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人早已陷入了“越勤劳越幸运”的圈套 /

中国人早已陷入了“越勤劳越幸运”的圈套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一直以来,似乎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勤劳”始终都是每个中国人身上一个难以磨灭的标签,无论是几千年以来的儒家价值体系(“温良恭俭让”),还是现代化以来的国家体系对于国民性的塑造,似乎一提到中国人,就与“勤俭节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广大的欧洲国家,尤其是社会福利制度比较优越、相对地广人稀的西欧、北欧国家,中国人的勤劳天性让他们难以理解。

许多欧洲人表示:中国人实在是太勤劳了,每天的工作时长远超欧美还不算,周末还有时候不休息。

这一方面会给身边的同行带来压力,一方面也会导致整个职业体系受到影响。所以对于中国人的勤劳特点,不同的群体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究竟勤劳这个性格特征本身,是否值得我们去坚持?勤劳的动机以及后果又是什么?

“勤”从何来?

首先,我们知道中国人始终是十分勤劳的,但是我们的社会生活是处于不断变迁过程之中的,造就这种勤劳性格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在传统的封建时代,整个中华文明都受到小农经济的深刻影响,农业作为人们的生活根本,也在很多方面影响了人们的文化。

比如说历法与时节,中国传统的历法为农历,是一种根据农业作物生长以及天气变化而出现的时间体系,与西方的宗教主导截然不同。

同样的,人们的价值观也受到农业生产的极大影响,作为农业文明的代表,古代中国的人们大部分都依靠自主的农业生产活动维持自己的生活,但是农业作为一种收益相对不稳定且要投入大量劳动的产业,可谓是“靠天吃饭”。

于是在这种前提下,大多数中国人被培养出了勤劳的性格:既然难以决定时节与气候,就只能尽量让自己勤奋一些,也好抓住作物生长的关键时候。

到了近现代,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业渐渐不再是人们的主要生活生产方式,人们所赖以生存的文化自然也随之发生改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随着“下海”经商的人数增加,人们开始改变观念,认为胆识也是改变命运的关键因素;进入新世纪之后,人们开始重视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于是机遇又成为了一个关键因素;直到最近几年以来,资本-劳动-收益的方式开始在许多城市普及,人们的勤劳观念再次成为了一种人们“不得不”具有的特点:

对于那些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在大城市企业当中工作的年轻人而言,似乎每天的生活就是早起、通勤、工作、通勤、休息这样循环往复。

并且多方面原因会导致年轻人不得不面对早起的事实:作息时间不规律、通勤条件要求、工作制度限制……仿佛在今天,“早起”就一定是“勤劳”一样。

由此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尽管人们始终都是勤劳的,但是具体表现以及背后的影响因素是曾经发生过变化的。

早起的合理性:早起就一定勤劳吗?

书接上文,既然人们的勤劳观念是经过变化的,那么时至今日,这些清晨早早出门,睡眼惺忪的人们是否就真的是勤劳的呢?答案并不一定。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当中,尽管存在“闻鸡起舞”、“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样的谚语。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这是因为古代社会当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受到农业的极大影响,农业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阳光、温度等条件,所以这种“早起”与“勤劳”之间是成正相关的。

但是在今天,许多人从事的职业并非取决于农业生产那样的条件,换言之,大多数工作其实并不用一大早就赶着去做。

那么为什么人们还是会形成一种“早起”就等于“勤劳”的潜移默化的观念呢?影响因素有几个。

1.现状的影响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在不断变化,但是二者之间的变化速率以及趋势并不一定是相互吻合的,所以在有些情况下,人们的观念会跟不上现实的变化,“早起”与“勤劳”之间的关系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相信这一点对于大多数“九零后”、“零零后”而言是深有同感的。因为在他们与父母交流时,“早起”与否往往是一个比较大的争端。

在这两代人的父辈看来,传统观念影响十分巨大,并且在他们的人生当中,为了建设国家,需要尽可能多地争取劳动时间,所以他们的观念是十分重视早起的。

这其实反映了两代人之间的不同生活环境,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经历过社会飞速发展的阶段,所以对于奉献自己、建设国家是十分热忱的。

2.资本的圈套

然而,现代社会当中,许多资本主导的企业却并不是为了帮助国家发展,而是为了攫取更多利益。

在今天,许多年轻人服务于企业,之所以不得不早起其实是因为其公司想要争取更大利润。

用卡尔·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的“资本剩余价值”理论更容易理解:假如每个人只要每天工作五个小时就能完成自己预期的劳动量,那么如果让他们每天工作八小时,多余的收益便都是属于自己的。

所以对于某些企业而言,其初衷都是为了让员工尽可能的多劳动。

所以有些企业不惜违反《劳动法》,去要求员工无偿加班,甚至宣扬什么“996是年轻人的福报”这样荒谬的价值观,最终目的其实只是为了多从有限的劳动力身上获取更多的价值。

所以对于这样的情况,“早起”无异于是资本强加在年轻人身上的枷锁。

总而言之,对于职场当中的人们来说,要分清自己“早起”的目的,是真心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有意义,还是被迫为之。当然,早睡早起从科学上来看是有益健康的。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