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追忆巴基斯坦遇难教师:坚守竟成永别 /

师友追忆巴基斯坦遇难汉语教师:坚守竟成永别

当地时间4月26日下午,巴基斯坦信德省首府卡拉奇发生一起恐怖袭击,导致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3名中方教师及一名巴方司机遇难。 四川师范大学26日晚发布声明称,中方遇难者中,1名为该校派驻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黄桂平,另2名遇难者为公派教师丁沐舫、志愿者陈赛,伤者为公派教师王钰清。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2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是一起蓄意预谋、针对中国公民的自杀式恐怖袭击事件,恐怖分子目标直接指向教师这一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文化交流的促进者,性质十分恶劣,行径令人发指。中方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和极大愤慨。“我们再次对中巴两国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对伤者和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慰问。”汪文斌说。

“这一天可以说是汉语国际教育圈子黑暗的一天。”一位在海外任职的公派汉语教师对《凤凰周刊》说,事发后,同行们都陷入了悲痛和哀悼中。他表示,每一位在外的中文教师,无论是志愿者还是公派教师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和坚持,“我们的圈子很小,都是朋友或朋友的朋友”。

丁沐舫“曾像姐姐一样照顾同学”,努力实现汉语教师梦

此次事件的遇难者之一、公派教师丁沐舫于2019年3月来到巴基斯坦,在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丁沐舫生于1990年,2015年毕业于河南安阳学院,2017年硕士毕业于广西大学,同年开始准备海外实习,还曾前往昆明参加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

安阳学院团委书记邢如是丁沐舫本科期间的辅导员。他告诉《凤凰周刊》,27日上午得知消息后,一直在与丁沐舫的家人、大学同学们联系,“她的室友哭着跟我回忆说,‘当年我们在寝室聊了那么多天,她给我们带饭,不开心的时候像姐姐一样开导我们……’”

邢如说,丁沐舫性格开朗,入学时年龄比其他同学大一些,加上对外汉语专业女孩较多,有的同学心思敏感,丁沐舫总像个大姐姐一样照顾同学,和遇到困难的同学们保持沟通和交流。

大学期间丁沐舫成绩优异,平日里刻苦、努力、积极向上,除了大一以外,她在校每一年都拿到了奖学金。“因为专业要求,她的英语口语非常好,但普通话等级考试却一直考不过。为了考普通话,她会随时请教寝室里的每位同学,有时也来我的办公室,让我指导她。”邢如回忆说。

丁沐舫在工作中

据邢如说,当时安阳学院也有机会让毕业生出国当汉语教育志愿者,但丁沐舫坚持要先考研,“因为她的目标是拿到硕士学历。她坚信把学历提升上去才能有长远的发展。”

自从丁沐舫决定考研后,邢如多次在清晨六点的校园里碰到她在看书、背单词;晚上她也会在图书馆学习。他从丁沐舫的室友处得知,丁沐舫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了,宿舍一开门就出去背书,只为不打扰其他同学。

丁沐舫的任课老师也说,她经常拿着习题册去老师的办公室请教,“她有这样的精神,老师也很愿意辅导她”。这番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邢如清楚记得,2015年4月的一天,丁沐舫冲进他的办公室,开心地告诉他,她考上了广西大学的研究生。

据邢如说,丁沐舫很早就确立了职业目标——当一名教师。“她曾说,考研是她的目标,如果考研没有成功,她也会努力考取教师资格证。”邢如能感到丁沐舫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和崇敬,“她永远都在真诚地和我们交流她的专业”。

毕业后,邢如和丁沐舫的联系渐少。2017年,硕士毕业后的丁沐舫创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据她说,这是为了“练习写作、促进自我成长”。这让邢如眼前一亮。他觉得丁沐舫很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此后便通过公众号默默关注着她。

在公众号里,丁沐舫记录下了自己的生活日常。2017年,她赴泰国实习,不久后又赴印尼工作。2018年的春季,她在印尼棉兰炎热的盛夏,想起自己已经七年没经历过春天了。她在文中感叹道,她生长在四季分明的河南,她的印尼学生却不知道“春天”是什么样子。

如今又是一个春天,刑如回忆起丁沐舫描述安阳春天的文字,不自觉地哽咽起来,“以前读那篇文章,印象很深。今天再读,一切都不一样了”。

2019年,丁沐舫从河南省信阳市前往巴基斯坦。她记录下眼中这个陌生国度:“第一次见它的感受,是灰蒙的天,浑浊的空气,广阔的天地,不加粉饰的房屋外墙,像是《行尸走肉》里的自然环境。睁开眼睛,望着窗外,那树叶绿茵茵、油亮亮、再仰着脸,我看到蓝蓝的天。”

巴基斯坦气候干燥,丁沐舫则将鲜花制作成了美丽的干花。她说,她是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大家庭的一员,“我们一起工作和生活,平淡真实、鲜活有力量。”

她还记录了自己遇到的人们:“我们走在小区的路上,每每遇到巴基斯坦的小孩子们,他们便热情地跑过来,闪着亮晶晶的大眼睛,重复着问候:‘你好!你好!你好!’我想这大概也是中巴友好关系的表现之一吧,是交流的渴望,是温暖的人情。”

在2020年1月的一篇推送里,她为三十而立的自己做了注解:“这一年,至少专心地做了教学工作,其他不必多言,却想深深地抱抱自己,因为希望,因为梦想。”

教学是丁沐舫的梦想和使命,正如她在公众号简介里所写,“(我是)汉语教师志愿者,带你跨越山和大海,体验异域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如今距离丁沐舫本科毕业已有7年,邢如对她的印象也化为碎片式的记忆,“但她积极向上的状态,活泼开朗的性格,勤奋好学的拼劲,正一点点地浮现在我的面前。”听到有人称丁沐舫等三位教师为“英雄”,邢如觉得这是一种赞美,“但在我们心里,她还只是一个女孩儿啊!”

中方院长黄桂平系第二次赴巴任职,志愿者陈赛深受学生喜爱

此次袭击中的另两名遇难者来自四川师范大学,他们是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黄桂平和志愿者陈赛。

这其中,黄桂平是今年再一次回到卡拉奇的。据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官网介绍,黄桂平生于1963年,重庆垫江人,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及文化和英语学科教学,曾任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黄桂平(左)

卡拉奇大学成立于1951年,是巴基斯坦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学之一,在化学、生物医学、医学等多个领域中享有盛誉。该校孔子学院系四川师范大学与卡拉奇大学共建,于2013年11月29日正式揭牌,黄桂平担任首任中方院长,直接参与了卡拉奇孔子学院的建设,2015年卸任。因上一任院长工作调动至吉布提,黄桂平于今年3月回到卡拉奇,担任该院第四任中方院长,履新至今不到两个月。

据四川师范大学网站介绍,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目前有中方教师30名,本土教师2名,注册学生有7000余人,5个校外教学点。据该院巴方院长介绍,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是南亚地区最好的孔院之一。

一名曾在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任职过的汉语国际教师对媒体表示,疫情期间,孔院有许多教师都选择回国,这四位老师却毅然决定留在巴基斯坦,继续他们的教育事业,“谁都没有想到,这份坚守竟成了永别”。

志愿者陈赛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21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根据国家汉办发布的相关信息,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自2004年起实施,是中国为帮助世界各国解决汉语师资短缺问题而设立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主要从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在读研究生、在职教师中招募选拔,经培训合格后派出任教。志愿者任期一般为一年,符合条件者可以续任,服务年限原则上不超过三年。志愿者不领取工资,只领取生活津贴,赴任产生的支出主要由国家财政和派往国承担。

陈赛(右二)和学生

旅居卡拉奇的中国女孩王欣(化名)与陈赛在巴基斯坦相识。她告诉《凤凰周刊》,26日下午听说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附近发生爆炸后,她立即发消息给陈赛,希望确认她平安,但一直没收到回复。“她是一个好老师,前几天还在准备5月的教学,没想到事情发生得如此防不胜防。”王欣感慨道。

在王欣的印象里,陈赛是一个善良、热情、正能量的女孩,“我们两人都在一个当地华人群里,她找我买螺蛳粉,买了两袋,就这样认识了。”王欣回忆说,起初她们经常交流中国美食,“她爱吃辣条,很苦恼在巴基斯坦买不到酸辣凤爪,她可馋了”。但后来,由于陈赛工作忙碌,她们之间交流不算频繁,但如果遇到事情,陈赛总是有问必答。

王欣和陈赛的最后一次交流在今年3月,“那时我家人想进入孔子学院学习汉语。因为孔院的老师里我只认识她,就向她咨询了。她当时解答了很多问题,状态很好,还跟我开玩笑。”

据王欣介绍,陈赛有时会在朋友圈发布和巴基斯坦学生的合照。“据我了解,她的学生们都很喜欢她。”王欣向《凤凰周刊》展示了一张陈赛发给她的聊天记录,当地学生用中文对陈赛说:“享受你突如其来的假期吧”“老师你这么努力,你应该休息”“我们爱你老师”。

王欣说,希望人们能记住陈赛,“她曾在花一般的年纪,为向巴基斯坦传播中文做出过贡献。”

陈赛与学生的对话

卡拉奇大学安保严格,当地华人出门携持枪保镖

事发现场的监控录像显示,当时有一名身穿黑色罩袍、背着黑包的女性站在孔子学院入口外,几名中方教师乘坐的面包车接近学院大门时,此人引爆了炸弹。视频显示,面包车在爆炸中起火,损毁严重。

事发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地方分离组织“俾路支解放军”(BLA)下属“马吉德旅”宣布对此次袭击负责。BLA经常在巴境内对安全部队和平民实施恐怖袭击。

“俾路支解放军”武装人员(资料图片)

根据BLA向路透社发布的声明,袭击者名为沙丽·俾路支(Shari Baloch),为该组织“史上首名女性自杀式袭击者”。

据当地媒体报道,沙丽是其家乡俾路支省凯奇区的一名小学教师。她于2014年获得学士学位,并于2018年获得硕士学位。她在俾路支省大学获得动物学硕士学位,在阿拉玛·伊克巴尔开放大学获得哲学硕士学位。此外,沙丽还有一对儿女,分别是8岁和5岁。她的丈夫是一名牙医,她的父亲是一名政府机构主管,曾担任过三年的区议会议员。

事发前大约10小时,莎莉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条和人们告别的信息,当时没人知道她接下来将做什么。卡拉奇警察局长古拉姆·梅蒙(Ghualm Memon)称,“我们收到的消息显示,这名女自杀袭击者很有可能曾是这所大学(被袭击大学)的一名学生。”

信德省反恐部门主管拉贾·卡塔布(Raja Khattab)向当地媒体表示,此次袭击中使用了3到4公斤的炸药,爆炸引起的冲击波损坏了校园内多个院系的门窗。

信德省教育委员会主席伊斯梅尔·拉胡(Ismail Rahu)前往现场视察后表示,若卡拉奇大学存在校园安保漏洞,政府将采取严厉措施。他还称,此前校方曾向学院致信,建议减少教师的外出,中方教师也一直是在安保人员的陪同下进出校园的,“但不幸依然发生了”。

据在巴华人描述,卡拉奇大学的安保较为严格。王欣回忆,有一次陈赛找她买螺蛳粉,第一次她派了本地摩托车手去送货,但车手未能进入校园,最后是通过校园保安代为转交的;第二次她本人去学校给陈赛送食物,也没能进去,因为她没有学生证或教职工的工作证。

风险管理公司“东方锐眼”分析称,卡拉奇大学戒备严密,袭击者能突破重重安检,并且疑似清楚掌握了中方人员的出行计划,“说明恐怖分子可能在校园内有内应,至少实施过周密的踩点”。

巴基斯坦新闻频道Bol News报道,26日下午的爆炸发生后,卡拉奇大学校内的教学活动全部暂停至27日,学校的四个入口全部增加了巡警和安全官员。而入校人员原本所需的安检措施将会持续。

据南亚恐怖主义情报门户(SATP)统计,2000年以来,巴基斯坦恐怖袭击发生次数的高峰出现在2006年至2016年间,随后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13年发生了3923次袭击,为最多的一年。2021年,该国共发生了423次袭击;今年截至目前发生了163次。

袭击现场

王欣生活在卡拉奇东部的古利斯坦·卓哈儿(Gulistan e Johar)居民区。她居住的两年间,感到恐袭偶有发生,但不频繁。“可能因为我是平民,不是机构人员,我遇到的危险多是抢钱包、手机之类的治安事件。”她表示,因为家门口偶尔发生持械抢劫,偶尔会有警察上门要求查看监控视频。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人口约2000万,过去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城市之一。但近年来随着打击犯罪行动的持续,卡拉奇在Numbeo犯罪指数排行榜上排名有所下降(128位),2021年低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50)和印度首都新德里(84)。另一方面,随着犯罪率下降,卡拉奇的房价自2015年以来急剧上升。

在卡拉奇经营酒店和餐厅的华商夏伟兵告诉《凤凰周刊》,他居住的位置是卡拉奇南部港口附近的富人区,治安较好,加上他的经营活动和日常生活在自己的酒店就能完成,因此很少出门,只有需要大量采购物资时才会离开。平时雇用的中国籍厨师也基本不出门。

夏伟兵说,自从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停车没有落锁,让劫匪拉开车门抢走手机后,他便让翻译办理了持枪证。如今他的保镖和翻译都有持枪证。每次出门,只要离开居住的片区,他都会带上持枪的工作人员。家人外出采购时,他也常常提醒,“尽早去、避开人多的地方”。

因为较少出门,夏伟兵表示对卡拉奇大学所在区域的安全情况不太了解,但他希望在巴同胞能更多地关注安全,保护好自己。

“俾路支解放军”为何频频针对中国?

俾路支(Baloch)是一个居住在伊朗高原东南缘的民族,人口约1000万,约90%生活在巴基斯坦境内的俾路支省和信德省,少数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以及伊朗、阿富汗境内。其中俾路支省位于巴基斯坦西部,与阿伊两国接壤,是分离主义和暴力恐怖活动多发的地区。

据中国“国家安全-反恐怖主义信息网”介绍,“俾路支解放军”主张通过暴力手段向巴基斯坦政府争取权利,要求在俾路支省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中占有更大份额,结束在政府招工中的“歧视性做法”,地方势力在瓜达尔建设工程中发挥更大实质性作用等。

巴基斯坦警察在被袭击的面包车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所长王世达告诉《凤凰周刊》,俾路支人的独立倾向历史上一直存在。加上俾路支地区长期处于帝国边缘地带,气候干旱少雨,地质条件以荒漠戈壁为主,在农业社会时期人口承载力非常弱,加上当地文化中的部落社会传统对现代文明有抵触,巴联邦政权以及国际资本、外来援助在俾路支地区的推行相对而言不太顺利,因此俾路支省在国内属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

“俾路支解放军”组织兴起于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期,后因苏联解体后失去援金而步入沉寂,“9·11”事件后美国为获取塔利班情报,通过注资使之再度被激活。此外,在印度与阿富汗等国的支持下,其通过招兵买马策动系列针对巴政府与军方的袭击声名鹊起。由于该组织在上世纪80年代被巴政府强力取缔过,加之种种诉求得不到满足,其与政府的矛盾日益激化,转而制造针对中国机构和企业的袭击事件。

王世达指出,过去包括BLA在内的暴恐分离势力主要以袭击巴基斯坦联邦目标为主,但近些年由于中巴关系交好,他们认为通过袭击中方目标,可以间接实现“打击巴基斯坦政权,同时打击中巴关系”的效果,“这样一来,BLA也可能会被一些反政府势力所利用”。他认为,BLA此次利用女性作为自杀式袭击者,也显示出了其反人性和残暴的特点。

中国公民在巴基斯坦遭遇的最大伤亡事件发生在去年7月。当时一辆载有中国工程师的出勤班车在开往巴基斯坦西北部的达苏水电站时突然爆炸,造成13人死亡,包括9名中国人,另有28名中国人受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月27日指出,恐怖主义是全人类公敌,中国人的血不会白流。中方坚定支持巴方反恐努力,将同巴方一道全力追凶,让幕后黑手受到正义严惩,付出沉重代价,我们也再次提醒在巴中国公民、企业、项目密切关注当地安全角势,严密防范安全风险。汪文斌亦在答问时两次强调,中巴铁杆友谊牢不可破,任何破坏中巴互信合作及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企图都不会得逞。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