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当医生是否划算:美外科医生培养的艰辛 /

推孩子当医生是否划算:美国外科医生培养的艰辛历程

在美国医学界外科医生是挣得最多的那层专科医生,但是考虑美国外科医生培养的艰辛历程,我们要问的是在美国推孩子当医生是否划算?

我们今天正好有个事例可以分析一番,在此要对我的众多美国华裔医生朋友说,我恭祝他们事业有成。我在这里只是分析职业的选择,没有任何什么酸葡萄的心理。我是实现了美国梦的人,现在可以享受人生,我根本没有必要对医生羡慕嫉妒恨。但是我也深知鼓励我们的后代追求自己的梦想的重要性,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后劲十足。

当然美国很多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希望自己能有与医生交换工资单的机会。华大有位姓Ferguson的Ph.D.免疫学教授在做报告时调侃过,因为他意外收到了另一位同姓Ferguson的临床教授的工资单,克林顿也说自己年轻时想过学医。

我觉得部分家庭一窝风逼孩子学医十分短视,在这点上没有必要学印度裔。不仅我们家的俩孩子不学医,我们实验室的三位教授的八个孩子都不学医。阿肯森教授的三个,丹尼斯教授的三个,我们家的二个,他们都选择走了非医学的道路,而我们三家的父母都有医生。

当我们儿子在耶鲁转向英文时,我与阿肯森聊过,他很不习惯在别人的事务上插嘴,但是他的意思己经表达得很清楚,那就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他还为自己儿子当时没有拿到澳大利亚与运动相关的工作而遗憾,因为可以通过澳洲人喜欢赌球而赚很多钱。

我自然很懂申请美国医学院的文书,帮助过不少B.A./M.D.申请人实现了医学院之梦,现在也有霍普金斯和Swarthmore医预科学生跟着我准备申请美国医学院。但是写文书时有点是不能碰的,也是美国社会的隐蔽性不诚实,那就是医生是一个在钱和荣耀上皆能丰收的职业,现在美国真是这样吗?

这是圣路易斯华大的重要新闻,传说了好久的大外科系主任Tim Eberlein的退休决定,最近以医学院院长宣告找到新系主任而意味着转折期的结束。

华大外科是美国乃至全球最为杰出的,系里拥有美国医学院士,外科系的NIH资助也是常年名列全美的第一或第二位,我们希望这系落在放心的人手上。

这是传奇外科医生Evarts Graham的系,他在华大实施了全球首例肺切除术。在UCSF和斯坦福崛起前,美国外科医生向往的地方是哈佛,Hopkins和圣路易斯华大。因为中国胸外先驱吴英恺受训于这里,圣路易斯华大也直接促进了中国胸外科学科的诞生。

医学院院长是个十分刻苦的人,他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岳父曾经请求他多花些时间在岳父的女儿身上。现任院长与高高在上的前任很不同,他的每封全院性的邮件都是十分详细的,可以肯定是他亲自写的,这也给我们有机会了解新任外科主任的背景。

华大外科应该是找到了一位优秀的领军人物,一位自己都拥有两个RO1的十分难得的Surgeon Scientist, 他的水准还使他的实验室能够发表PNAS论文。从广泛的报道看,似乎显示他的手术技术也很不错。他也有太太和家庭,这在美国学术界十分重要。

他就是马里兰大学的外科副主任John Ackerman Olson, 还是一位圣路易斯华大外科的毕业生,专业是甲状旁腺外科和激素分子生物学。具体来说属于我们在国内知道的与裘法祖同行的普通外科专业,因为他涉及甲状腺、甲状旁腺和乳腺。似乎是一个密歇根的美国大男孩,姓氏是德国和英国混合。如果是犹太人,我也不奇怪,尤其他能坚持这么久的漫长的痛苦的训练,没有相当的家庭背景肯定达不到。

John Ackerman Olson

我预估他现在大概60岁左右,他真正独立做外科医生和助理教授时已经近40岁了,如此长时间的训练是否值得?M.D./Ph.D.项目为NIH资助的,所以无需支付学费。华大因为同时拥有自己的和NIH资助的,所以华大的这个项目是全美规模最大的。

美国在实施M.D./Ph.D.连读项目时,MIT知名教授就抨击这是浪费人生的教育计划。那帮MIT的家伙是29岁就顶天立地独立当教授,巴尔的摩在37岁就因发现逆转录酶获得诺贝尔奖,华裔第二代张锋也是这级别。美国现在还是这样的冒险家的乐园,很多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出校门就是六位数美金的年薪。阿肯森以前感慨的那些嫩得像追过他女儿的年轻科学家还大有人在,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华大系主任们拥有的慧眼识才的能力。

我们回来说华大的新任外科主任。就当他从密歇根大学本科毕业时是22岁,他优秀没有任何的Gap Year直接去弗罗尼达大学读M.D./Ph.D.,至少7年,很多人是8-9年,所以保守估计他从医学院毕业己经29岁了,一般人都会30出头。这还只是刚刚开始,他在华大外科做了6年的住院和总住院医生,这样他从华大住院毕业是35岁。这是相当保守的估计,很多外科专科受训医生的孩子都可能会打酱油了。他又去纽约Sloan Kettering做了二年的专科,他去杜克独立做医生和教授时应该已经37-40岁了。

他是十分幸运的,绝大多数拥有独立组建实验室能力的人至少要做5年的博士后。他在杜克的时间是从2000-2012年,12年做到副教授被马里兰挖去做外科专科主任和大外科副主任。注意52岁还是副教授,这是美国杰出Surgeon Scientist的标配,投身这个领域的人需要有点思想准备。

John Olson在九十年代初还是个小伙子的时候在华大外科,也应该就在我们的楼栋出入,肯定见过面熟。他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栋梁之才,他也说自己很高兴与太太完成循环重返圣路易斯。他很有可能就是中西部的密歇根人,这里也是他的故乡,应该是Coming home!

人生是需要有所创造的,而创造期受一定时限的影响,这是我们在科学史上经常见到的现象。你的创造力的黄金期如果都是在受训阶段度过的,这是十分痛苦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浪费。这也是我部分同意MIT教授炮轰美国M.D./Ph.D.计划的原因。至于你硬要跟我争什么医生需要献身精神,这我是不买账的。在我看来,任何职业要想做得好都需要非常努力。

我的观点是你如何热爱科学就去读Ph.D., 完成博士后做教授,如果不行就去公司或政府部门,华大免疫学博士毕业不做博后去湾区公司也是年薪十万。如果要当医生直接拿M.D.就行,发现自己对科学感兴趣可以进实验室再学,诺贝尔奖得主Roderick MacKinnon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话又要说回来,35岁博士后做完没有好工作的Ph.D.多的是,Ph.D.又被戏称为Pizza Hut Deliver(馅饼店快递员)。

只是现在华大这地方临床科室做拥有实验室的教授几乎都要M.D./Ph.D.了,完全是水涨船高,当然我不是说只有M.D.的人就走不通这条路。我与即将退休的肾科教授聊天,他说现在科学之复杂使他们当年只有M.D.学位的人很难做科学了,完全竞争不过Ph.D.们。他告诉我,在有些美国大学因为Physician Scientist奇缺,又需要医学研究,已经出现有些临床科系的主任是Ph.D.出身的人担任了。

也有不少这样的人生选择,拿到M.D./Ph.D.之后,完全不走住院医这条路,直接去做博士后,与我们合作的一位韩裔就是这样的。他们拥有的M.D.学位使他们以后更懂得疾病机理,反正M.D./Ph.D.是免学费的。

John Olson医生现在做华大的大外科主任估计的年薪至少五十万美元,但是你如果知道他是怎么达到这一步的,你恐怕不会走他的路。

我作为教育咨询师总会有家长对我报有期望,那就是希望我动员他们的孩子学医,但是我往往是不能让父母如愿的。我的实践告诉我,美国最聪明的高中和大学生学医的很少,我说出这句符合事实的话,又会伤那些家里孩子正在医学道路上的家长们的心。当然美国最聪明的孩子不学医,这只是我看到的现象,样本量还不小,无关道德评判。

还是那句话,只有感兴趣才学医或寻求其他任何职业。如果仅从钱来考量,学医十分不划算。对于很多领域聪明的孩子,在美国的机会真是太多了。这还不是最优秀的,从22岁每年平均挣10万美元,直到40岁会有多少本金投资人生?

让我们想想那个“衣衫褴褛”植物学家的儿子,2015年才从哈佛毕业,现在自己的公司己经上市了,他老爸感叹美国是什么都可能发生的地方,我祝贺他“梦想成真”。还有那帮斯坦福本科毕业生就挣几十万的家伙们,我邻居的孩子在高中时是立志学医的,结果这家伙进了斯坦福就转向要自己开公司。他们40岁已经可以捐款回馈社会了,你才开始独立的职业人生,前不久还有Hopkins外科医生自杀的新闻。

作者吴晓波教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22-06-15 19:10
    您已点过赞
    艰辛---如果符合神的旨意就值。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