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收视率比广告还低 陈坤中年扑街也被骂 /

收视率比广告还低 陈坤中年扑街也被骂上热搜?

最近有一部剧因为实在没人看,收视率低得离谱,由于太离谱了,反而受到了关注……

这部剧的名字叫《风起陇西(电视剧)》。

这个世界上的扑剧很多,大多数没有水花,而这部被一些影评人嘲讽为“比广告收视率还低”的剧中,领衔主演,居然是陈坤。

为什么说“居然”?

要知道,在好几代中国人的心目中,陈坤可是霸占“美颜、灵气、好感”等边三角形中心,早已封神的男人。

陈坤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好演员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他。

美少年升级打怪

平心而论,内娱很少有比陈坤更美的男演员。

《金粉世家》里说,纨绔小少爷金燕西是“俊俏少年”,穿着新潮新式四件套,锃亮的文艺分头和浅色大头皮鞋,俊俏的模样,闪亮的眼睛,快活的笑容。

陈坤的三庭五眼,似乎就是按着这个标准长的。

那年《金粉世家》大爆,在那个年代,戴着金丝眼镜的金燕西,成了很多少男少女心中“斯文败类”、“桀骜不驯”的代名词。

他纤细清隽的骨相,青涩的眼神中又含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柔美,给帅气的属性本身带上了一层属于女性的脆弱感滤镜。

神奇的是,这个有些阴柔的男人,即使演公公也能很好地平衡阴阳之气。

西厂的雨化田权势通天,但气质偏霸气而非女气,整场《龙门客栈》看下来,只记住了雨化田的脸,这种气质叫“美”,再不济也是“阴鸷”,总之和“娘”、“油腻”都不沾边。

雌雄莫辨的美,加上一点脆弱感,足以让一个人红起来,这个角色,也让陈坤成了大家口中的“厂花”。

结合他的经历看,就会发现当年的陈坤,简直就是美强惨本人。

他从小家里就很拮据,一家人四口人挤在一个13平米的小屋里,父母除了争吵就是指责,甚至因为太穷不能承担四个人的开销,把姐姐送走了。

陈坤小时候因为吃不到肉,长得特别瘦,后来跟着外婆生活,他记忆中“冬天只能抱着外婆的脚取暖”。

后来高中毕业,他到处打工补贴家用,去夜总会当服务生,去酒吧驻唱。

幸运的是,命运对陈坤非常眷顾。

因为长得好看,他被人介绍到歌剧院学唱歌,成了一名专业歌手;

陪朋友去电影学院面试,又因为长得好看,被老师“忽悠着”报名,最后真的考上了,还是专业第一。

虽然是考上了,但当时电影学院的学费是一个月很贵,陈坤根本负担不起,他拼命打了一个暑假的工还是杯水车薪,最后是他问朋友借了几千块,才上了北影。

一个穷且漂亮的男孩,骨子里就自带令人心疼的气质,这些全部都化在陈坤深邃的眼睛中。

面对这份命运从天而降的礼物,年轻的陈坤却并不领情。他对自己的老师说:“我觉得我不适合演戏。”

因为他讨厌竞争的感觉,作为年轻演员,每一次工作机会都需要你主动展示自己,去争、去抢、去要角色。

老师却非常惊讶地说:“你真的不知道你非常适合演戏吗?”

是的,他真的不知道,他只觉得这一切都是“侥幸”,根本不属于自己。

他的理想是去国外读个设计,能付得起房子的首付,然后过朝九晚五的生活,慢慢还贷款。

他不知道,命运却另有安排。

大四时候,赵宝刚的《像雾像雨又像风》找到他,他饰演钟表店帅气的穷小子陈子坤。

导演的镜头下,他忧郁的眼神、瘦削的身形被放大,有种呼之欲出的破碎感,陈坤开始小有名气。

拍《像风像雨又像雾》陈坤拿到9万块片酬,他寄了4万给妈妈,自己带着5万飞到欧洲——圆他的设计梦。

去了之后他又傻眼了,读设计学费很贵,而且不允许学生打工,他手里的钱根本杯水车薪。

再次为现实折腰,陈坤回到北京,立志要多拍几部戏,攒够钱,再去欧洲读设计。

然而,一转眼,陈坤碰上了2003年非典疫情。

那个时候,大家待在家里不能出门,电视台轮番播放着《金粉世家》。

似乎就在一夜之间,所有人都记住了那个在雨中追逐女孩,跑到一片向日葵花海的少年。没人知道演员陈坤曾在现实生活里过着怎样贫穷的生活,但全国所有人都知道,他是阔少金燕西“七少爷”。

一路误打误撞被命运推着向前,他身上这股天然的气质,本能的灵气,庇佑他一路披荆斩棘,红遍了大江南北。

命运馈赠的礼物

名来了,利也来了。

喜欢他的人越来越多,业界对他的赞美也是滚滚而来,片酬成倍增长,越来越多的邀请向他伸出橄榄枝。

陈坤在自传中坦言:“这些东西让人非常陶醉。”

他甚至有点膨胀,也开始变得贪婪,琢磨着自己到底接哪部戏才能让自己更红,片酬更高,然后开始不停地接戏拍戏、接戏拍戏,想要更多的名更多的利。

2003年到2004年间,陈坤有10部电视剧,2部电影上映

最夸张的时候,陈坤同时拿到三个剧本,在家里闭着眼睛随便抓,准备抓到哪本就拍哪本。

后来在采访中回忆起这件事,陈坤说:“我觉得非常恐怖,当时的我游戏人生,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真是个王八蛋。”

但事情开始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他开始焦虑,是不是到手的幸福还会被狠狠地收回去。会不会哪天突然就不红了,这些东西全也全部消失……

毕竟在他眼里,他并不真的喜欢演戏,自己根本没有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却得到了那么那么多,他感到非常惶恐,“我配吗”?

他害怕这是命运的恶作剧,先给点甜头尝尝,再扔一颗置你于死地的地雷。

有时候走陈坤在北京的街道上,看着车流如梭,人流如织,会突然觉得非常心慌。

从欣喜,到膨胀,到厌恶,再到恐慌,最后陈坤跌落到情绪的谷底。

这个从小脆弱、敏感、自卑,过惯了苦日子的穷孩子,跟本就接不住突如其来的名利沉甸甸的重量。

从2003年到2006年,这三年间,陈坤患上了抑郁症。

他开始整夜整夜失眠,悲观、厌世、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根本不敢靠近窗户,因为怕自己会跳下去。

命运对穷人的孩子真是太过残酷,早年给你极度匮乏的生活,践踏你的尊严,让你的人生为了钱急得团团转;

一夜之间他决定恩赐你超乎意料的丰厚礼物,拿到手,自己却又被灼得遍体鳞伤。

东山再起

和抑郁症对抗的这个阶段,对陈坤来说,无论在人生道路还是事业上,都是一个转折点。

熬了3年之后,他开始试着从抑郁的泥潭里挣扎着慢慢爬起来。

陈坤的方法,说起来也不复杂,就是让自己彻底安静下来,和内心对话,给自己找到一个“核”。

陈坤开始把精力从演戏上抽离,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接触图书出版,尝试写作。

2011年,他还主导了一个体验活动叫做“行走的力量”。和十几个人一起,用一周的时间,断绝与外界的联系,不拍照、不说话,只是在野外行走。

图源:行走的力量官方微博

以达到和自己内心对话,看到真实的自己,思考生活的目的。

如今,这项计划已经坚持了10年。

心理上的平静,反过来又滋养了陈坤的事业。

陈坤说,2008年才是他真正出道的年份。因为,他觉得自己终于真正爱上了表演。

他开始推掉那些以他为男主角连轴转的剧,重新开始学习演戏,他想尝试一些小角色,把人物吃透。

就像扇自己一巴掌,让自己从傲慢中醒过来。

于是有了《让子弹飞》里的唾沫横飞,逼着别人剖开肚子看看有几碗粉的恶人胡万。

《建国大业》里的蒋经国。

在积攒够了能量之后,陈坤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次大爆发。

2011年的《龙门飞甲》,雨化田成了绝对的荧幕经典;

2012年的《画皮2》,7.2亿票房,登顶当年的冠军,此后,陈坤的片酬直接往上翻了一倍;

2015年的《寻龙诀》,2016年的《火锅英雄》,无一不是叫好又叫座。

此时,距离陈坤出演《金粉世家》已经过去整整13年。

第二次站在名利风浪上的陈坤,终于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惶恐不安了。

他学会了调整自己的状态,不想多拍的时候喊停,于是《火锅英雄》之后他直接一年半没有接任何角色;

他告诫自己,要和名利保持距离,追求名利,但“不做名利的奴隶”;

46岁了,距离那些在重庆贫民窟的苦日子已经过去了27年。陈坤已经不想再单纯为了钱而拍戏,他在采访里说:“当我有一些存款的时候,就要把对作品的要求,我的好奇心放在第一位。”

命运对他的考验并未停止。

中年演员陈坤的职场危机

易立竞曾问陈坤:年龄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陈坤说:意味着我离过气又近了一步。

2021年,陈坤在北京电影节上的一席话曾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

“请给我们年纪大的男演员一些机会吧。”

话说完,台下应者寥寥,互联网上网友一片不解:陈坤这么多资源,他也配说这句话?

其实,他确实该慌。

因为如今适合他的,适合中年漂亮男人的剧本几乎为零。

其他的70后男明星,大都成功度过了转型期,找到了自己作为“中年男演员”的方向,大步向前。

搞喜剧的黄渤徐峥沈腾,没有他漂亮,没有他顺遂,但是比他接地气;

演正剧的张译于和伟张颂文,没他人气高,但自己的赛道一片宽阔;

同样是电影演员走下大荧幕,娄烨御用的秦昊,靠着《隐秘的角落》里的张东升,片中秃顶也能红得发紫。

陈坤长得帅、保养好,外表好像吃了防腐剂,几十年都不变。美貌对于年轻的陈坤而言是老天爷赏饭吃,年届四十,或许,反而成了负担。

毕竟绝大多数的剧本都在讲中年男性,倒霉了又哭又笑,要么就是一身正气刚正不阿,要么搞权谋工于心计。

另一边年轻小鲜肉一抓一大把,谁还会来看漂亮的中年男子呢?

中年陈坤的风格,在国内注定是小众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似乎只有一个:拓宽戏路,挖掘自己的风格,主动寻找剧本。

陈坤开始尝试以前涉足很少的年代剧、古装剧、主旋律,扮海军,拍商战,演公司领导,甚至自己买ip投资拍摄……

然而,似乎大家对这种尝试并不买账。从《天盛长歌》到《侍神令》再到《和平之舟(电视剧)》,然后是今天的《风起陇西》,无一例外都扑了。

《天盛长歌》收视率一片惨淡,大家都说陈坤带扑了剧,砸穿湖南台底盘。

网友一片骂声,所有人都在说陈坤不行,罪无可恕,最后《天盛长歌》匆匆下线,就像夹着尾巴逃窜的老鼠。

然而实际上,这部剧算不得烂——

豆瓣开分8.2,男女主演技均属上乘,服化道都是为人称道的电影质感,很多观众唯一不懂的点在于:

为什么后面节奏这么快,明明有那么多重要的剧情和重要的人物,为什么被删减的这么草率?

那是因为,收视率太低,被电视台硬生生砍掉十几集。

这次引发争议的《风起陇西》也是同样。

事实上,它绝非烂剧,从剧本到制作更不是缺乏诚意,甚至每一集后面还有7.9分甚至已经超越了不少国产优秀作品。

这几部剧共同的特点,都是制作精良,投资巨大,节奏较慢。

当然,它们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红。流量不好就是电视剧的原罪,也是陈坤的原罪,网络上开始戏谑地叫他“扑坤”。

其实未必要这么早下论断。

陈坤在两年前的采访中就曾表示:到了这个年纪,很容易务实。你可以每天都去关心人设、标签、片酬、市场占有率、然后一部接一部地拍。

但保持一点天真和叛逆,不在生命的游戏里重复别人的道路,才更可贵。

陈坤最在意的,不过是他在采访里说的那样:对作品的要求,还有自己的好奇心。

在技术上,陈坤也从未放弃过继续努力:“自己的演技还没有开发到最好,仍处在一个上升空间。”

其实,一个已经获得了许多流量上成功的演员,依然在努力超越自己,在当下的娱乐圈,本身就已经是一件不起的事。

或许,中年演员缺的不仅是剧本和机会,还有观众的包容,试错的空间。

人的成长,比一切都可贵

如今网上关于“扑坤”的这些嘲讽,放在早年的陈坤身上,他必定会是另一种反应。

因为那些极度贫穷的经历留在陈坤身上的,不仅仅是对金钱爱恨交织的情绪,还有他对“尊重”的要求。

他曾是一个有很多雷点的人,别人根本碰不得。

刚来北京的时候,有一次搭车,司机说外地人偷东西,陈坤觉得他在说自己,于是和司机大打了一架,“我觉得我一定得出手”。

听见别人说,演员就是“戏子”他也会在心里觉得很受伤,自己的职业根本不受尊重。

陈坤曾经也很介意自己“漂亮”这件事。

2013年他在《快乐男生》做评委,主持人提到他“厂花”的名号,陈坤闻言站了起来,板着脸做了一个不愉快的手势。

他不喜欢别人这样叫他,这个“花”,颇有点花瓶的意味。

他在事业上面有更大的野心,他不是别人想象中那种,“柔软的,毫无目标的,诗情画意的小男人”。

第一次举办行走的力量,队员没有遵守出行前的规定,陈坤当场发火,“啪——”把手里的登山杖折成了两半,扔了出去。

而如今的陈坤,不仅能在各式各样的采访里回忆上面的“隐痛”和“尴尬”;

他甚至能开心地分享曾经的媒体禁忌——他的儿子。

陈坤写下过这样的话:

“我希望躺到手术台上,胸被打开让别人看。我的好,我的坏,我的异类,我的虚荣,我的自私,你们都可以拿去看。

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只是经历不一样,我的怨恨,我的骄傲,我的不真实,我想要的伟大,都可以拿出来跟你们分享。”

是演员总会过气的一天,但作为一个人,曾经那个穷苦的孩子,或许到今天终于尝到了一点内心自由的滋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