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战争已致364平民死亡 乌:不再提加入北约 /

战争已致364平民死亡 乌:不再提加入北约

据VOA实时报道,俄乌谈判乌方代表团成员、乌克兰人民公仆党议会党团主席阿拉哈米亚当地时间6日表示,未来5到10年间,北约并不准备讨论乌克兰加入该组织这一问题。他表示,乌方不会再致力于提交加入北约的申请,而是将讨论某种“非北约模式”。在这一问题上,乌方必须与之开展对话的并不仅仅是俄罗斯这一个国家。

2022年3月6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第11天,大批逃难者挤在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火车站外。等待People wait for a train to Poland at the railw

*天主教教宗方济各星期天(3月6日)表示,他已经派遣两位枢机主教前往乌克兰,并呼吁立即停止暴力行为。

教宗表示:“教廷愿意尽一切努力为和平服务。”受教宗派遣前往乌克兰的两位枢机主教分别为他的亲近助理康拉德?柯拉耶夫斯基(Konrad Krajewski)以及主管移民、慈善、司法及和平事务的迈克尔?切尔尼(Michael Czerny)。

教宗并未透露两位枢机主教前往乌克兰的具体地点,但是他说,他们代表他本人以及所有的天主徒传达的信息是“战争就是疯狂”。

教宗称乌克兰为“苦难的国家”,并呼吁停止暴力行为、建立人道走廊、以及重返谈判桌。

“在乌克兰,血泪之河正在流淌。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行动,而是一场播种死亡、毁灭和苦难的战争,”教宗说。

_____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表示,自从俄罗斯2月24日发动入侵乌克兰的战争以来,截至星期六(3月5日)午夜,已有364名平民被确认死亡,另有759名平民受伤。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使用及其严格的方法统计伤亡人数,而且只有经过核对和确认,才会在准确无误的情况下公布伤亡人数。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表示,该机构认为乌克兰实际的平民伤亡人数远比其确认的人数要高出很多,“特别是在政府控制的地区而且特别是在最近几天”,因为在发生激战的地区,信息传递会受到延误,而且很多伤亡报告仍处于核对和确认之中。

乌克兰政府提供的平民伤亡人数比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确认的伤亡人数高出很多。

克里姆林宫星期天(3月6日)表示,俄国总统普京当天在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通电话时表示,“只有当基辅停止敌意并满足俄国众所周知的要求后”,俄罗斯在乌克兰境内进行的军事行动才会停止。

普京此前提出的停火条件包括乌克兰“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承认俄国吞并的克里米亚为俄国领土以及承认乌克兰东部两个亲俄分离地区为独立国家。

克里姆林宫就普京与埃尔多安通电话发布的新闻稿说:“希望在拟议中的下一轮谈判中,乌克兰的代表会展现更为建设性的态度,完全认清正在出现的新现实。”

俄乌双方已经举行了两轮谈判,而第三轮谈判预计将在星期一举行。

*联合国难民署星期天(3月6日)表示,国际红十字会和联合国正在与相关方面进行谈判,希望获准进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乌克兰受战火冲击最严重的几个城市。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菲利普?格兰迪(Filippo Grandi)星期天在走访波兰与乌克兰边境地区时表示,“讨论正在持续”,而且很有可能成功。但他并没有说明,国际红十字会和联合国希望进入的是哪几座乌克兰城市。

格兰迪认为,在乌克兰境内建立人道走廊非常有必要。

“这些走廊只要是为了运输人民迫切需要的人道物资和基本生活品,同时也救出那些最易受伤害的脆弱民众,”格兰迪说。

格兰迪还表示,像波兰这样接受了大批乌克兰难民的国家也急需大规模的国际援助。他指出,虽然很难作预测,但乌克兰境内还有几十万人在逃难中,未来几天肯定还有很多人会进入邻国。

星期天早些时候,格兰迪已经指出,逃离乌克兰的难民人数已经超过150万人。

“目前真正最需要的就是停火,就是结束敌对行动,因为这是结束悲剧的唯一办法,”格兰迪说。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星期天(3月6日)表示,美国与盟国正在就禁止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进口“进行非常积极的讨论”,以便进一步强化对莫斯科因其入侵乌克兰而实施的制裁。

布林肯星期天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透露,拜登总统前一天已经就这个议题召集了一次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美国及其欧洲盟友虽然对莫斯科祭出了史上最严厉的制裁,但俄罗斯利润丰厚的能源产业至今为止却躲过一劫,原因是美国和西方不愿意制裁俄罗斯能源产业导致国际市场油气价格暴涨,从而冲击美国和盟国的经济。

“我们现在正在与我们欧洲伙伴和盟友对话,寻求以统一协调的方式,既禁止俄国石油进口,又确保国际市场上仍有适当的油源供应,”布林肯说。“就在我们说话这个当下,非常积极的讨论仍在持续。”

*以色列总理贝内特(Naftali Bennett)星期天(3月6日)表示,以色列将为协助乌克兰危机寻求外交解决继续努力,即使这样做成功的可能性并不高。

贝内特是在旋风般访问了俄罗斯和德国,返回以色列后召开内阁会议时作上述表示的。

贝内特刚刚访问了莫斯科,并与俄国总统普京讨论了乌克兰局势;他随后又前往德国,与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举行了会晤。

贝内特并未透露他与普京会谈的详情,但是他把以色列的斡旋努力称为“我们的道义责任”。贝内特星期天一早还曾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通了电话。这也是这两位领导人在过去一天中第三次通话。

贝内特在以色列内阁会议上表示,以色列正在为来自乌克兰的一波犹太人移民潮做准备,而且以色列也会接纳一小部分逃离战乱的乌克兰非犹太难民。

以色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与俄罗斯和乌克兰都维持良好工作关系的国家。

*英国副首相多米尼加国?拉布星期天(3月6日)痛批俄国总统普京玩弄“核战边缘戏码”,同时驳斥普京有关西方制裁等同宣战的说法。

普京一个星期前以北约领导人发表侵略性言论以及西方经济制裁为由,曾下令将包括核武在内的战略威慑力量置于“高度戒备状态”。而星期天,俄国媒体引述不具名消息来源,而且在完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报道说乌克兰已接近完成制造以钚元素为原料的“核脏弹”。

“我认为这是不实言论和边缘戏码,”拉布在接受英国天空电视台访问,被问及克里姆林宫是否会将冲突升级为核战时作了这样的回应。

“(普京)从事虚假信息宣传战可以说历史悠久……这是试图转移人们对目前真正问题的视线,而真正的问题是,这是一场非法的入侵,而且进展并不如计划那么顺利,”拉布说。

拉布还警告说,这场战争有可能持续好几个月,如果不是好几年的话。他同时对俄国在乌克兰局部地区有关停火的承诺也持怀疑态度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星期天(3月6日)在与俄国总统普京通电话时呼吁他在乌克兰紧急实施停火。

根据土耳其政府发表的一项声明,埃尔多安在与普京长达一个小时的通话中,呼吁立即停火,以便化解“人道主义的关切”,并为这场冲突“寻求政治解决的办法”。

普京挥军入侵乌克兰以来,战争已经进入第11天。

埃尔多安呼吁开辟人道走廊,以及俄乌两国通过谈判签署一项和平协议。

土耳其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都保持范围广泛的关系,并且一直寻求担任两国间的调停者。土耳其也已经邀请俄乌两国各派代表出席下星期在安塔利亚召开的一个外交论坛。

土耳其总统办公室表示,埃尔多安告诉普京,他将为化解危机“作出一切贡献”。

_____

*波兰边防部门星期天(3月6日)表示,自从俄军2月24日入侵乌克兰以来,已经有超过92.2万的乌克兰难民进入波兰;而联合国难民署也在星期天表示,从乌克兰逃出并进入邻国的难民总数已经超过150万人。

波兰边防部门星期天在推特上贴文指出,星期六是进入波兰的乌克兰难民人数最多的一天,全天共有12.9万的难民从乌克兰进入波兰。而从星期天零时至早上7时,进入波兰的乌克兰难民人数就接近四万人。

波兰人口约为3800万人。俄国入侵乌克兰后,逃离乌克兰的150万难民中,绝大多数人进入了波兰。也有一些难民进入波兰后,又继续前往第三国。

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显示,俄国入侵乌克兰以来,截至星期天,逃离乌克兰的难民人数已经超过150万人。

16:38

乌克兰马里乌波尔市议会表示,根据临时停火协议,被包围的约40万居民将从当地时间周日中午12点(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00点)开始撤离,该停火协议将持续到晚上9点。

周六,由于停火协议没有得到全面遵守,一个类似的计划被迫放弃,双方互相指责对方。

俄罗斯用远程高精度武器摧毁乌克兰一空军基地

俄罗斯国防部星期天说,俄罗斯用远程高精度武器攻击并摧毁了乌克兰的斯达科斯坦尼夫空军基地(Starokostiantyniv)。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Igor Konashenkov)说,“俄罗斯武装部队继续攻击乌克兰的军事基础设施。”

“3月6日清晨,攻击是通过高精度远程武器实施的。在斯达科斯坦尼夫附近的乌克兰空军基地被摧毁。”

他说,乌克兰控制的S-300导弹系统也被俄罗斯火箭部队摧毁。他说,俄罗斯在过去24小时内击落了10架乌克兰飞机和直升机。

普京威胁乌克兰的国家地位

俄罗斯总统普京星期六说,如果乌克兰继续目前的道路,其国家地位将面临风险。

普京在会见俄罗斯航空公司员工时说,在乌克兰领空设立“禁飞区”,“不仅对欧洲,而且对整个世界造成巨大的灾难性后果。”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批评北约没有同意设立禁飞区。西方盟国称,在乌克兰设立禁飞区将升级与俄罗斯的冲突。

13:51

美国总统拜登星期六晚间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他们谈到了美国及其盟友、合作伙伴和私营企业为提高俄罗斯的战争成本所做的工作。拜登说,他的政府正在加强对乌克兰的安全、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并正在与国会合作,争取更多资金。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