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养老诈骗里 还有没被发现的商机 /

养老诈骗里 还有没被发现的商机

自从家里老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后,我每天都提心吊胆。因为这个突然打开的世界,对他们来说太光怪陆离了,短视频平台上有那么多稀奇古怪又好玩的东西。前几天他们兴冲冲地说,有人高价收购以前的硬币,恰好他们以前做小生意存了很多硬币。于是我详细普及了一下这种骗术:他们会先让你交鉴定费,接着交拍卖费,接着再交所得税,最后彻底消失。

骗子个个都是精研人性漏洞的高手,比如上面这套骗术就是利用了人们对沉没成本的不舍,如果你不幸上当了,那么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及时止损。骗子可恶的是不仅仅研究人性,还研究时政,和我们评论员抢饭碗。他们特别懂得从社会发展的趋势中包装自己,寻找机会。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社会现实,国家层面也正在想办法积极应对,比如正在进行试点的个人养老金制度。骗子也从中嗅到了“养老焦虑”的味道,对老人来说这种焦虑是多方面的:晚年收入从何而来、身体健康如何维护、子女一旦有事可怎么办,乃至于百年之后如何安葬,这每一种“需求”骗子都替他们安排得明明白白。近期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公布的一批案件,特别有代表性。

这些案件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是涉案金额高。江苏的朱国华集资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18亿,4300名受害人中1200人都是老年人。郑州一起购买收藏品诈骗案中,一位老人就买了70万的假文物。另一方面也不得不“佩服”骗子在俘获老人的心上,真的是下足了功夫。其中一起案件中,销售人员为了劝老人不要将买保健品的事告诉子女,对他们说“闺女儿子们买个化妆品几百,买块名表上万,他们会告诉父母么。咱们花自己的钱,凭什么要和他们请示!”一席话说得我都惭愧了,因为我们确实不会告诉父母啊。

除了鸡蛋挂面这些小恩小惠,骗子们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情感陪护的角色。定期上门问候,嘘寒问暖,将称呼从“叔叔阿姨”改成“老爸老妈”。就像偏偏渣男得人心一样,这种肉麻的情感攻势其实是很奏效的,甚至有多个老人无偿将住房提供给骗子,供其向他人借款抵押。

诈骗犯罪发生的成因非常复杂,但其实从大量案例中我们还是能看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比如养老服务产业,老年人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但现实中这一产业刚刚起步,规范有信誉的机构需要经过市场的长期检验才能产生。现在市场上能供给的,大部分都是刚刚起步、鱼龙混杂的机构。再比如收入焦虑,大部分人老年人唯一收入来源就是退休金,像个人养老金制度在我国才刚刚试点,而股票等投资方式门槛又高风险又大,对于那些有点积蓄的老人而言,一旦缺乏收入安全感,就很容易病急乱投医。何况大量农村老人连退休金都没有,所谓“养老投资”、“代办养老保险”等骗局就有了市场。

尤其是情感需求,人越上岁数其实越需要陪伴,而现代社会子女又不可能整天承欢膝下,针对老年人的专业化陪护少之又少,那各种卖保健品的、相亲的,就补上了这个空子。其实骗子发现的漏洞,本应是社会该去发现的空白和机遇。“我们不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就像我们一焦虑,各种营销号就挥舞起了镰刀。父母一焦虑,骗子就发现了“商机”。如果能用规范完善的产业服务,去解决老年人的焦虑,满足其需求,那或许既可以产生新动能又解决了养老问题。

我在北京一家社区养老机构就见到过,老人白天凑在一起打牌下棋,还可以用餐,有专业的陪护人员照顾聊天,晚上儿女下班后回家团圆。这种机构如果推广开来,大概骗子想下手也找不到时间。再比如国家一再释放信号,完善多层次养老金体系。试想如果老年时既有社保退休金,也有个人养老金以及商业养老金,那焦虑肯定会大大减轻,因焦虑而做出的错误选择也会少很多。

发展养老产业作为口号提出了很长时间,但这一产业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其实还远没达到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对中国这样一个老龄化的国家而言,这其实是刚需,发展空间巨大。但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要发展、规范起来,肯定也需要时间。在其自身成熟之前,必须对那些钻漏洞、搂一把就走的人予以强力打击,这就是“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意义,也是老年人能得到的近在眼前的安全感。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