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过去几十年的乌克兰 被这群人玩坏了 /

过去几十年的乌克兰 被这群人玩坏了

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虽然政治上独立了,但产业经济并没有独立,仍没有摆脱苏联国企经济的根基。

俄乌刚开战的前两三天,俄军的赢面很大,似乎轻而易举就能拿下乌克兰,当时网上甚至冒出一种说法,普京是俄罗斯民族三四百年来,继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之后,最伟大的人。

现在,俄罗斯陷入战争泥潭。

苏东剧变后,东欧各国一度出现人口萎缩和外流,拉脱维亚在 1990 年代之后,人口向西方流失了 1/5,罗马尼亚流失了 3/10。乌克兰每年约有 900 万劳动力季节性迁徙,去欧盟国家打工,出国劳务人员占到了乌克兰总人口的 20%。

东欧各国,本土的空巢化非常严重,经济倒退,罗马尼亚甚至一度出现婴儿死亡率大幅度提升,因为本国医生护士流失了近一半,医护行业严重缺人。

在危急存亡之秋,涌现出几个勇敢睿智的改革者,例如波兰的巴尔采洛维奇、捷克的克劳斯和匈牙利的科尔奈,他们对国民经济体实行手术,起死回生。产业复苏了,平民百姓就不用出去谋生,人口外流的趋势减缓。有的国家还迎来小幅度婴儿潮,生育率超过计划经济时代。

这种为本民族生存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经济改革者,才是本民族的英雄伟人。

01

遗憾的是,乌克兰在转型期间,没出现巴尔采洛维奇、克劳斯般的杰出改革家。

乌克兰东西部多年来互相撕逼,闹得政局动荡,根子也出在经济结构上

前苏联时期,各国有明确的劳动分工,俄罗斯本土提供石油等工业原材料,哈萨克生产棉花等农作物,波罗的海从事轻工业,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则生产钢铁汽车,以重工业为支柱。

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虽然政治上独立了,但产业经济并没有独立,仍没有摆脱苏联国企经济的根基。

而乌克兰的重工业地带,集中在顿巴斯等东部地区。

▲电影《顿巴斯》,讲述 2014 年发生在顿巴斯地区的冲突(图 / 豆瓣)

这个工业结构问题解决起来很烫手,再跟文化族群矛盾一挂钩(乌东地区通行俄语,信东正教,西乌地区信天主教),就变成火药桶了。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帖子,乌克兰曾有一个梦幻般的开局,工业体系非常先进,后来被万恶的西方资本主义给毁了。

这种说法非常搞笑,顿巴斯地区陈旧的国企包袱太重,人浮于事、论资排辈,缺乏创新精神。

乌东地区原本没有闹分离的心思,但日子过得实在太差了,于是转而亲俄。当初苏联解体的全民公决中,东乌克兰各州举双手赞成,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州(也就是现在宣布独立建国的两个地方)当初支持乌克兰独立的赞成票占到 83.86% 和 83.90%,连俄罗斯族占绝对人口优势的克里米亚,也是主张脱离苏联,跟着乌克兰混。

等到乌克兰独立后,西部、中部因为没有国企包袱,中小民营企业遍地开花,而乌东地区重工业迟迟不转型,资产成了包袱,债务如山,经济滑坡,民众的心态崩了。

02

越是经济萧条的地方,越是极端主义丛生,人心思乱。今天德国极右翼最活跃的地区,正是前东德的各州。

苏东剧变后,两德重新统一,前东德地区经济疲软,工商业缺乏竞争力。《2014 年德国统一状况年度报告》显示,超过 1/5 的东部地区人口有陷入贫困的危险。德国 100 家最大企业中,没有一家总部在东部。

极右翼的主力大多来自这些地方的失业青年。德国风头最强劲的极右党派另类选择党,以东部为基本盘,支持率稳固在 10% 以上,最近两次大选拿到 83 个国会议席。

▲ 2016 年 10 月 3 日,德国极端右翼进行游行示威(图 / 路透社)

为了把东部安稳下来,发达的西德地区大力对其财政输血。在统一的第一年,就一下子补贴东部地区 1430 亿马克,接盘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到 1999 年补贴金额飙升到 1.63 万亿马克。

大家来想想,以德国经济之发达繁荣,修复都很困难,更何况乌克兰呢。西乌地区勉强能自给自足,没有余力给顿巴斯地区输血。

前东德地区转型困难的原因,跟乌东地区类似,其工厂产品线完全为苏制工业量身定制,和美国欧洲的工业体系和标准、规格、质量要求格格不入,所以无法融入国际市场。

典型行业军火武器业,众所周知,苏制武器的特点是傻大黑粗,坚固耐用、操作和维护都很简单,缺点也很明显,制造成本高,产能浪费,使用耗能高。苏联人的武器代表作 AK47,结构配合松散,产品精细程度不够,因为苏联匮乏高精密度机床。

乌克兰的军工业继承了傻大黑粗的特点,劣于美制武器,但恰好买家也不在意,印度、阿塞拜疆这些国家,军事国防部门一把手是些老大粗,就好苏制武器这一口。

这次战争中,俄军沿用的苏制坦克就是高油耗。

图 / 微博

苏联时期规模最大的军工科研生产线,在解体后,留在了顿巴斯地区。靠着全球军火生意,生产飞机坦克乃至航母、火箭、大型运输机等陆海空各种装备,乌东地区还勉强能吃上一口饭,这也导致了改革的意愿不强烈。

苏联留下军工企业 3594 家,职工 300 万人,再加上产业链上下游的从业人员,体系非常庞大。乌克兰几个亲欧派总统都不敢对其下手,改革一旦有个闪失,上千万的人饭碗丢了,没人敢承担这责任。

03

这次俄乌冲突刚爆发的时候,网上有博主瞎编了个乌克兰 100 个寡头跑了 96 个的故事。

名单都没具体姓名,随便瞎说,传播还非常广。

我来科普下,除了几个石油重工业行政垄断致富的以外,乌克兰多数富人没有权势,大多是靠勤劳和胆识发财。

他们经营跟生活日用相关的企业,比如酿酒商,超市,生活日用批发商,餐饮业。如果这能叫寡头,那么中国大家熟知的老干妈、杨国福麻辣烫等品牌也可以叫寡头了?

而且有的商人是跨国经营,打开全球市场,这些人的主营收入在国外,而不是局限在乌克兰本土,所以能达到一两亿美元的财产估值。能在国外的开放市场,在公平竞争中盈利,那就更说明其商业能力。

当然了,通过官商勾结而致富的确实存在,不过这些真寡头,恰好多为亲俄派。他们对乌东地区的重工业国企,上下其手,捞取油水,库奇马、亚努科维奇等亲俄派总统就是里面的成员。

为了维持统治,亚努科维奇对敌人不留情面,牢牢把握权力不撒手。其他人跟进,煽动民粹情绪,以暴制暴。

由于党争步步升级,有的政客杀红了眼,陷入了意气之争,其他什么都不管了。典型的人物女总理季莫申科,她原本属于亲俄友好派,在跟普京的天然气谈判中,让步不少。她在橙色革命靠民粹情绪和街头政治上位,推翻了当权者亚努科维奇,后来亚努科维奇东山再起,并狠整政敌,于是季莫申科的外交 180 度大转变,从铁杆的亲俄立场跳到铁杆的亲欧立场。

其实呢,季莫申科出生、成长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一个东部传统亲俄地区,她进入政坛也是依赖东部票仓。但是为了权位,季莫申科跟亲俄派阵营的亚努科维奇内讧,个人恩怨情绪上头,政策大转变,鼓动自己的人马抵制跟俄修天然气管道。

国企股份制改革进程,有的党派也出现类似的意气用事,同样一个政客,在野时表现出很左的样子,强烈反对执政党的国企民营化,自己上台后却变脸了,大谈民营化的好处。

在政治恶斗中,乌克兰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今天政府把国企改了,明天又把企业重新收归国有,今天政府跟俄罗斯签订了天然气合作协议,明天又搁置停止了。

长此以往,什么政策都推不下去,乌克兰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

▲电影《顿巴斯》(图 / 豆瓣)

从中可以看出,市场化改革之重要、之困难。

可以去看看贫民窟遍地的印度孟加拉,去看看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钞票不如厕所纸的拉美,去看看 GDP 不如广东一个省的俄罗斯。

20 世纪失败的经济体系,苏东、拉美、印度,无一不是走闭关锁国的自主工业化,然后一败涂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