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超越韩国,中国音乐做对了什么? /

超越韩国,中国音乐做对了什么?

中国音乐产业创造了一个新历史:根据IFPI最新发布的《全球音乐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内地的录制音乐产业收入达到10.59亿美元(约67亿人民币),历史上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

不仅如此,中国在全球录音产业的收入排名,也从2020年的第七位上升到史无前例的第六位,超越了老对手韩国。

按照IFPI的算法,2013年, 中国录音产业的市场规模只有0.826亿美元,还不到韩国的一半,排在世界第21位。不到十年时间,中国音乐产业完成了前所未有的飞跃。

而且,2021年中国音乐市场的增速高达30.4%,在全球十强里排名第一,远远超过排名第五的法国。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中国音乐今年有望跻身世界五强。

这么分析是不是过于乐观了?并不是,从IFPI的报告看,中国音乐市场已经进入了稳定增长的轨道,未来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A中韩十年竞速

从人口规模上说,中国音乐没有理由落后韩国。韩国的总人口只比广西多一点,面积跟浙江差不多大。然而,自2006年起,在IFPI的报告中,中国录制音乐产业的收入长期落后韩国。

当然,人口规模不等于市场规模,弹丸之地的日本,由于音乐产业发展早、音乐普及度高,所以尽管国家不大,但音乐市场规模很大,稳居世界第二。

中国和韩国的相似之处在于,音乐产业起步都较晚,都没怎么太享受过唱片业巅峰期的红利,但都在互联网时代迅速崛起,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全球发展最快的两大音乐市场。

韩国音乐产业的起势大概是在2006年。IFPI数据显示,那一年,连年下跌的韩国音乐产业的收入规模超过了中国,并出现了止跌回升的趋势。2012年,《江南Style》大热,带动了K-Pop在全球市场的热度,让韩国音乐收入从2014年开始快速上涨。

中韩音乐产业发展趋势对比

2011年,韩国音乐产业排名世界第21位,2012年快速飞升到第11位,2013年进入世界前十。与此同时,中国音乐产业的世界排名未进前20。

21世纪前十年,中国音乐产业收入不断滑坡,2009年跌到谷底,全球排名从2004年的第20位跌到30之外。转折点是2011年。那一年,曾经的盗版大户百度跟三大唱片公司达成授权协议,中国音乐产业随之开始复苏。

2014年,中国则重返世界前20,排名第19位,韩国则攀升到世界第8。2015年,中国音乐产业增速高达63.8%,世界排名也上升到底14位。2017年,中国首次进入世界前10,而韩国则升到世界第6。2018年,中国升到了世界第7,并最终在2021年超越了韩国。

B中国做对了什么?

如今回过头去看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2015年是一个关键节点。2015年之前,中国音乐产业的规模只有韩国的二分之一,但随后,中国开始奋起直追。

2015年发生了什么?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史上最严版权令”,互联网音乐平台全面正版化。IFPI报告称2018年中国互联网音乐的正版化率高达96%。

IFPI《音乐消费者洞察报告》指出,在中国,96%的消费者使用正版音乐,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2%)

相关阅读:正版化率高达96%,中国音乐这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对于中国音乐产业来说,“正版化”是上个十年最关键的一步。在传统唱片业时代,由于盗版严重,给中国音乐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2007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论坛会上公布的数据称,中国唱片产业2004年的正版收入为2亿元,而盗版收入高达18亿元,盗版收入占整个传统唱片业收入的90%。

互联网发展的前十年,盗版MP3泛滥,IFPI在2012年的《数字音乐报告》(Digital Music Report)提到2011年中国音乐市场的盗版率高达99%。“免费”观念又主导着市场的发展,导致中国音乐的正版音乐消费市场长期低迷,用户也缺乏付费意识。

相关阅读:中国人为什么不愿意为数字音乐付费?

互联网音乐的正版化,带动了付费意识的提高,中国音乐市场因此受益。

从IFPI的报告看,2015年实现正版化之后,中国音乐产业进入了高速增长期,自2016年起,中国音乐市场收入以两位数增长。互联网音乐的付费用户量从2016年的千万发展到了2021年的破亿。

付费用户的增长至关重要。FPI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付费下载跌了26.7%,而前一年是涨了66.8%,这应该是跟国家提倡理性消费有关,是数字专辑取消重复购买的结果,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中国音乐产业总收入的快速增长。

数字专辑付费其实仅局限于少数流量艺人,对行业的影响微乎其微。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主要还是靠订阅(包月)用户拉动。从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的财报看,中国互联网音乐的付费率近年不断提高。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的付费率都超过了12%。(2018年,腾讯音乐上市的时候,付费率才3.6%)

IFPI的报告称,中国互联网音乐付费订阅用户超过1亿。正是这1亿订阅用户支撑起了中国音乐收入的增长,中国音乐收入89.2%来自流媒体,而单算流媒体收入,中国排名世界第三。

这无疑得感谢“史上最严版权令”(以及同时开展的“剑网行动”),让中国赶上了流媒体高速发展的列车。“史上最严版权令”发布的同一年,全球音乐流媒体市场大爆发,并带动全球音乐产业在2016年开始回暖,然后快速发展,2021年,全球音乐产业收入超过了1999年的巅峰期(未计算通货膨胀),音乐产业正在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来源:IFPI《全球音乐报告2022》

C还有多大潜力?

从IFPI数据看,中国音乐的收入89.2%来自流媒体订阅,也就是说,中国音乐的未来潜力首先取决于订阅收入能否持续提高。

相比全球最大音乐流媒体平台Spotify的付费率(44%),中国音乐平台目前的付费率不到15%,仍然有提高的空间。对于音乐产业来说,订阅经济比零售经济更稳定、更可控,只要版权方和平台维持优质服务和内容的长期输出,便可以保证订阅用户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带来相应的收入。

随着几年来音乐市场的复苏,平台和音乐公司近年来都在加大内容开发的投入,尤其是去年,随着版权政策的调整,内容和体验的重要性在增强,对于中国音乐产业来说,这两方面的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由于中国互联网用户基数大,付费率哪怕只升到20%,也能够让中国音乐收入规模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关注其他的一些新的增长点。比如视频和实体唱片。IFPI数据显示,2021年,视频广告为音乐带来的收入增长了361.4%,在IFPI的报告里,这是一个新的增量,而增速惊人。这似乎说明了,音乐视频正在快速发展,未来有可能带来更大的收益。

实体唱片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增长点。2021年,中国黑胶唱片收入增长了144.1%,尽管比2020年的359.3%大幅下降,但仍然是一个非常高的增速。

相关阅读:音乐的“实体经济”,又回来了?

实体唱片市场也在复苏,2021年,全球实体唱片销售收入增长了16.1%,20年来首次出现增长。尽管普遍认为实体唱片市场未来只会成为边缘市场,但在实体唱片复苏的大背景下,中国音乐的实体唱片产品开发也有增长的空间,加上国家提倡“数实融合”,平台在夯实数字经济的同时或许可以考虑利用新技术手段来助力音乐的实体经济。

还有一个增长点是表演权收入(公播),2021年,中国音乐的表演权收入增长了39.4%。这跟近年来商用音乐市场的发展有关,也跟公播市场的规范化有关。全球范围内,表演权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大都在10%以上,中国的表演权收入目前只占3.1%,随着版权意识的提高,这块市场也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数据不代表一切,但IFPI的报告还是给了我们一点乐观。音乐产业已经建立起了订阅+周边(实体)+版权(表演权、影音同步授权等)的稳定收入模型,版权的数字化让这个收入模型,不仅仅适用于当下,也适用于未来(元宇宙也好,web3也罢),而且还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比如物联网IoT)。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音乐产业观察”(ID:takoff),作者:亿谦,36氪经授权发布。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