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90后男性愿当全职爸爸,揭中国父亲现状 /

一半90后男性愿当全职爸爸,调研揭中国父亲现状

两年前,谷雨数据曾向年轻人发起一项关于父亲的问卷。结果显示,他们的父亲普遍有缺位的情况,大多数人对父亲的评价并不正面。

2022年,我们试图转换视角,观察成为父亲之后的90后。

90后成为父亲后,当代家庭分工的模式是否发生变化?大家对于新时代父亲有什么期待?

我们发起调研,整理成《当90后成为父亲:新一代父亲的理想形象与现状报告》,想从更多角度还原大家对于新一代父亲的认知。

在家庭育儿中,人们对父亲的设想

仅从90后的观念来看,“父亲”这个角色正在回归家庭。

理想的父亲形象TOP3关键词分别是:顾家、包容、善于沟通。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选择“顾家”这一选项的男性(66.8%)甚至比女性(61.2%)更高。

大家对于父亲的形象,有了更为现代性的认知,他们对于父亲参与家庭分工的期待变得更高。

一些关于传统父亲形象的关键词正在被抛弃:只有11.9%的人选择了“事业心强”,5.7%的人选择了威严,奖赏分明、阳刚和严厉排名倒数三位。

如果要提名一位“理想父亲代表”,不少人都会想起《小欢喜》系列电视剧中,以黄磊为代表的“小男人”:承包家务、厨艺了得,能辅导孩子、哄得了老婆。

在网友的评论里,一位“理想爸爸”应该具备如下美好品质:“在厅堂修得了电器、在厨房拿得起锅铲,做家务时绝不会用到‘帮’这个字眼,坚定不移地以做家务、育儿为己任。”

能明显感受到,这一代年轻人对于“父亲育儿”“父亲责任”等话题很友好。在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问题上,超六成的年轻人认为理想中的父亲应该更倾向于家庭。在这一问题中,选择家庭的男性比例是61%,女性是64.9%,几乎没有差别。

并且无论男女,都肯定了做家务和带孩子的价值。超过七成的男性和超过八成的女性赞同:“全职妈妈/爸爸应当被视为一种工作。”

还有不少人觉得,即使是安排家务本身,也是一项工作。做家务的先后顺序、什么时候做、怎么做、花多少钱做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做家务的人就像一个“项目经理”,即使全都交给家电,需要耗费的精力并不少。

互联网上“父亲缺位”“丧偶式育儿”的讨论时有发生,耳濡目染下的年轻人,对这些问题有着一定的共识和反思。

一个可能超出认知的数据结论是,年轻男性对“全职爸爸”其实并不排斥:假如另一半经济条件允许,五成90后男性愿意做全职爸爸,90后女性愿意做全职妈妈的比例为三成。

从我们调研报告的“理想篇”来看,年轻人关于父亲形象格外清醒:父亲有承担家务的义务、肯定全职母亲的劳动、对“丧偶式育儿”说“不”。

父亲对家庭分工的观念有所进步,行动仍然落后

遗憾的是,虽然观念进步了很多,但落到实践的细节上面,现状显得很残酷。

在育儿方面,从起居照料、学习教育,到娱乐玩耍、杂物清洁,妈妈的比例都远高于爸爸和长辈。爸爸的贡献占比几乎都低于20%。

我们回头对比之前说过的数据——“五成男性愿意做全职爸爸,三成女性愿意做全职妈妈”。当理想与现实放在一起,可以发现差距不小。

一个家庭中,最常见的育儿主力排序是:妈妈——祖辈——爸爸。近三成家庭的育儿分工方式是“爸爸工作,妈妈育儿”,占比最高。从角色角度来看,47%的家庭由妈妈主要负责育儿,5.7%的家庭由爸爸主要负责育儿,25.7%的家庭夫妻共同育儿。

为什么不少父亲认为自己已经合格,实际的家庭付出却仍然低于母亲?首先,这可能与男女对于“合格父亲”的标准差别有关。

拿陪伴孩子来举例,男性和女性对于“应该陪孩子多少时间”的概念有一些差异。

45.5% 的女性认为理想中父亲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是2-4小时,36.1%的男性认为应该是1-2小时,均为占比最高的选项。

其次,矛盾在于,即使他们知道如何做才算合格的父亲,也很难做到。

直观地做一些数据对比,也会发现,大多数男性并没有成为自己“理想中的父亲”,90后爸爸对自己每天陪伴孩子的理想预期时长是2-4小时(38.1%),但实际上90后爸爸的陪伴时长更多在1-2小时(30.3%)。

总体看来,在育儿上男性付出更少,也更不让伴侣满意。爸爸的在育儿满意度上的自评是3.52分(满分5分),但妈妈打给爸爸的分数是3.36分。换句话说,爸爸觉得自己还不错,但妈妈不这么认为。

相比之下,爸爸对妈妈的育儿满意度评分,比妈妈自评更高。

对比“现实”和“理想”有很明显的感受:年轻爸爸对育儿和家务有积极的意愿和清晰的认知,但很遗憾在现实层面,他们更进一步的育儿分工却难以推进。

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有很长的路

在《男性妥协:中国的城乡迁移、家庭和性别》中,作者通过访谈总结出一些男性在家务劳动中的现象特征。在今天,完全逃避家务劳动和百分百积极参与家务的男性或许并不多见,最常见的是介于两者当中的两种模式:

“策略性逃避”——“因为我工作了一天,所以不想做家务”

有时候我工作了一天之后很累的……我什么都不想做,但是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去做……有时候我就等着,然后希望她能够去做,然后她也等着,然后希望我去做,然后我们就吵起来了……比如,谁去洗碗、拖地、扫地。——司机小丁,东莞

“选择性帮助”——“我有决定帮什么忙、什么时候帮忙以及如何帮忙的权利和自由”

当我们俩在家的时候,她做饭,但是如果有客人的话,我就会买菜、洗菜和摆桌子。我们一起做……因为她背痛,所以她洗小的东西,我来洗大东西,比如床单。她在屋里洗,我在外面洗。——老金,湖南

这两种典型的现象正对应着家务育儿分工差异的两个原因:底层观念和现实困境。

从观念上来说,父亲和母亲都很难完全自由地选择家务和工作的不同分工。

数据显示,更多男性认为女性具备天生的“母职”——育儿是女性的天然职责。而且有更高比例的男性认为“在外赚钱是父亲的天然职责”,赞同这一观点的男性比例为53.5%,赞同的女性为25.1%。

传统观念中的“男子气概”仍然以更为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年轻人。虽然从态度来看,他们正在认可全职妈妈、全职爸爸的价值,但家务和工作的实践仍然带着很明显的性别标签。赚不到钱的男人和不愿意做家务的女人,很容易被视作“不合格的父亲/母亲”。

微观上,他们认可更平等的家庭分工观念;宏观上,父亲和母亲都被困在这样的社会身份之中。

另一个原因是现实困境。即使有更积极的想法,也很难具体实践。

数据显示,31.2%的男性更倾向于认为双方经济能力不同导致这种分工。

从经济角度来看,“成为全职爸爸 / 妈妈”意味着另一个人承担全部的家庭开支。在育儿成本激增的当下,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年轻家庭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生育对于男女的影响,差别很大。一个已育父亲在职场上面临的歧视明显小于女性。

在我们的调研中,大多数男性表示生育对他们“几乎没有影响”,甚至有正面的影响,多数爸爸认为自己的事业心变高。

女性则在工作中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歧视:在有孩子前后,更多妈妈觉得个人魅力和自我意识降低、事业心变低,近一半的妈妈觉得别人称呼自己某妈的频率变高。

也因此,生育的影响本就会进一步蔓延到职场,让女性更容易成为“处于经济劣势、在家务上更没有话语权”的一方,从而回归家庭。父亲则无需从职场上后退。

另外,我们通过交叉分析发现,在一个有孩子的家庭中,如果爸爸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80% 以上,那么这个家庭的分工模式多为“爸爸在外工作,妈妈负责家庭”。

但相反的是,如果妈妈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80%以上,“女主外,男主内”的模式却很少出现。

女方收入更高,甚至高到基本可以支撑整个家庭的开支,对方也未必是“全职爸爸”——要么是夫妻都工作,一起照顾孩子,要么是夫妻都工作,孩子主要给其他人带(如长辈、托管)。

这种现象与社会学家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的发现如出一辙:无论女性在外面挣多挣少,是副总裁还是灵活办公,她们都更多承担了更多的家务。甚至有一些女性需要做平衡——她们工作越成功,优于老公,反而要在家里做更多的第二轮班。

她对此的解释是:女性需要做更多的家务,去证明自己在家庭上的价值。

整体来看,在2022年,父亲做家务依然是如今的迷思:对家务劳动价值的认同度提高了,但女主外男主外的传统还在。他们似乎陷入一种拧巴的状态,认可育儿的价值,但无法让渡自己的利益。观念上有了普遍的共识和进步,但现实中无法继续推进。

在《丰田式家务分享法》中提到,有数据显示,男性参与家务程度越高,其家庭幸福感也就越深。这或许对父亲来说,是一个推动他们去做家务的小小动力。

作者也对当下的家务困局提出了切实的解决步骤:

第一步:消除不均。重建家务结构,实现让每个家庭成员均等地承担家务的状态。

第二步:消除无用。减少家中无用的物品,创造易于整理家务的状态。

第三步:消除为难。经常与家庭成员沟通,形成一家人协同做家务的默契。

在实践“理想父亲”上,年轻人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父亲对于家庭分工的参与,已经有观念的改变,但更重要的,还需要有行动上的体现。

六成女性不愿嫁给父亲那样的男人,数据揭开真实的中国父亲形象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