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恭喜他,彻底摆脱「软饭男」的骂名 /

恭喜他,彻底摆脱「软饭男」的骂名

不知大家是否与飘同感——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只有熬夜的时间才真正属于自己。

本以为这是专属于打工人的心酸写照。

没曾想,飘竟还与一位全职爸爸来了次灵魂共振。

是的,你没看错,全职爸爸。

包揽家务、全身心在家带娃的全职爸爸。

忙活到了深夜,才有时间停下来喘口气,独自消化一天的疲惫。

这一落寞的镜头来自综艺《爸爸当家》,一档记录全职爸爸带娃生活的新节目。

作为一档带娃综艺,《爸爸当家》的萌娃密度极高。

单看宝宝们吃饭,就能狠狠被萌一脸。

但除此之外,带娃综艺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别说,还真有。

因为这一回,爸爸带娃终于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性"的方案。

也不再只是以爸爸"体验"的方式,反过来呼吁大家体恤妈妈、体恤女性。

而是认真去拓展一种可能性——

抛开性别,让大家一起去探讨:在育儿这件事上究竟应该怎么做,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

在以往的带娃综艺中。

或许是带娃经验的匮乏,爸爸们在镜头前的表现,大多可以用"笨拙"概括。

帮孩子穿个裤子,都能捣腾半天。

《爸爸当家》倒难得地让我们看到了爸爸们靠谱的一面。

葛沛豪,自女儿出生起便开始担任全职爸爸,至今已四年有余。

他在带娃方面,可谓极尽细致、用尽心思。

就说每天最让人头疼的叫早,若简单粗暴直接叫醒,孩子免不了要发起床气。

葛沛豪是怎么做的呢?

先轻手轻脚把孩子抱到客厅让她继续睡,然后才用音乐声叫醒,给孩子留足缓冲的时间。

在她慢慢缓过来的同时,一边熟练地给她扎辫子。

而对于扎辫子,抛开造型需求,葛沛豪还有自己的缘由。

因为孩子手上容易残留细菌,为了避免她随意摸脸,才慢慢学会给她扎辫子。

美观、卫生两不误了属于是。

照顾大女儿处处讲究,葛沛豪"对付"小儿子也有一套屡试不爽的办法。

因为弟弟小宝喜欢恐龙玩具,所以他索性投其所好。

无论是给孩子喂饭,还是带孩子洗澡,不用强硬命令,而是以恐龙的名义连哄带骗。

孩子不仅不哭不闹,对于一开始抗拒的事情,也慢慢乐在其中。

但全职爸爸的"工作"并不止于带娃,还要经营家庭生活。

节目中所呈现的葛沛豪的一天,堪称充实。

从早上六点半到晚上十点,除了照顾孩子,做饭、打扫等家务活也一概包揽。

也难怪观察室里的嘉宾们将葛沛豪称为"全职爸爸天花板"。

这样的老公多一点,飘的恐婚焦虑都能好大半。

带娃经验丰富的葛沛豪各种细致周到,其余三位新手全职爸爸,表现出的耐心和灵巧,也同样让人出乎意料。

身为幼教老师的Ben,最会整花活儿。

为了教孩子们擦屁股,他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游戏着手。

用两个气球模拟屁股,让孩子们边玩边学,有教育意义,更不乏趣味性。

另一位爸爸张效诚,则属于实干派。

因为女儿西西挑食,不爱吃蛋黄,吃完蛋白还把蛋黄捏碎。

他就当着女儿的面,耐心吃下被碾碎的蛋黄,身体力行地教育她珍惜粮食。

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他还用匀蛋器把蛋黄和蛋白融在一起,终于让女儿心甘情愿地吃下了完整的鸡蛋。

个个和谐高效,完全刷新了以往大家对爸爸带娃粗手笨脚的印象。

是因为这几位爸爸天赋异禀?

从另一位爸爸肖杰的带娃经历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到更现实的一层原因。

肖杰全职带娃第一天,妻子和阿姨就出了远门,徒留肖杰和两个孩子在家。

你说他顺利吧,也算顺利。

和女儿一唱一和,最后凭一己之力哄睡了女儿。

你说他不顺利,也确实不顺。

这一哄就哄了三个钟。

没有外援,没有超人妈妈突然现身来解决难题,一切只能靠自己。

于是眼见着肖杰被迫做了近三个小时的萝卜蹲,手上脚上都没停过,时不时还要安抚女儿紧张的情绪。

说白了,当"全职爸爸"真正成为一种身份和职责,而非轻飘飘的一种体验时,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留给爸爸去焦虑、去慌张。

面对眼下孩子的紧迫问题,除了挖空心思去解决,别无他法。

因而,也不难理解,很多育儿过程中看似轻易流畅的表象,常常都是有准备的结果。

说到孩子哄睡的问题,张效诚一开始还一脸欣慰,扬言自己的女儿很快入睡。

但,刚吹完牛皮,随即便被妻子吴敏霞一秒戳破——

她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

你现在(觉得)好简单是不是?

宝宝的乖巧背后是妈妈的付出。

育儿不易的事实并没有改变,全职爸爸们的修行才刚刚开始。

因此,虽从结果上来说,几位新手全职爸爸的表现都十分亮眼。

但在带娃过程中,也并非没有疏漏。

能轻易跟孩子打成一片的Ben,经常在孩子的安全问题和生活细节上考虑欠缺。

比如,让孩子参与做饭。

洗菜时却要在妈妈的提醒下,才想起给孩子挽袖子。

切水果时也忘了在孩子面前注意菜刀,让飘都忍不住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同样在生活细节上粗心大意的,还有肖杰。

因为着急送大儿子锁锁上学,结果俩人连门都忘了关。

而三位新手全职爸爸中,看似最靠谱的张效诚,也免不了走入以成人标准要求女儿的误区。

和孩子制定一天的活动计划,完事儿还得让孩子画押。

他的个性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他更注重契约精神的行事风格。

可面对一心想去玩、不想叠裤子的女儿,只会像唐僧一样跟在女儿后面不停地催。

很显然,并不奏效。

不过,即便这些问题并未处理得尽善尽美,爸爸们面对育儿难题时所呈现出的态度,也着实在飘心里刷了一波好感。

Ben被孩子妈妈指出疏漏后,没有半点不耐烦,帮孩子们挽上袖子的同时,还不忘感谢妻子的提醒。

肖杰虽毛手毛脚,起步较其他几个爸爸慢了些。

但在观察室中看到葛沛豪的完美表现,惊叹过后,面对老婆"学学别人家老公"的疯狂暗示,也会由衷而发:我会学。

张效诚则更是将细致和计划性发挥到极致。

当晚便总结了自己第一天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后给第二天的全职工作制定了更详尽的计划。

没有因全职便大包大揽,不容置疑;被对比,也不仅限于自愧不如,然后自降标准。

细致和上心,源自爸爸们对育儿这件事的在意。

所以哪怕再难、标准再高,也没有哪件事可以被称之为"大可不必"。

通过发现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育儿策略,则是育儿过程中必须要保持的一种敏锐。

而《爸爸当家》最让飘感到欣慰或者说有体察的一点,就在于,没有把育儿当成独属于某一方的职责,或者是一件全靠经验、不用讨论学习的任务。

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抑或是观察室的嘉宾,都认为育儿这件事是需要相互交流、共同学习才能够做好的。

所以我们看到,大家的聊天中,虽然也不乏对天花板爸爸的赞许,对传统育儿体系中妈妈们的体恤。

但重点始终围绕在,究竟该如何带孩子,该如何正确地育儿。

"人形弹幕机"魏晨毒舌归毒舌,却往往也能最精准地描述出视频中几组家庭所面对的问题。

葛沛豪在女儿和妈妈吵架后,坐在餐桌前察言观色。

魏晨——

终于还是没有躲掉裁判的位置

Ben的妻子因丈夫给孩子们洗澡"没放水"而不悦,大家尚且迷惑着"没放水难不成是没洗澡?"

唯有魏晨迅速get到——

是(洗完澡后)没有放掉水吧

将自己投入到场景中,努力去理解和分析爸爸们所遇到的问题。

而有时,育儿所需要的,正是这种不置身事外的投入和真诚。

在张效诚穷追女儿叠裤子的问题上,几位嘉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王祖蓝和魏晨认同育儿专家的意见,建议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先做些孩子喜欢的事情让孩子放松下来,再来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

李艾则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有所体察,意识到孩子其实也是愿意听从父母意见的。

只是面对陌生的事物时,由于担心自己做不好被批评,所以会下意识地先说"不"。

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耐心地鼓励孩子,给予孩子安全感。

爸爸与妈妈,乃至育儿专家、明星嘉宾共同参与讨论。

不只为指导哪一方,更为在共性问题上引发思考、反省自身。

因为育儿,理应是家庭中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学习的一课。

所以,这档节目是要鼓励男性走进家庭,担起全职爸爸的责任吗?

不然。

《爸爸当家》只是想要在社会规训和传统框架尚且坚固、难以撼动的当下,在育儿、在社会分工上提供一些新的解题思路。

传统框架内,生产和育儿两件事总与女性紧密捆绑。

前不久的日剧《桧山健太郎的怀孕》,就试图从生产上撬松一些禁锢。

在剧情设定中,男性也可以怀孕。

于是不出所料的,怀孕的男性与女性一样,在社会中受轻视、在职场中受排挤。

天马行空的设定固然解气。

可转念一想,却隐隐让人觉得可悲和无奈——

难道任何性别只要和生育扯上了关系,就注定会变得不幸?

难道能生育就是女性被置于弱势地位不可撼动的根源?

而答案,其实剧中早已给出。

当广告项目需要男性孕夫来树立新形象的时候,桧山健太郎突然从被下放、被架空的"公司之耻",转身一变,成了公司里的香饽饽。

看到没,决定孕者价值和处境的,从不是生育本身,而是外界强势的声音和裁量。

而相比"生",其实大众对于"育"的刻板印象、伦理规训更多。

对母亲,从影视剧乃至现实,多被看作为孩子处理杂事、照顾起居的。

附带咆哮、严苛、情绪不稳定标签。

而精神关怀,深切沟通的智慧型角色,则多由"知书明理"的父亲形象充当。

相反,父亲全职育儿,不是饱受非议,就是被当稀有动物围观。

节目中不难看出,几个家庭所能接触到的最亲近、最有影响力的"外界"——长辈们,对于全职爸爸都还算包容理解。

葛沛豪家中,婆媳俩一起"围观"葛沛豪做家务不说,葛沛豪妈妈还扎心补刀:男人总要付出多一点的。

肖杰的岳父岳母初闻虽诧异,却也给予了肖杰鼓励。

那有了充足理解和支持,总该没有后顾之忧了吧。

可即便是这些"全职"处境已相当理想的家庭, 在细节处同样透露出隐痛。

四年全职的葛沛豪,属于自己的时间只有午夜前的那几个钟。

为了第二天还有精力带娃,除了喝点小酒看看综艺,其他事什么也做不了。

而Ben的妻子李灿,好不容易可以放下担子拥有空闲,却找不到任何想做的事情。

甚至比带娃时还要焦虑、还要空虚。

李艾在大家讨论全职爸爸的工作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爸爸们所经历的,其实是每个妈妈都再熟悉不过的日常。

这第一层,自然是希望我们也要正视妈妈们对家庭的付出。

可再往深里想,若一些麻烦、一些困境,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爸爸还是妈妈,步入"全职"都会遇到。

是否也就是说,由伦理规训、性别思维固化形成的问题,仅靠简单的性别身份互换,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那么,真正去关注个人,去理解并改善育儿者的处境,或许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可喜的是,这一次《爸爸当家》终于难得地在育儿语境下,将视线投向了父母职责身份背后,那些属于个人的处境与感受。

听闻李灿说"好像找不到自己了",嘉宾们一致建议妈妈们哪怕对孩子再上心,也不要丢了自己。

一则从妈妈的角度,"全职"最多只能维持到孩子成年,妈妈们还要继续自己的生活。

二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只有爱自己、会愉悦自己的妈妈,才能给孩子更积极、更健康的引导。

以及节目中的几位全职爸爸,谈及选择"全职"的初衷——

葛沛豪出于弥补自己原生家庭的遗憾。

其余三位爸爸是为了让妈妈们去完成、或是去找寻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没有人轻飘飘地说"体验",也没有人将自己简单定位为 "给妻子帮忙"。

爸爸们不仅要让自己走进来,更是为了让妻子们走出去。

归根结底,对于一个家庭,"全职"或许不一定要成为一个必选项。

但若迫不得已,必须要做这样的选择,那么至少它不应该是一个性别指向的答案。

不该因所谓的"女主内男主外",剥夺女性职业化、社会化的权利。

也不该因个别案例就标榜 "爸爸可以比妈妈做得更好",简单粗暴地就将男性一股脑塞回家庭。

选择的依据,理应是两个平等的人,针对自己的家庭情况,独立进行的分析和考量。

毕竟,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听到的,从不仅仅是一句"妈妈辛苦了"。

更是在感叹之后,家庭的另一分子切实地参与到育儿、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

只有在这种前提下,我们讨论"家庭分工"才有意义。

也只有当我们真正以"分工"的视角来看待家庭,个人在其中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所期待的"社会分工变化"才可能拥有新解法。

爸爸们,别只会说感谢老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