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检测疯狂造富:有人一天净赚1.5亿
疫情第三年,疫情造富神话仍在持续,又有公司靠着新冠生意疯狂暴富。
这家公司叫九安医疗(002432)。4月12日,九安医疗发布了一份令二级市场震惊的业绩预告:今年一季度,预计净利润将达140亿元-160亿元,同比增长超367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按照一季度90天计算,这家公司大约每天净赚超1.5亿元,约等于一爽。
九安医疗如此夸张的利润,靠得是小小一款试剂盒,准确的说,是一款出口美国的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据称,该款试剂盒可快速测定人体鼻拭子样本中的病毒,可以居家测试,15分钟出结果,且能检测出奥密克戎变异株,售价仅6.99美元。
4月1日,九安医疗公告称,美国ACC已经累计向公司美国子公司支付货款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亿元,上述货款已全部到账。
而九安医疗又是如何进入美国抗原自检市场,从美国人的口袋里,分走一杯羹的呢?一切还要从公司创始人刘毅的几次“出海”说起。
刘毅1967年出生于安徽,1985年考入天津大学分析仪器专业。在靠着卖新冠检测盒曝得大名之前,刘毅是靠电子血压计发家。据其在天津大学2016届本科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文章显示,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家国营仪器厂,因受不了“流水线”般的枯燥,一年后辞职下海了来到广东东莞,进入一家名叫“太阳神”的公司,接触医疗器械行业,从一个普通职员一路做到管理层。几年下来,他发现,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缺乏创新,且对海外技术“过分依赖”,于是萌生出了创业想法。
机缘出现在1995年的一次同学聚会中,刘毅和同学无意间聊到了电子血压计这个产品,顿感眼前一亮。当时,这个领域的市场竞争还不是很激烈,电子血压计几乎都是外国品牌,价格较贵。他们估摸着,如果价格合适的话,很快就能大卖。随后,刘毅找到母校的几个精仪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同学,在天津成立了九安医疗。经过半年的研制,第一台合格的九安电子血压计诞生,上市第一个月卖出去1000多台。但此后几年,业绩一直不太理想,在1000万左右徘徊。
2003年开始,九安医疗连续4年销售收入翻番。2006年,公司出货量世界排名从第7名开始每年前进1名,超越了中国台湾和日本的厂家,仅德国的订单就达到了100万台。这也奠定了九安医疗后来的发展节奏。根据财务数据,公司在国外的收入一直处于上风,2018-2020年的营收占比分别为64%、65%、80%。
2010年前后,做电子血压计15年的九安医疗,在iPhone4和iPad热销时,和苹果强绑定,推出了与苹果手机相连的移动互联血压计,得到美国苹果公司的大力支持,进入苹果公司线上官网和线下直营渠道智能穿戴概念股。
搭着苹果产业链的快车,九安医疗顺势推出了“iHealth”新品牌,在硅谷成立子公司,试水美国市场。如今,九安医疗能够获得美国FDA对新冠抗原自检试剂准入授权资质,正可谓是当年的打下的底子派上了用场。
为此刘毅及团队,开始尝试由单一向多元转型。2012年-2014年,公司持续往移动互联上转型,主营业务也从“家用医疗健康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改成了“移动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
其中,iHealth Labs Inc.就是九安医疗与小米公司在移动医疗领域开展战略合作而设立的公司,成立于2015年。截至2018年3月30日,iHealth Labs Inc.共获得小米科技2500万美元战略投资,增资后公司持有其80%股权,小米投资持有其20%股权。目前,九安医疗已将iHealth全球业务调整至iHealth Labs Inc.结构之下。
2016年,公司又开始添加新概念,在年报中称,看到了远程医疗、远程照护的市场潜力,正在加紧建设“移动互联网+健康管理云平台”项目,到了2018年,则称其已经探索出糖尿病诊疗“O+O”新模式。
因数次因为沾上了“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的概念,九安医疗的股价曾多次出现异常波动:
从2012年12月的4元左右,涨到了2015年最高时候的逾43元;2021年5月份,其股价曾跌至8元左右,截止今日收盘,其股价又飙升到了80元/股。
时至今年4月,包含分子类的家用自测产品在内,FDA已经批准了20家。中国方面,库尔科技、相达生物、波生生物的抗原检测产品也陆续取得了FDA的批准;从公开资料看,POCT的头部企业万孚生物、安旭生物、热景生物也都表示FDA审评正在积极准备中。
这意味着抗原检测产品的供过于求也将是大概率事件,美国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有了恶化迹象。九安医疗能否自己复制自己的暴富,尚不可知。
参考资料:
1.《追逐梦想,勇往直前——校友代表刘毅致辞》,天津大学新闻网
2.《创业故事|刘毅和他的移动医疗梦》,九安医疗
3.《“印钞”速度堪比茅台!九安医疗再次涨停,一个季度赚了过去十年总和的15倍!》,证券时报
4.《妖王九安首季为何能暴赚百亿:深交小米苹果亚马逊的抗原生意》,澎湃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