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民怨四起 记者:上海防疫就像"计划经济" /

民怨四起 中国记者:上海防疫就像"计划经济"

中国上海因应疫情封城,当地资深记者陈季冰撰文,直指上海的“全域静态管理”是在“封城”下实施“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的状态是防疫出现混乱的症结。图为上海志工沿街派发蔬菜包给无法出门的住户。(彭博)

中国上海官方应对疫情引发民众不满,一名上海记者在网上撰文,以“计划经济”暗喻政府的防疫作为行不通。

上海原是中国抗疫模范生,但自3月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严格的防疫措施严重影响民众日常生活,包含出现因防疫过度,导致民众就医遭延误而不幸死亡的事件。

陈季冰是上海记者、新闻评论家,曾任上海经济报(即后来的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上海商报副总编。他在今天于微信公众号“独角鲸工作坊”撰文,直指上海的“全域静态管理”是在“封城”下实施“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的状态,是防疫过程出现混乱的症结点。

陈季冰表示,上海东方医院一名气喘病人因拿不出2次核酸检测报告,而被拒绝就医,事实上是医院的保安“恪尽职守”,因为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计划执行者唯一正确的处理方式就是实施上级下达的指令。

文中他又举了一例,指在上海当今的政策之下,一名年长的洗肾病患千辛万苦拿到2次核酸检测报告,但他因年老体弱无法独立前往医院;他的子女若居住的社区处在“7+7”封控状态下,陪同这名病患就医就需获得有关部门的“闭环转运单”和“闭环转运车”,报送至区一级的疾控中心,过程繁琐复杂,医院、居委会、街道、区疾控中心还需要核实。

陈季冰指出,这就是“计划不如变化快”,也是计划经济体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他表示,“越大的经济体,分工合作越复杂的社群,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就越不可行。这就是为什么我之前一直坚信上海不可能‘封城’的重要理由之一,因为城市越大,计划就越不可控,执行难度也越大”。

不过,陈季冰也称,他的文章要讨论的并非“封城”抗疫政策的优劣利弊,而是想要引起读者感受与观察,“真实的计划经济究竟意味着什么”。

他还说,这几天他感到一丝欣慰,甚至欣喜的是,素昧平生的上海市民为了解决生活中发生的困难而展开的底层自救,例如抢菜、帮就医与做志工。

他最后表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要对‘市场’失去希望和信心。当然,它能发育成什么样,取决于‘计划’的力量失败到什么程度”。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22-04-03 17:21
    您已点过赞
    高度封建残余的专制独裁社会, 很喜欢搞这套, 效果好坏别计较。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