贵州通源集团的22%。

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的营业额为42.83亿元,只有云南最大俊发集团有限公司的11%。

宁德时代2020年的营业额为503亿元,在福建民营企业只能排在第8位,营收却只有福建最大民企阳光龙净集团有限公司的20%。

看到没,20%的营收比例就把曾毓群送上了香港首富,力压李嘉诚等一众香港财阀。

赣锋锂业就更夸张了。

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的营业额为55亿元,在江西民企里只能排第35位,营收只有江西最大民企双胞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6%。

小的居然比大的更富?背后是什么原理?

答案就是资本市场。

这八家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估值都高得离谱,以3月1日的市值为准,

福建的宁德时代1.24万亿元(市盈率123.99)

陕西的隆基股份4320亿元(市盈率44.30)

四川的通威股份1961亿元(市盈率31.53)

云南的恩捷股份2268亿元(市盈率101.82)

江西的赣锋锂业2103亿元(市盈率66.42)

贵州的中伟股份804亿元(市盈率88.86)

市盈率是指股票价格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市盈率越高,股价泡沫就越大。

你别看它们今天如此风光,其实在2019年以前,这些公司的估值就像一滩死水毫无生机。

但是2020年以后,就集体开启了暴走模式,翻倍翻倍再翻倍。

宁德时代股价走势图

通威股份股价走势图

隆基股份股价走势图

恩捷股份股价走势图

赣锋锂业股价走势图

为什么2020年以来,这六只股票大涨特涨?

是因为A股迎来大牛市,所有股票都飙升吗?

不,不,不,这两年上证指数始终没有突破3800点,大盘股都像北极熊似的在冬眠呢。“宇宙第一行”工商银行的股价就相当稳定,一直在4.5元到5.5元之间徘徊。

上证指数走势图

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是因为它们所处的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赛道被所有人一致看好。

2020年以来,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火爆,光伏和锂电行业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奇观。

在资本大佬们眼里,新能源概念股就是十几年前还只要5000块钱的深圳房价。

资本的狂欢,造就了宁德时代、通威股份、隆基股份、恩捷股份、中伟股份、赣锋锂业等千亿股,也把曾毓群、刘汉元、李振国、李晓明、邓伟明、李良彬等人推向省级首富的宝座。

如果把时针拨到十多年前,刘汉元、李晓明和邓伟明一点都跟首富搭不上边。

当时一个是卖鱼饲料的,一个是做香烟包装膜的,还有一个是搞房地产的。

1992年春天,受四川老乡南巡讲话的影响,刘汉元决定大干一场,花了1000多万元在眉山县建起了一座现代化饲料工厂,名字很霸气,通威饲料有限公司。

厂区占地20余亩,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万吨鱼饲料。

开工营业那天,远近的养鱼户和父老乡亲都来围观工厂。一位现场观摩的老人说,“那一天饲料装了足足100多辆汽车和拖拉机。”

为了打开销路,刘汉元还在《四川日报》刊登了四川第一个整版广告。

由于品牌口碑好、销售渠道广,通威成了中国最大的鱼饲料生产商。1994,通威的年营业额就突破了4亿元。

1995年,刘汉元实现了人生的一小步,把位于十八线小县城的公司搬到了省会成都。

同城有个“猪饲料大王”刘永好,成都人则给刘汉元送了个外号“鱼饲料大王”。

不过,猪比鱼大得多,猪饲料的赛道天生比鱼饲料更宽广。

要想超越刘永好的财富,刘汉元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

进入新世纪后,德国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欧洲的光伏产业突然井喷,“无锡尚德”施正荣等人一夜暴富。

刘汉元决意杀入光伏领域。

他坚信:“如果以做饲料的方式来做多晶硅,十年之内,通威就有望进入全球多晶硅生产企业前三甲。”

在专家的指导下,他秒变爱迪生,把太阳能光伏产业跟上古时代的传统渔业融合了起来,发明“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渔光一体新模式。

这招最绝的地方是什么呢?

你在池塘、水库养殖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组件,并没有改变原有土地用途,有关部门不仅不会找你麻烦,还会感谢你给国家做了贡献。

难怪我当不上首富。

这智商,蜀国宰相诸葛亮都不一定想的出来。

比刘汉元脑洞更大的是李晓明。

1996年,李晓明在玉溪创办了“云南红塔塑胶有限公司”,专门给红塔烟草生产卷烟包装膜。

当年的红塔烟草集团如日中天、不可一世,“红塔山”连续7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称号,被人称之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

背靠大树好乘凉,李晓明靠红塔集团赚了第一桶金。

后来,李晓明又把业务范围扩充到无菌包装领域,客户包括汇源果汁、东鹏特饮、达利食品等知名企业。

就这样,李晓明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包装膜大王”。

但包装膜行业的天花板太低了,所以李晓明一直想找到新的增长点。

2009年,财政部开始补贴新能源汽车,明确对试点城市公共服务领域购置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受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第一波高潮。

李晓明感觉商机来了。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是锂电池,锂电池又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四大材料组成。如果没有品质过关的隔膜,锂电池将无法正常使用。

看到“隔膜”两个字的时候,李晓明的眼睛都亮了。

包装膜是膜,隔膜也是膜啊。

2010年,李晓明在上海浦东新区创办了一家专门做锂电池隔离膜的公司(“恩捷股份”的前身)。

没过多久,这家新公司就进入了LG、三星、比亚迪、宁德时代的核心供应商名单,2017年的营收冲到了21.14亿。

如今,恩捷股份成为了锂电池隔离膜行业的龙头老大,全球市占率超27%。

养鱼的,搞包装膜的,最后都成了一个个大佬。

刘汉元和李晓明的故事告诉我们——

如果今天你上街,在天桥上碰到一个卖桔的小伙子,千万不要教育自己的小孩说:你看,不好好读书的下场就是这样。

今天他摆的是寂寞,明天他可能就是书记市长的座上宾了。

只要你愿意下海,你就离首富又近了一步。

贵州首富邓伟明就是最好的例子。

邓伟明在贵州做的第一个大项目是生产玻璃(贵州星龙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后来又开发了两个地产项目,还承包过市政工程和新农村建设。

经历过很多事,也尝过许多失败。

后来,他看到一则新闻,经贵州省地矿局勘探,铜仁已查明锰矿石资源储量约7.08亿吨,居亚洲第一。其中包括了四个世界级超大型锰矿床(普觉、高地、道坨、桃子坪)和一个特大型富锰矿床。

锰能用来做什么呢?

邓伟明的大脑飞速旋转: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要用三元锂电池,而制作三元锂电池就需要大量的锰。

于是,邓伟明在铜仁建立了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

目前,中伟股份的三元前驱体已占领了全球25%的市场份额。

所以,请大家不要再嘲笑爱马仕哥了。

谁说房地产公司就不能有科技基因呢?

讨论中国富豪榜就不得不提胡润。

这个来自英国的金融男比中国人更关心中国财富故事。从1999年到现在,他连续发布了23次《胡润百富榜》。

在2018年以前,榜单上最风光的莫过于房地产大佬。

以胡润《2003中国大陆百富榜》为例,与房地产相关的企业在榜上占主导地位,58%的榜上企业以房地产或与房地产相关的建材、钢铁、瓷砖、木质地板、基建等为主营业务。

再查历年首富,从1999年到2017年,19年时间里,关键词“房地产”就出现了8次。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地产老板,“壕无人性”。

房二代任性到说:我交朋友从来不在乎人家有没有钱,因为没人比我有钱。

不过,任谁也不可能再活五百年的。

随着中国楼市进入寒冬期,开发商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在最新的榜单中,房地产商的比例已经跌到了9.4%。

取而代之的是先进制造业。

现在在胡润百富榜中,高新技术领域的上榜人数占到了总榜的31%,财富总额超十万亿。其中,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大佬的财富增长速度最快。

宁德时代曾毓群的财富在一年内增长了200%,以3200亿元身家高居总榜单的第3名。

长城汽车魏建军、韩雪娟夫妇的财富比2021年增长了近5倍,排到榜单的第7位。

小康股份的张兴海、颜敏夫妇是2021年榜单上财富涨幅最大的企业家,从29亿狂飙到220亿。

这家车企之所以涨得这么猛,是因为他们抱住了中国科技界最粗最壮的大腿——华为。

小康股份的第二款电动车AITO 问界 M5 ,在三电系统、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方面用的都是华为公司的技术,终端销售也走的是华为旗舰店渠道。

不仅如此,那些靠传统产业起家的富豪家族,也开始投资高新技术企业。

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还有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疫苗公司“万泰生物”的大股东。钟老板的3900亿身家中,约三分之一来自这家公司。

靠地产起家的杨国强对机器人也有执念,2018年碧桂园成立了建筑机器人公司博智林,2019年又组建了餐饮机器人集团千玺机器人集团。

还有些企业家直接切换赛道,服装龙头公司“杉杉股份”转型做锂电原材料,东北的房地产公司“长春高新”变成了生长激素的制造商。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正当内地的企业家们疯狂加仓新能源,下注制造业的时候,香港的传统豪门也表现了敏锐的眼光。

近年来,港澳地区的几大家族陆续进入新旧更替。

只会搞虚拟经济的父辈大佬们,背负着“别让他们跑了”的骂名退出历史舞台,而新登场的接班人则开始集中展现出了大局意识。

在共同富裕的历史洪流中,这些超级富二代表现出了与父辈截然不同的一面。

去年,造车新势力威马搞D1轮融资,在业内引起了意外的关注。因为领投方中,出现了两家香港公司的身影——电讯盈科和信德集团。

港资进入内地并不稀奇,关键在于这两家公司的背景。

没有关注香港新闻的人可能不知道,信德集团是何鸿燊家族的核心资产,成立的岁数比我还大。

1972年,何鸿燊创办了这家企业,来年就在他的运作下奔赴香港证交所上市了。速度之快可谓神奇。

作为赌王接班人培养的何超琼,33岁便进入信德集团。2012年,这位大女儿以信得集团董事总经理的身份,登顶香港女首富。

其283亿港元身价,在福布斯香港富豪榜排名第12名。

老爷子去世之前,信德集团一直扎根于地产、运输、酒店及消闲领域。就算投资板块也是围绕这些核心业务展开,比如澳门旅游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启德邮轮码头等。

这些投资的去向是传统得不能再传统了。对于制造业,那是相当的陌生,更别提高精尖产业了。

这不怪何鸿燊。

博彩业简直就是印钞机,开个赌场就相当于一堆富豪轮流开着直升飞机在你家的客厅撒钱。赌王费那么多劲干嘛?躺平就不香吗。

赌王走后,大女儿成了何氏家族这艘巨轮上的掌舵人。

但是时代在变,大环境在变,全中国都在讲“共同富裕”,在讲产业升级摆脱美国卡脖子的困境。她的思虑不得不比前人更深。

如今信德集团画风突变,一反常态入股威马拿下2%的股份。背后肯定离不开何超琼的意志。

虽然威马汽车已经掉队,但第一梯队的蔚来、小鹏、理想早已上市,没有信德的立足之地,威马还算是不错的标的。

目前它距离IPO仅剩下临门一脚了。等回头上市敲钟,信德集团便能在资本市场的杠杆效应中获得可观的财务回报。

真是亦可赛艇。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全力押注的赛道,也是中国愿意大力补贴扶一程的先进工业。

信德投资威马,当然无法完全归之于何氏家族开始识大体的信号,但这轮领投,无形当中确实也在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长,可谓一石二鸟。

看嘛!

我们资本家的眼里不只是利益,还有情怀。

种种迹象表明,香港澳门两大超级家族的二代们,开始走上了与长辈不一样的道路。

威马的领投方还有李泽楷一手创建的电讯盈科,其手法跟慈父甚为不同。

李超人早年从轻工业起家成为塑料花大王,但后续他所开辟的商业帝国缺乏制造业的“基因”,浸淫于房地产、零售、公用事业等没有科技含量的产业。

自2013年起,李氏家族抛掷内地和香港,将资产转移到欧洲。一开始外界还觉得他老眼昏花,因为大陆楼市很快就迎来一轮疯狂,一二线翻倍,三四线棚改,深圳上海等地的房价宇宙第一。

但很快,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不赚最后一块铜板”。

短短几年时间,房住不炒就将楼市踢出黄金时代,房地产开发商全面退出中国前十大富豪。不得不说,李超人的嗅觉确实非常敏锐。

不过,李嘉诚套现出来的天量资金,并没有投入中国内地最渴望突破的领域:芯片、人工智能,医药健康……

反而延续了在香港的传统做法,持续加仓欧洲的基础设施,电网、水务、电信等半垄断行业。这些公共事业跟内地房地产一样,需要跟政治打交道。但只要你拿到门票,回报率就非常稳定。

在李超人的带领下,李氏家族十分热衷于半垄断性行业。

之前少有的进军新能源汽车也是相似的打法。

2010年,李嘉诚曾入股了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并多次增持至第三大股东。后来,这家公司将濒临破产的杭州长江客车厂重组为长江汽车,重心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市场——新能源商用车,也就是电动巴士和公交车。

这个打法一开始是顺风顺水的。

长江汽车的第二大股东北京紫荆聚龙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本身就有着杭州市余杭区政府的背景。

除了源源不断的政府补贴,还能做些体制内的生意,把产品卖给国有公交公司,或者用于政府接待等。

后来补贴滑坡之后,没有竞争优势可言的长江汽车,资金链很快就断裂了。7年烧光51个亿,“李嘉诚造车”宣告失败。

如今,李泽楷投资的威马,处于厮杀十分激烈的乘用小轿车领域,举目四望一片红海。想要突围,只能不断的融资研发。

当然,相比商用车来说,乘用车的技术难度也更加高阶,对于推动电控、电机、动力电池等配套产业升级的效果更明显。

近年来香港风起云涌,李泽楷想要将庞大的家族事业做成百年传奇,自然无法像过去那样,当一名大国崛起的局外人。

父亲李嘉诚作为旁观者被骂的有多惨,儿子李泽楷主动接近中国制造2025计划之历史进程的理由,就有多充分。

风起于青萍之末。

浪起于微澜之间。

香港商界大佬的后代们,正在集体转向。这种隐秘而又重大的变化绝不是偶然。

或许这些留过学喝过洋墨水的人也终于意识到,想要保住自己的首富地位,就得学习内地的首富们。除此之外。

已无他路。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