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白岩松:送儿上国外名校 送平民仅3个字 /

白岩松往事:送儿上国外名校,送平民只有3个字

一直以来白岩松都深受广大电视观众们的喜爱。因为他敢说,睿智,甚至一度有“当代鲁迅”的称号。但是人性终究是复杂的,我们永远无法直视。

白岩松,1968年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

小时候的白岩松像大多数男孩子一样非常淘气,调皮捣蛋。

但是在他8岁的时候,父亲突然病逝,成为了白岩松的一个转折。

从此他的性格大变,变得乖巧听话。此后便只剩下他跟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

但是白岩松在学校的成绩却依旧很差,每每考试都是班级倒数。

坏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很难再纠正过来。

但是这一次白岩松却没有放弃自己。在高三的最后一年,白岩松终于觉醒了。

成绩也是随之突飞猛进,一年时间从班级倒数第二冲到了前十名,让老师同学都大吃一惊。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猥琐发育,悄悄拔尖,惊艳世人。

付出终究会有结果的,白岩松最终考上了中国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

在大学的几年算是顺风顺水,无甚波澜。

平时除了上上课,课余就踢踢球。

平淡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毕业。

在当今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大环境下,那时候的白岩松却很轻松的进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成为了打工人的白岩松工作很认真踏实,很快得到了头的信任跟赏识。

机会终于来了,头给了白岩松给《东方时空》做出境主持人的机会。而且叮嘱他录制那天要穿件好衣服。

这下可难倒了精神小伙白岩松,平时不热衷穿搭的他压根就没有啥好衣服。

这时候一个善良的姑娘帮他借到了一套西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估计谁都不会想到,这个叫做朱宏钧的姑娘后来成为了白岩松的妻子。

算起来,朱宏钧还是白岩松同学校小三届的师妹。

而且朱宏钧年轻那会颜值相当能打,而且也相当有才华。

难能可贵的是朱宏钧还比较贤惠,跟着老白住单身宿舍好几年,而且曾经一年内搬过6次家,都是毫无怨言任劳任怨。

不久之后,1998年朱宏钧给老白诞下一个儿子,取名白清扬。

朱宏钧自此以后也慢慢回归家庭,变成了白岩松背后的女人。

升级成人父的白岩松心情大好,感觉春风得意。不久后从《中国广播节目报》调离到中央电视台。一年后又以30出头的年纪获得了主持界至高无上的奖项“金话筒”。

白岩松成了名嘴,而且还是央视的。

这时候的白岩松有点人生赢家的感觉了。那个曾经乡间飞奔的少年也在记忆中慢慢模糊。

在儿子白清扬初中毕业后,白岩松给他挑选了一所美国的学校,伦敦国王学校。

这所学校听名字就很霸气侧漏,除了学费高昂之外,教学质量也是杠杠的。

在全球院校排行榜上,位列前十。

没办法,实力允许了,很多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但是一夜之间,画风突变。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上白老师的人设“翻车”了。

“当代鲁迅”白岩松变成了很多人口中的 " 阴阳人 ",称他 " 其心可诛 "、" 恶臭难当 "。

白岩松这张定格画面也被做成了表情包,开始了病毒式传播。

这一切的根源,我们还要从" 不会吧?"与" 不然呢?"说起。

白岩松在一档青年对话栏目——《对白》中的一段视频节目中说。

一位大学生向白岩松提问 " 如何看待当代年轻人精分的现象?"。

通俗表达就是 " 当代年轻人对国家的命运前途感到乐观,但是又对个人的发展前途感到悲观 "。

白岩松几乎没有沉吟思考,回答内容大致是" 我们上一代比你们更不幸,你们的焦虑是幸福的烦恼。"

几分钟内白岩松在" 房价 "" 就业 "" 婚恋 "这三个当代年轻人最为苦恼的话题间反复横跳。

先说到他们那个年代没想过自己买房子,也没想过自己选工作,因为 " 房子住单位,毕业包分配 "。

·这一切都被称之为 " 白氏凡尔赛 "

白岩松没有体会过" 望楼兴叹 " 的无力、" 福报加班 " 的无望、" 相亲循环 " 的无奈。

但是压垮当代年轻人的这些现实问题到了白岩松嘴里,却变成了一连串轻盈的 " 不会吧?"

估计大多数身心挣扎的年轻人听到他这段话时大概都是血压飙升,活脱脱“何不食肉糜”的现代版。

当有人把年轻人抽象成懒惰、叛逆、迷惑和不按常理时,我们希望大家都可以多看看这个世界的真相:

真相不在冰冷的大数据模型与沉默的图书馆里,而存在于早上西二旗的地铁站、中午三里屯的快餐店,是晚上知春路不熄的灯,是凌晨燕郊睡不着的梦。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