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疫情之中看世界:美国华裔医生旅行见闻 /

疫情之中看世界:美国华裔医生旅行见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世界这么大,好想去看看。旅游是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看世界不仅仅是“看”,也是体验、学习、思索、和感悟。

疫情之中看世界:美国华裔医生旅行见闻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交通和信息的发展进步,走出家门的人群日益增长。据统计,全球的国际旅游人数在1950年约为2千5百万;1990年为4亿3千5百万;2019年,即新冠前一年为14亿6千4百万人。而2020年骤然降至4亿,即前一年的1/4多一点。2021年则基本持平为4亿1千5百万人。世界旅游业哀鸿遍野,一片萧索,受波及的包括旅馆、航空、游轮、各类公交服务、餐饮业等。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20年全球直接旅游业工作消失1亿到1亿2千万左右。这种打击对旅游经济型的国家和地区尤甚。该组织特别提到阿鲁巴和马尔代夫,这两国的GDP的50%来自旅游业。而最沉重的打击则发生在澳门,那里的旅游相关经济为68%。反之,最大的旅游群体来源地中国大陆(每年境外消费2千亿美元),受影响不大,但是它的受恵地区 (如澳门,大多数游客来自大陆) 受到的打击则是巨大的(上述数据来自上海封城之前)。

全球约有3亿人从事旅游直接相关工作,创造约全球GDP的10.3%。除了促进发展经济外,旅游对文化传播、多样化发展,和科技创新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020年疫情初起,1月18号第一例美国境内疑似新冠病人在西雅图出现,2天后确诊。

2月2日,武汉直飞美国的航班停飞。

3月13日,非美国公民从26个欧洲国家禁止入美。

3月19日,全球第六大经济体加州公布居家令

5月28日,美国新冠死亡总数逾10万

2021年,美国抗疫摸着石头过河,CDC宣布接受了2针核酸疫苗的无症状者可以在美国境内乘坐飞机。这一年,部分欧洲国家有条件地开启国门,随即大多数国家有条件地开放边境,欢迎旅游人士,希望重振遭受重创,甚至已遭灭顶之灾的旅游业。

在2020年,我没有因为疫情休息过一天。开始时门诊转为线上问诊。网诊固然简单省事,可是作为神经内科医生来说,很多病情根本无法诊治,比如肌无力或感觉缺失。头两个月医院会诊也直线下降,估计新冠把许多本来会去急诊室或直接收住院的病人吓封在家了。可是几个月后工作量逐渐加大。

由于每天进出ICU 和新冠病房, 我自然还是有点精神紧张。而全身上下的所谓防护装备与国内的同僚们相比简直可以说形同裸奔。我很担心从医院把病毒带回家,于是每天回家后,在车库脱得只剩贴身内衣裤,然后飞奔到楼上,用滚烫的水冲得皮脂全无才敢下楼吃饭。

如此这般,日复一日,人就渐渐有点焦躁起来。

美国 大烟山

疫情之中看世界:美国华裔医生旅行见闻

大烟山秋色

2020年10月,与北卡一家好友相约在大烟山住了几天,再一起往东去北卡游玩几天。8天过后精力重振,又开始工作。当时人人谈疫变色,我的这一对非医护人士的朋友居然对我毫无戒心!也许友情是盲目的?

另外,当初十几位医界网友,一年前订好去智利和阿根廷的巴特哥尼亚的自驾行因疫情而取消了,于是大家相约在11月下旬去德州的卡多湖过一个周末。同伴中有几位从加州飞来相聚,这个周末过得非常开心。至今仍然敬佩那几位冒着危险登机来相聚的朋友。当然,估计他们当时也被新冠憋得难受。

美国 卡多湖

疫情之中看世界:美国华裔医生旅行见闻

德州卡多湖

在卡多湖上,大家都摘下口罩,以真面目示人。晚上十来人挤在一个小屋里,火锅里香气扑鼻,推杯换盏之际众人已忘了世间还有新冠。那几个晚上过得煞是开心。9小时的回程中,坐在车里,心里逐渐紧张起来:要是这十几人中有一位阳性,这些火锅、啤酒和欢笑的代价是否太高了一点?幸亏最后十几个人全都无碍。

2020年12月17日打了第一针辉瑞疫苗,没什么反应。3周后打了第二针,只有注射局部轻微酸胀,48小时内消失。两针在身以后,胆儿便悄悄肥了起来。此时新冠仍然四处肆虐。屯子里一个374张床的医院有5、6十个新冠病人,1/3插管或高通量输氧。另一个二百多张病床的医院也好不到哪里去。神经内科常常被叫去新冠病房和ICU会诊,如脑卒中,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智糊涂等。度日如年的感觉,每天回家就觉得又捱过了一天。然而,想想那些躺在病床上的生命不知道何时就会消逝。这样想一下,对自己的遭遇也就没有任何抱怨了。

然而,疫情何时才是尽头?总不能一直把自己封在诊所-医院-家这三点一线的闭环里吧?

美国 夏威夷

疫情之中看世界:美国华裔医生旅行见闻

夏威夷大岛

于是,2021年7月初,与本校浙江医大一对校友夫妇同游夏威夷的大岛。8小时的飞行,全程带着KN95 (N95连续戴数小时比较闷),丝毫未敢稍有懈怠。在这太平洋的岛上,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因在室内待久而变得白皙的皮肤晒得黝黑,顺便也为体内补充了大量的维生素D。

心,一旦放飞过,就再也不愿被囚禁

虽然在这百年不遇的疫情中活下来已经很感恩,还是觉得2020年过得太也对不住自己。

希腊

疫情之中看世界:美国华裔医生旅行见闻

希腊圣托里尼的标志 蓝顶

7月夏威夷之行回来,二个月后,不顾小女儿的反对,又去希腊和土耳其走了一个月。行前,考虑到不可避免会与陌生人接触,为了增强机体免疫力,打了辉瑞疫苗加强第三针。

雅典的典雅,千年卫城萦绕着雅尼的醉人音乐;建筑在云端高山的千年寺院,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大帝的神灵徘徊在塞萨隆尼克的街头,米科斯岛和圣托利尼岛洁白的建筑映衬着永远的蓝天和碧水,爱琴海的熏风拂遍每一位游人欢乐的面庞。

此时希腊疫苗接种率71%,土耳其63%,美国64%......

土耳其

疫情之中看世界:美国华裔医生旅行见闻

土耳其伊坦布尔

昔日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静静地等待着我们。伊斯坦布尔的欧洲风情揉入了亚洲的质朴,黑海之畔的大都市矗立了几千座庄严的清真寺。在这99%的人为伊斯兰教徒的地方,串街走巷,并没有看见被多年媒体渲染所造成的沉郁的印象。街头,人们大多自觉地戴着口罩,友好,热情,对东方面孔的我们的态度并无二致。一次,在一个清真寺门口找到一位阿訇模样的中年人问路,聊天,他的英语结结巴巴,却实实在在地表达出内心的真诚和善良。

随后的棉花堡,伊斯密尔,卡巴多西亚,安卡拉等地,无不使人心旷神怡。在伊斯坦布尔,有一次想进入一个清真寺体验穆斯林的祷告,看见匆匆走到门口的信徒从口袋里掏出外科口罩戴上,门卫管得极严,喝退没带口罩的信徒。

疫情之中看世界:美国华裔医生旅行见闻

Kentucky 秋色 图片来自网络

11月初回到美国家中,一切均未改变,又是诊所-医院-家的循环。只是病人成倍增加,我经常对那些因为我的出游而无法按时注射肉毒素来抵御顽固性偏头痛的病人道歉。

生活依然平稳地过着,德尔塔病毒株已经在12月初让位于起源于南非,然后在欧洲,继而美国肆虐的奥米克隆。这个变异株虽然毒性似乎急剧下降,可是传染性则是骤增,它在几周内迅速卷过全美。这可是没有预料的。

中美州洲厄瓜多尔

一周之后,去了中美洲的厄瓜多尔。目标是距厄国本土一千公里的格拉帕哥斯群岛,以及北部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那两处可是好多年前就萦萦于心的地方。

大街上,一半以上的人们还戴着口罩。与当地人聊天得知,2020年第一波的新冠病毒杀死了大批厄国人,首府基多街头,曾经尸横遍地,一片地狱之象。当核酸疫苗面世后,美国以相当便宜的价格卖给厄瓜多尔疫苗,包括辉瑞和莫德纳两种疫苗。这样低廉的价格,只有一个要求:疫苗的分配必须像美国本土一样,高危人群(老人、养老院、残疾人和有多种基础病的)先接种疫苗。2021年12月初我们去时,厄瓜多尔全国的疫苗接种率为85%,老年人接近95%,目标是年底前全民接种率超过90%。这样高的mRNA疫苗接种率使得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急剧下降,远好于美国。美国人中有很大比例的人坚决不愿接种疫苗,曾有病人公然对我说:“凡是政府推荐的我一律反对,只要这不是一个法律,我就坚决不打。当然我还没有笨到触犯法律的地步.”。

疫情之中看世界:美国华裔医生旅行见闻

格拉帕哥斯群岛上的巨龟

2天后,从第二大城市瓜亚基尔飞往一千公里以外的格拉巴格斯群岛,那是一个地球上人类能发现的从远古时期一直延至今日的最完整的物种系列保护地。那里有重达几百公斤,半人高的大海龟在土路上踽踽独行;史前恐龙似的鬣蜥在海滩边摇头摆尾地爬过;成千上万种大陆上绝迹的珍稀植物,以及从来没有真正被人类文明污染的海域和山丘。这一切都需要人类的持续努力来保护。因此,尽管2天前刚在美国登机前做了核酸检测,所有人在登岛前一天24小时内还得做一次。厄瓜多尔的医生简直把工作太当真了,棉签捅得大家哇哇大叫,喷嚏频频。当然,这也保证了整个群岛4万余人无一阳性。而且,岛上居民的成年人疫苗接种率在去年5月便已达到100%。

接着是去亚马逊盆地。几小时快艇后,又换了2次手划船,终于抵达安静的亚马逊丛林。在那里口罩不再需要了。

疫情之中看世界:美国华裔医生旅行见闻

亚马逊丛林

二周后回美,临行前的捅棉签更是无比痛苦。那个被叫做某某医生的矮个子男人是如此的专注勤政。他轻轻地把椅子放在紧贴墙处,开始我以为这是细心照顾我们,后来才知道目的是不让我们的头后仰躲避棉签。我被捅得泪如雨下。虽然我从小到大不骂人,这次可在肚子里把那位厄国医生骂得淋漓尽致,事后很是惊讶了一阵:我哪里找出来这么多骂人话!看来本人是人之初,性本恶。勉强忍住剧痛,转眼看到太太已经如同行刑前一般坐在那张令人恐惧的椅子上,赶紧走过去对这位医生坚定地说:“我是美国医生,我们决不允许以这样的力度取样!”不知道他是不是被我双手叉腰居高临下的姿势吓到了,反正太太说捅得不大好受,不过没有我描述的那么糟糕,倒让我觉得是不是自己太娇气了。

这次厄瓜多尔之行与疫情相关的感想是:厄国人虽然远不如美国人富裕,但是在新冠这种百年巨灾面前,只要尊重科学,不把一己之念置于科学之上,穷如厄国,一旦疫苗到位,也可以很快改变现状,迅速控制疫情。

美国 大烟山

疫情之中看世界:美国华裔医生旅行见闻

回家正值圣诞前夕,一家6人(2个女儿加上各自的男朋友)团聚。过了圣诞节后便一起启程去了大烟山。早几个月在那里租好了隐于深山里的木楼,从家里带去了生、熟食品,免得去当地商店里见人。不过,也进去过一个商场买水果,却见人人素面朝天,就我们6人戴着口罩。心想在奥米克隆面前,美国人民的心怎么这么大呢!再一想,这是在田纳西州地界啊,公共场所的口罩要求早已取消了。

接下来的三个多月便是拼命工作(俗话说“搬砖“)。一月份伊始,奥米克隆在东西两岸肆虐。二月地处中部的肯德基终告沦陷。眼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医疗挤兑:因新冠而住院,高通量供氧,插管等病人数迅速飙升, 而这些病人绝大多数是没打疫苗的,或没打加强针,或有严重基础病。一段时间内,择期手术停止,因新冠住院的病人数扶摇直上,最终超过了去年德尔塔变异株主导时的最高峰。一时间,似乎又一部《艰难时事》将要重新在美国大地演绎。所幸奥米克隆在英国肆虐三周后迅速缓解,就像每一次新冠变异,美国又步了英国后尘,大约三周后疫情开始趋缓,并迅速淡出。

原来定于今年3月去巴西的旅程在去年12月就被取消了。眼看欧洲疫情已经全面缓解,美国也解除警报,于是计划去欧洲一趟。一直听说葡萄牙有最美的的傍着奇礁怪岩的海滩,而且民风淳朴,气候宜人,物价超低,于是做了自驾三周游的攻略。

临走前,佛罗里达某一位法官从法律层面,而不是公共卫生层面,判决CDC要求机场和飞机上戴口罩是越权,从而取消了口罩令。这给行程增添了一些变数。同时,一些关于打第四针疫苗的建议也纷至沓来。由于不想盲目地过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我们预约了第四针疫苗,但是也去查了疫苗抗体,结果2人的抗体滴度均高于罗氏药箱所能测的最高值,>1:2500。所以取消了第四针。4月下旬,带着满满的抗体,欣然上路。

葡萄牙

疫情之中看世界:美国华裔医生旅行见闻

葡萄牙南部阿尔加维美丽独特的海滩

在南许维尔机场,绝大多数旅客昂首挺胸不戴口罩,就如天下并无新冠一般。从南许维尔到纽瓦克的班机上大约只有十几个人戴着口罩,有个别裸脸者还不停咳嗽。但是美联航从纽瓦克到葡萄牙波尔图的飞机上则要求全员戴上口罩。戴8小时的KN95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上班时整天戴的是N95,比KN95紧得多。每天下班颊上仿佛勒出了两块多余的肉,因此老是觉得自己什么时候蜕变成了“满脸横肉”的凶恶之徒)。

进入葡萄牙,有几个与疫情有关的发现:1)公众密集处如公共汽车、火车上等,所有人都要戴口罩。除此之外,尽管政府早已不要求大家戴口罩,还是有一部分人自愿在大街或商店里戴着口罩;2)所有餐馆、店家的工作人员都戴口罩,据说原因是为了使顾客安心。3)我们去的时候葡萄牙的疫苗接种率为86%(同期美国是76%)。

上述现象无论在UNESCO 东部山区还是中部和南部温暖的观光小镇,几乎都是一样。比如去杜罗河谷酒庄,预订一家建在高山上的美丽的大民宿。在非常弯曲又时常高度倾斜的山路上开着手动车,让人有些焦虑不安。车子急转弯,到达一个漂亮的嵌石草地的大门前,前院倾斜,风景绝佳。不见主人出迎,敲了几下门,一位侍女模样的女孩子出来,说主人关照了,疫情中请见谅,客人不请入正厅。那姑娘顺手提起我们的两个行李箱(虽小但每个也毕竟有几十磅重)如若无物,轻松地带我们走到右前侧的客房门外把行李放下,眉不蹙,气不促,道一声周末好,红扑扑的脸上带一片笑意,翩然离去。当时不由想到:要是我们赌扳手腕,我这个喜欢户外生活的中年男人保不定会输。想罢不由得大大泄气。

疫情之中看世界:美国华裔医生旅行见闻

葡萄牙 图片来自网络

在庄园住了一天,没见过主人家,一切经由那位侍女转送。晨曦中的早餐、夕阳下的晚餐,都由她手挽一只老式藤篮送至斜坡上的木桌上,极其丰富。本来想跟庄园主坐下来聊聊生活,可主人却以疫情为由婉拒了。大片葡萄树在山坡上幽幽展开,渊源流长的杜罗河在山谷蜿蜒,要是没有这个新冠疫情,坐在山坡上与葡萄园主把酒交谈,在暮春的阳光下细品誉满天下的20年或40年的波尔图(Porto)葡萄酒,该是多么的美好!

其后一路走过数个UNESCO古典山城,保留了中世纪大部特征的奥比都斯(Obidos) 和著名的南葡大西洋畔阿尔加维地区,以及首都里斯本。基本防疫措施不变,即不要求普通民众戴口罩,但是公共交通工具上人人都要戴,店家服务员都戴着口罩。

这三周中从南葡往东进入西班牙的塞维列亚(Seville)住了三天,防疫措施基本与葡萄牙相似。

回家前一天下午在里斯本的Airbnb 自测了新冠,在视频下常规操作,15分钟后结果传到电子邮箱。把它传到航空公司,被认可后随即放下心来,入境无虞了。回程飞机上基本满员。绝大多数乘客不戴口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国际航班也免口罩了!8小时航程在KN94(韩国的KN95 等同)的保护中度过,除了吃喝时短暂摘下。转首看看同机乘客,不戴口罩的他们,个个神采飞扬。

疫情之中看世界:美国华裔医生旅行见闻

这让我苦思不得其解,要减少一个呼吸系统疾病的传播,在人群中戴一个口罩真的这么难吗?可那些同机旅客们看上去安详、诚实、满足、善良,没有一个作凶神恶煞状。他们看上去跟我毫无二致,可为什么对待这个碾压世界的传染病的态度如此大相径庭?文化背景的区别,还是职业的不同?不解。

周四晚上回到家,周五一早去诊所,整个上午给十几个病人打了肉毒素。下午草草看了两个医院的住院病人统计:相隔近月,新冠病人又开始出现了,只是没有几个月前那样铺天盖地而已。全国的7天病例数据上扬,住院病人稍增,但是死亡人数减少。那么,究竟是不是正在经历新冠第五波?如果是,何日是尽头?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一百多斤重的我们无法彻底消灭0.01微克重的新冠病毒。愤怒也罢,苦求也罢,人类和新冠共存是不争的事实。

唯一的愿望是病毒逐渐通过变异,毒性继续降低,低于流感。

天边的流彩依然辉煌,山涧的流水仍旧清彻,海风还会带来的梦幻一般的爱。但愿人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对未知的渴求,整好行装,去旅行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