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古代“高考”生是怎么光宗耀祖的? /

又到一年高考季:古代“高考”生是怎么光宗耀祖的

今天高考第1天,别的咱也不敢讲,就聊聊古代的吧。

很多人把古代科举当高考,其实是误读,科举更像是高考和公务员考试的结合体,流程复杂,难度也大。

它分乡试(地方)、会试(中央)、廷试(皇帝)3级,哪怕是最低层级的乡试,想去考之前也得先通过童子试,考上秀才才行。

而这个童子试又包括县试(县级)、府试(市级)、院试(省级)3级,约等于现在的小升初、中考和高考。

县试一般在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分四、五场,黎明入场,当天交卷。

录取之后才能参加府试,这个由知府主持,一般在四月,考及格了再参加院试。

院试是童试中最重要的一次,由各省学政(相当于省教育厅厅长)主持,合格者就是秀才。

秀才也分三六九等,一等的叫禀生,每年有奖学金,二等的叫增生,就是普通秀才,三等的叫附生,属于刚考上的新兵蛋子。

秀才还要经过岁试和科试2轮考核,科试在乡试之前举办,可以看作是乡试的预考,通过了科试,名列一二等的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乡试乃全国性考试,全省考生统一到省城考,你可以理解为是公务员考试的省考,乡试通过即成为举人。

成为举人便有资格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了,会试设在京城,所以有“进京赶考”一说。

会试通过称为“贡士”,可以参加最高级别廷试(也叫殿试),这也是最后一关,之后便可闻名天下了。

看着这儿你发现没,秀才之前的考试是学历筛选性质的,从乡试起就变公务员选拔了。

不要小瞧秀才,清朝200多年,人口巅峰时4个亿,秀才一共才50万不到,一般大县考上个40名,中等县30名,小县20名。

再穷点的地方,四五个名额的都有,难度是很大的,相当于现在的211大学毕业了,而考上秀才,也就意味着已经被统治阶级纳为预备队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古代秀才不是普通老百姓,属于乡绅贤达,享有一系列优待。

首先是政治上可以免差赋徭役,盖房子也可以比普通人家多3寸。见到政府官员也不用下跪,而是叫他们父兄台,自己是学生;犯事不能用刑,得先将其功名革除才可以。

明朝的秀才还可以佩剑,出门也不受限,如果是普通老百姓,出趟远门得有官府开的介绍信。

除了地位上的优待,经济上也有福利,不用交地丁钱粮,明代秀才每月还能从官府领1两白银和30升米,逢年过节还有鱼肉油盐。所以秀才什么活都不做,也不至于饿死。

如果用这个名头谋生,做个教书先生,县太爷参谋啥的,收入也够养家糊口了。清代秀才教书的话,年收入为24两银,壮年雇工扛大包也才10两银。

清朝小说家蒲松龄一辈子都是秀才,白天给官宦子弟当塾师,晚上写鬼神小说,一直干到70岁好几,日子还挺滋润。

明清秀才着装也不一样,戴头巾,穿蓝衫,“头巾”是帽,“蓝衫”是蓝色礼袍,类似今天的硕士帽硕士服,但后者是毕业典礼穿着照个相,秀才服是朝廷统一制定,可以天天穿,是身份的象征。

这些优待不仅是对读书人的尊重,也是“官本位”思想的体现,意思他们虽然不是官,但却是官学生,属于后备队。

不过这些蝇头小利并不是秀才的目标,人家的目标是乡试考举人。

乡试在报考程序上跟公务员一样有“政审”:品行不端,有犯罪前科的,还处于服丧期间的,以及女性都没有资格。

除此之外,对考生身世也有要求,明清规定,娼(J女)、优(演员)、隶(官府役人)、皂(军队杂役)子弟,必须三代以后才能报考,因为他们都属于出身不清白者。

这些要求也是从选拔文官的实际出发。

一方面读书人一旦考中可以光宗耀祖,多数朝代还会把他们的祖宗三代公之于众,如果身世有瑕疵,不但会让读书人自己脸上没光,也会影响科举在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

另一方面考中的人要做地方官的,要处理政务,还要当法官审案,如果出身上有污点,那么到时候就难以服众。

其实别说资格审核了,光是参加考试这一项,就筛掉很多人了。古代能读书的,基本上都是有点家底的,买书、拜师、同行交流、游历等等都需要钱。

考试卷要自己买的,再加上置办装备,脂烛水炭、餐器、衣席,还有旅途车马费,伙食费之类的,加起来都不是小数目。

所以人们常说的穷秀才,那是相对于大户人家的穷,并不是真穷,再穷的秀才也会有个小书僮,这书僮才是穷人家的孩子。

科举考试不是每年都有,明清两代乡试是每三年一次,由各省自行安排考点,一般都在各省贡院。

考生一人一间号舍,号舍是小单间,南向成排,长的有近百间,短的有五六十间,开考后就锁上了,其间无论发生什么事,哪怕是火灾烧死考生,也不能开锁。

考试一共9天7夜,答题和食宿全在号舍里,每排号舍的尽头有间厕所,去的时候不能说话,只能举牌表示,牌子正反两面有字,一面写着“入静”,另一面写着“出恭”,也就是上厕所。

考试期间伙食自理,但因为时间长,加上天气闷热,饭菜很快就变质,所以考生一般只带干粮充饥。

据说每次考试都有考生中暑生病,或者食物中毒去世的,还有的更惨的,分到的号舍里有毒蛇,又不能开锁,活活被咬死。

监考严格,题量也很大,以明朝乡试为例,第一场要写7篇论文;第二场再来1篇政论、5篇判词加1篇公文;第三场还要再写5篇时政评论,全部考完真的要虚脱了。

考试辛苦,录取率也低,明朝30个秀才才出1个举人,中举率约3.3%,清朝260年也才出过15万名举人,平均一年不到600个,等于全国2000来个县,每3个县才能出一个。

举人考上进士就更难了,以至于很多京城达官贵人,都喜欢去准进士里挑女婿,一旦考上了马上成亲,“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同时进行。

考中举人有什么好处呢?

中举后就是老爷了,是最基础的士大夫集团成员,在地方上算实权人物了,他们见知县,和秀才要拜见不同,属于同级别会见,是可以称兄道弟的。

能考上举人,省里会直接派人来通知,那在老家属于爆炸性大消息,偏远地区出个举人,县令都要上门恭喜的,因为算地方官政绩。

秀才的福利只能本人享受,但举人的连家人也能沾光,不用交税和服役,因此附近很多小商小贩会来依附,为的就是避税。

范进没中举之前,谁见谁欺负,连老丈人都看不起,一朝中举,本县最大土豪亲自来拜见,又是送银子又是称兄道弟,岳父也毕恭毕敬,因为都能沾到光啊。

然后举人想进京考试,不用自己出钱,可以坐朝廷派的直达京城专车,还会领到一笔金额不菲的津贴作为鼓励,顺便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至于仕途么,举人最差的也能做个九品小官,条件好点的当个八品县教喻,类似县教育局长啥的,一路不犯错的话,熬到退休能干到六品就已经很好很好了。

至于进士那跟老百姓关系不大了,属于民间故事里才能出现的人物,进士的起点是举人的终点,进士上榜后,最惨也是县委书记,老了混个地方五品知府(市委书记)退休。

稍微好点的做个布政使(省长)、巡抚(省委书记),再上去一点,那就是三朝元老退休,追封三gong太子少傅啥的吓死人了。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通过考试获得的,所以古人才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我们的科举连英国人都感叹,因为他们那儿地位高低主要看血统,但中国人从古到今不信命不信血统。

当然咯,以前也信过,比如魏晋南北朝,士族和寒族都不说话的,寒族来士族家做客,前脚走后脚仆人就把他们坐过的椅子烧了,可以说再发展下去,就有印度种姓制度内味了。

好在科举出现了,极大的打击了这种血统论,不管穷人富人,只要你有才,都能为统治阶层服务,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大跨越。

但这么重要的东西,在1906年被清政府废除了,改为学堂教育。

这对教育改革是好事,但对朝廷是催命符,废除没几年就武昌起义了,各省纷纷闹独立,然后清王朝就凉了,很多人没意识到,这和科举被废除有很大关系的。

老话讲,皇权不下县,乡绅管四方,翻译过来就是,在朝廷无力直接管的郡县以下,主要是靠大地主和乡绅来管。

这帮人有钱有地了之后,就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这个追求就是读书进仕途,而科举是他们上升的唯一之道,你把这个废了,就等于把全中国地主阶级的梦给废了。

当年太平天国洪老师,顶着民族革命的光环还被干掉了,就因为他不光杀满人还杀儒生,把汉人的地主阶级也给得罪了。

所以这帮人才不支持他,反手就是帮清朝又续命50年,因为洪老师不认孔孟之道,但朝廷认啊,朝廷开科举能让地主家的后人当官,洪老师不能。

这一回连朝廷也翻脸不认人了,那还说啥,滚犊子吧,于是乎王朝就一命呜呼了。

明白了这个,你再看看高考前一天,热搜上出现的浩浩荡荡的押运考卷的车队。

那阵势、那重视级别,你还以为它只是个考试么?不不,那押的是国家的未来,是全部家庭的希望啊!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