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严肃抗疫:经济与生活一起清零 /

中国严肃抗疫:经济与生活一起清零

前度瘟神今又来

2022年的春天来了,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步入了第三个年头。年初大爆发的奥密克戎变种,传播速度极快,症状却相对轻微,对于接种过有效疫苗的人更是如此,几乎不会发生肺部感染。很多专家说,现在流行的只能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新型感冒。在多数人口已经通过感染、接种疫苗等方式获得了某种免疫力等情况下,各发达国家,包括民众较为自律,一直采取较严格防疫管制的澳洲、日本、新加坡等国,都纷纷开启了与病毒共存的进程,取消各类防疫管制。而在许多经济受到强烈冲击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吃饭要紧,各类防疫管制已经被事实上放弃。如今全世界感染数量比起年初的高峰都已经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国际旅行、国际物流都在迅速恢复中,地球村似乎又慢慢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上海静安区民众排队在检测核酸。(美联社)

但在这场疫情的起源地中国,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在中国人看来疫情不仅没有结束,还比以前更加凶险更加恐怖。毕竟奥密克戎变种把能力全都点在了“传播性”上面,R0值达到9,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免疫和防疫措施的情况下,平均一个感染者可以让9个人感染。这样的传播性,仅仅靠戴口罩、社交距离等措施确实是很难预防的。中国之前两年依靠闭关锁国和1984式健康码打造的“铜墙铁壁”也成了漏风的栅栏,四处都有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态势。进入3月,中国大陆各地的新冠病例呈遍地开花之势,多地进入实质性封城状态,其中最严重的是吉林省和上海市。尤其是前期自称“精准防控”不搞全面封城全员核酸,坚持“最小代价”的中国经济首都上海,每天都上报四位数的病例数字。在中国将清零当作政治任务、犁庭扫穴也要找出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以至于“时空伴随者”的大环境下,这确实是“令人极度恐惧的疫情”啊。长期“假装在国外”的3000万上海人终于无法淡定了,跟武汉人、西安人一样开始被一颗白菜折腾到精疲力尽。而中国互联网上的“防疫爱好者”,也以幸灾乐祸的态度,恭喜继香港之后,又一个“企图躺平被打脸”的案例。

在海外已经恢复正常生活的我们,面对这番末日大片般的景象,第一反应是难以理解。现在的新冠病毒的危害性对大多数人来讲已经比流感更轻,面对感染案例的上升,难道需要做的不是强化医疗服务,扩大疫苗覆盖率,盯住高龄人群、免疫缺陷病人等高危人群,保障医疗系统正常运转吗?大多数时候我们听到的都是要尽力避免“击穿医疗系统”。但在许多中国人看来,这就是“不顾人民生命”的“躺平”。你跟他们稍微讲讲你现在正常上班、下馆子、去酒吧、看演唱会,他们就会跟你复读什么“美国死了一百万”“现在你们每天还死几百人呢”“要是你家有老人/病人blabla你也讲共存”云云,看起来似乎是全世界最有社会责任感,最怜悯弱势群体的人群了。可是那些“一失业生活困难那是你不知道存钱”“几百块的菜人家都买得起就你穷?”之类赤裸裸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言论也同样出于这些人之口,这是精神分裂了吗?

“医疗资源不足”?或是纯粹下不了台阶?


上海静安区民众在排队等待检测核酸。(美联社)

有一种理客中的说法,认为中国不能“与病毒共存”的根本原因是“医疗资源不足”。确实,应对新冠流行最关键的ICU重症监护病床数,中国每10万人仅有4.6张,仅为美国的1/8,台湾的1/6。中国的医疗总体水平比起美国、日本、台湾等发达国家来讲确实有很大差距,这一点在墙内被理客中专家提起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生怕碰碎了年轻爱国粉红们的玻璃心——他们大部分人还在读书或者刚刚步入社会,还没进入需要经常使用医疗设施的年纪。我自己倒是觉得这没什么丢人的,你中国政府自己也强调自己是发展中国家,有地方需要发展那不是很正常的吗?

不过主张“医疗资源不足”的人却跟犯了跟最近分析俄乌战争的某些国师们一样的错误:他们只看到了一个范围内的总体资源,却故意不谈各个具体区域的情况。现实是,中国的医疗资源高度集中在城市,广大农村的医疗状况确实是非常“发展中国家”的,乡镇基层医疗体系等于不存在。既然奥密克戎变种对于大多数人只是一场小感冒,那么以中国广大农村的普遍画风,自然会被无声无息地放过。即使中老年人中间可能出现部分重症患者,对于没有退休金、医保也聊胜于无的他们来讲,大概率也是靠自己挺,实在挺不过去那就是命了。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报告的新冠病例几乎都集中在地级以上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几乎不关广大农村什么事情。我们以常理推测,广大农村甚至中小城市,奥密克戎很可能早已遍地开花。但只有在一定规模的城市里,健康码无处不在的环境下,才会在一轮轮的核酸检测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么这些大城市的医疗资源能不能说是“不足”呢?像疫情最早爆发的武汉,今年初封城一个多月的西安,还有这次的上海,这几座城市都以大型三甲医院云集而闻名。尤其是上海,几乎是半个中国的医疗中心,拥有几十家三甲医院,人均ICU病床数是全国平均水平两倍。上海的疫苗接种率与“尖子生”新加坡、英国相当,如果像他们那样把力量集中在保障重症病人收治,推广全民自检和轻症自我健康管理,以上海人传统的精细作风,是大有希望像他们那样低代价实现“共存”的。甚至哪怕像公认的“差生”——一大比例人拒绝接种疫苗并拒绝服从疫情防控措施——美国那样,在纽约和我居住的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经过很短时间对大爆发之后,靠着强大的医疗体系也能快速过渡到群体免疫。

更难自洽的一点,是既然“医疗资源不足只能清零”,但在清零上面投入的医疗资源,却真不见得比“共存”要小。大部分国家的公共卫生专家对新冠疫情第一位的担忧就是“过快增长的重症病人击穿医疗系统”,比如像2021年初美国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我所在的洛杉矶县一度没有可用的ICU病床。但在中国,每次疫情爆发——以西方国家的标准病例数少到可以忽略——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居然是“主动击穿”自己的医疗系统。每次一有疫情发生,中国政府总要封闭一大批医院,然后出动大批医护人员穿上白色防护服——这种人现在在中国有个专门的称呼:“大白”——加入核酸采样的队伍。如果出现了有一定数量的感染者,比如最近上海的情况,那么还要找体育馆、停车场之类地方,或者找空地搭建彩钢房,搞什么“方舱医院”把这些人关起来。从年初西安疫情开始,中国各地政府还流行搞所谓“拔萝卜”,就是只要一栋楼里出现一个感染者,就把整栋楼甚至整个社区居民都用大巴车拉去新冠再教育营,哦不我是说隔离点,这样就可以宣布实现所谓“社会面清零”。这些过程中虽然可以征调一些所谓“志愿者”作为免费劳动力,但和医学相关的专业工作还是需要医护人员参与。这么一搞,医疗资源怎么会“充足”呢,那是永远不足的啊。

西安封城期间,按照官方数据没有一个人死于新冠,却至少发生了孕妇因为医院不接诊而流产,心梗患者因为就医不及时而去世等多起人命。而中国医疗资源最丰富,但同时也是老龄化最严重、危重病人最多的上海,这种惨剧发生得更多更惨。而医护人员疲于奔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对于最近的上海疫情,微博上有个精辟的总结:把面临生命危险的病人挡在医院外,精疲力竭的医护人员盯着一群生龙活虎的感染者玩手机。这种荒诞的资源错配造成的“医疗系统被击穿”,就像20世纪以后的每一次饥荒一样,纯粹就是人为的灾难。

当然真正的饥荒也在所难免。自西安封城开始,似乎每次例行操作,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市民没菜吃,然后政府组织各种力量送所谓“爱心菜”。这种明明是市场能够高效解决的事情,却突然让政府全部包办下来,并付出了最多的资源和精力,不由让人心生恐惧地想到60年前的事情。

“中国人是需要管的”


上海静安区民众在排队等待检测核酸,图为警察在现场执勤。(美联社)

即使我们按照中国政府支持者的口径,说中国人非常怕死,中国政府非常在意人民的生命。但并不是只有新冠才会死人,在现在大多数国家都已经找到了与病毒共存的合理路径的当下,为什么不能有计划地慢慢“抄作业”调整政策呢?按照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政府控制力”,这本不该是一个很困难的任务吧?实际上还就是很困难。不少人把中国面对奥密克戎变种顽固不化坚持清零归结为中共领导层特别是总加速师之前对“中国抗疫成功”的各种宣传,现在“死要面子”。我个人认为这种看法只触及到了一些表象。按说我们“胜利”了两年,美国死了一百万人而我们如某些国师说的“相当于一个人都没死”,我们现在宣布开启“共存”的节奏,当然可以继续胜利下去。毕竟我们国家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就是统计局了,绝对没有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那样不识相的学术机构“给敌人递刀子”。只要数字做得好看,我们一样可以继续不死一人实现共存。但实际上就像我前面说的,总加速师比起他的前任,更加依赖经营“伟大复兴”的概念,对自己创造出来的“民意”其实是要被动很多的。实现共存需要准备的MRNA疫苗、特效药中国不能生产必须进口,但你这几年把中医药吹得宇宙无敌,外国的疫苗和药物要么有毒要么来卡脖子。就像新浪微博评论区里的人民朴素的疑问:我们中国的抗疫这么成功,中医药这么有效,为什么要从最失败的美国那里买药呢?而决策层对于中国国产灭活疫苗的实力心理应该还是清楚的,既然这个弯这么难转,那还是不要转太快为好。

更不要说疫情已经培育出了巨大的防疫产业集团。比如“国士带货无双”广州钟南山,让全国人民吃了无数连花清瘟胶囊,顺带着把以岭药业捧成市值500多亿的巨无霸。他老人家直接参与的做核酸检测的金域医学,轻松实现股价翻番。更不要说生产灭活疫苗的科兴生物,利润高达800亿元人民币。更进一步地说,政府在这个过程中的权力大大膨胀——实际上这是全球性的现象,但中国最为突出。通过健康码,中国政府真正实现了对每一个人民7*24小时的追踪。到了2022年,这些防疫措施并没有随着全球疫情的消退而减轻,反而不断加码。继2021年“时空伴随者”之后,2022年中国政府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静止”或者“慢生活”,动不动就如鱿鱼游戏一般让人们“静止”在原地,然后出动一群群“大白”将你团团包围。1984里的世界,在当下的中国,某种程度上讲是完美实现了。

在那些本来经济就不怎么发达,财政支出全靠转移支付的地方,依靠健康码、全民核酸、全民疫苗,既让地方政府大大过了一把“管人”瘾,还解决了不少就业。但在中国经济的那几台发动机,比如上海、广东,这种封禁就十分要命了。深圳短暂几天封城,主要工业区停产,直接影响了下半年苹果新品的交货。而承担了中国目前大部分对外往来的人流、物流的上海,这种“静止”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估计。这也是上海从上到下对“中国式清零”长期态度消极的底气所在。不过随着北京派出大批人马接管上海防疫工作,特别是之前主导“精准防疫”的张文宏医生被解职,我们大概很快可以看到这台最后的”发动机“光荣熄火。当然这背后是不是存在着上面某些人的算计,比如总加速师试图通过打击发达地区的经济——这些地区往往掌握在党内不认同他的势力手中,并与西方世界有更多联系——来巩固自己的权力,这就是普通人更难左右的了。总之我们只需要知道,中国政府,至少是高层中很大一部分人,对于这种把14亿人彻底管起来的状态是非常享受的,对经济和民生的影响在他们看来不值一提。

大溃败先兆?: 被摧毁的生计与人生


上海静安区负责检测核酸的工作人员。(美联社)

2020年的防疫措施可以被公众当作必要的代价,但现在是2022年啊!中国媒体嘲笑外国“躺平”的时候都是说,因为他们的经济撑不住了啊。但是中国的经济怎样呢?据香港中文大学的一项研究推测,上海目前的封城措施如果持续一个月,会给中国经济造成460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中国GDP的3.1%。如果这种封锁扩大到北上广深乃至更多的城市,中国GDP会下降接近20%。这些冰冷的数字之后,是一个个被摧毁的人生。打开微博、抖音以及你自己的微信群,你会看到倒闭店铺老板欲哭无泪的眼神,上有老下有小的失业中年们绝望的诉说,无工可打流落街头的青年人的自嘲。“人生才几年,疫情就三年” 其实疫情本身已经结束,真正的经济瘟疫,大概还在路上。至于中国式防疫怎么把中国经济从疫情后短期内“世界发动机”的繁荣带到如今的惨况,我们之后的节目会详聊。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