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北京再现囤购潮 胡锡进仍旧自信满满 /

北京再现囤购潮 胡锡进仍旧自信满满

上海尚未解封,北京疫情再起。根据中国媒体统计,北京过去3天累计新增42例新冠本土病例,通报最多的朝阳区周一(4月25日)起展开“常态化核酸检测”。北京是否会步入上海后尘?风根据《北京日报》统计,北京自4月22日起至24日,三天内新增共计42宗新冠本土病例。北京称初步流调结果显示,疫情“目前已隐密传播了一周”,“病毒传播隐匿、速度快、防控难度近一步加大。”

北京疫情来势汹汹,上海的前车之鉴引发民众恐慌心理,北京周日(24日)晚间超市一度出现采购人潮。综合媒体与社群网络消息,囤货情形以朝阳区最为显著。民众担心北京近期可能像上海一样陷入封控缺粮的窘境,纷纷前往采买新鲜的蔬菜肉品等民生物资囤货,以备不时之需。

根据《新京报》,为因应北京采买潮,物美及家乐福24日即宣布,北京门市当晚全部延长营业时间,直到最后一名顾客离店。同时加大商品采购量。物美称,按日常2倍以上规模加大外埠基地蔬菜直采量,按日销量的1.5至2倍保持库存;家乐福也表示,商品采购增量是平时的3倍以上。

除了门市人潮,网络订单也出现“塞车”情形。有大卖场公告网络订单物流延迟,多家生鲜电商平台的生鲜食品也被扫货一空。盒马、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24日表示,目前已加大供应,整体备货量提高至日常的1.5倍至3倍,以确保供应。

美团买菜也宣布,北京地区订单配送时间即日起延长至每天24时,同时加大备货量。一线分拣人员增加70%,配送人员增加50%,除个别积压站点以外,将尽可能保证订单当日完成配送。

《北京日报》报道,根据记者实地走访多家超市,目前蔬果肉品必需品供应充足,菜价稳定。25日凌晨,一家位于朝阳区的物美超市,经工作人员补货,“昨晚空置的货架很快被填得满满当当。”

该店总经理张传涛称,24日晚卖场顾客明显增多,“客流一下子比平时多了5倍。”当晚顾客主要购买的商品集中在米面粮油、方便食品、罐头等,全店销售额翻倍。面对订单量大增,超市连夜增加补货量,第一批货的到店时间也比平时提前了数个小时。

胡锡进:上海倒霉事不会重演

对于恐慌引发采购囤货,有中国网民在微博形容,“上海人民在封控中等物资, 北京人民在物资中等封控。”还有上海市民分享“囤货指南”称:“今天晚上是上海人民指挥北京人民囤货的一个晚上。”

有人指“评论里说当初上海怎么怎么的…大哥了这可是北京,拿首都跟魔都比?”但也有民众对于北京的供货能量表示质疑称,“还有个球的公信力,上面说货源充足不必囤货,信号就是要囤货了,真讽刺啊”。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则是在微博发文称,“北京一些地区出现了抢购潮。非常可以理解,上海的例子在先,囤货已成一有风吹草动大家的必然反应。”不过他认为,北京不会重演上海的前车之鉴。

胡锡进写道:“我觉得,北京有其他城市的前车之鉴,应该不会走到‘全域静态管理’那一步吧,这是我的期望了。如果局部封控,全城的回旋余地还是会很大的,应该不至于让那些封在家里的人‘断顿’。”

他还称:“我确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会经历‘菜尽粮绝’的绝境,上海等地的那些代价不会白付,同样的倒霉事不会成批重演。”也认为“北京不会‘整体沦陷’的。不是北京人聪明,而是中国人没那么笨,我们不会让同样的悲剧剧本重演。”

朝阳区展开“常态化核酸检测”

北京疫情再起,自4月22日以来累计通报42例,有6个行政区通报阳性病例,其中过半都在朝阳区,通报累计26例。

北京官方24日也将朝阳区的潘家园街道松榆里社区定为高风险地区,朝阳区潘家园街道松榆东里社区定为中风险地区。根据《人民日报》,这两个地区为北京截至目前仅有的高风险及中风险地区,全市其它地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路透社报道,朝阳区副区长杨蓓蓓24日在北京的疫情发布会上表示,4月23日16时至24日16时,朝阳区新增确诊病例11名,目前判定密接1230人,并已划定14个封控区和14个管控区。

朝阳区是北京面积最大、常住人口最多的行政区。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北京24日宣布朝阳区自25日起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全区人员将于25日、27日、29日每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

上海再增51宗确诊死亡

北京疫情升温的同时,中国疫情主要仍集中于上海。根据中国国家卫健委,中国24日新增2万194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上海就占了超过96%。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最新通报,上海24日新增1万9455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包含1万6983例无症状感染者。同日,上海再增51确诊死亡病例,本波疫情累计138例死亡。

根据官方通报,这51例死亡病患平均年龄84.2岁,80岁以上高龄老人共37位,最大年龄100岁。有4例曾接种新冠疫苗,其余全未接种。51名患者皆基础疾病严重,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通报强调,“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与此同时,上海市政府通报自周二(4月26日)起,全市所有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将进行最新一轮全员核酸筛检。

上海港出口量下降近三分之一

尽管上海近日已有逐渐松绑、复工的指引出现,但严格封控政策已使这个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有近三分之一的货物被搁置。上海出货延误将加剧供应链危机,导致全球短缺和价格上涨。

上海自3月28日以来一直处于严格封锁状态,尽管官方保证要将港口运营受到的影响降到最小,但航运延误仍在增加。世界贸易专家斯塔默(Vincent Stamer)告诉德国之声,上海出口量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在封锁开始三周后,目前本应离开上海的货物中,约有30%没有离开。换句话说,向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减少了 30%。”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 (IfW-Kiel) 的经济学家警告,由于上海封锁恐会让欧美从中国进口的电子产品,进一步延迟和短缺。

对此,斯塔默预测今夏消费品将因此变得更加昂贵,且德国可能是受延误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为德国与中国之间近三分之一的海上贸易是通过上海港进行。他补充告诉德国之声,德中之间目前约有5至8%的贸易被推迟。

德国驻华经济代表马铭博(Maximilian Butek)22日告诉德新社,通过其他港口的替代运输路线不足以弥补损失。

将货物运往上海的货车司机面临多个检查站和新冠病毒筛检,这迫使部分航运公司和司机选择避开该地区。为了解决供应链问题,上海官方22日曾表示要放松对货车司机的防疫控制。美联社援引该市副市长张伟的说法报道,上海正“尽一切努力”解决危机。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春耕也称,封控正在慢慢放松,将推出更简单的新筛检制度,让货运司机到港口的通道顺畅。

但斯塔默告诉德国之声,“我的直觉是,(货物)延迟可能会在好转之前变得更糟”他预测,由于港口和航运问题难以解决,全球供应链“不会在今年度恢复正常”。

“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我们可望看到一些缓解,但前提是中国其他城市不会步入封控的后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