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狠批普京 普京的帝国遗梦不妙
俄罗斯的建国史,几乎就是一部侵略别国和夺取领土的历史,从一个偏居欧洲一隅的公国变成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国土面积全球最大的国家,是由内外军民的累累白骨铺就的。
发动对乌克兰的战争既是俄罗斯自2000年以来的最高掌权者对前辈拓疆事业的忠实继承,也是其缔造新帝国梦想的关键步骤。
从俄乌战争五个月来的进展看,这位俄罗斯总统的计划未免显得过于大胆和疯狂:他完全是在做一件凭俄罗斯拥有的力量根本不能完成的任务。
基于这一背景,苏联解体前的总统戈尔巴乔夫在7月24日在讲话中指出,俄军在乌克兰进行的特别行动摧毁了他所有的遗产。
戈氏的遗产概括起来说主要包括了前苏联成员国获得独立地位并建立了睦邻关系、俄罗斯走上了民主道路、苏联与美国和西方的敌对关系终结并开创了与西方正常关系的新时代、欧洲地缘政治对抗的结束。
普京发动对乌克兰的战争带来了什么?
首先是彻底改变了其与获得独立的前苏联成员国关系的性质,暴露了其大国沙文主义和帝国主义野心,反映出其将自身的安全建立在破坏邻国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之上,戈氏的第一个遗产荡然无存。
正因如此,其邻国都感到唇亡齿寒的危险,它们为莫斯科捏造理由和“理论”,将对邻国的入侵“合法化”的企图害怕,为自身可能成为克里姆林宫的下一个目标,或者在其对乌行动得逞后更加为所欲为担忧,这些国家的政治独立地位,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以及民族尊严,可能变成风中烛火。
作为从苏联独立的加盟成员国之一,哈萨克斯坦站在了疏俄亲西的前锋,利用俄乌战争的契机,完成了内政外交亲西方的重大改革,其他国家除了受到其拯救并由此产生影响力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无论是独联体成员国,还是集安组织成员国,没有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旗帜鲜明地站在莫斯科一边,而是倾向于摆脱克里姆林宫的影响。
普京通过二十多年的执政已实质性改变了俄罗斯,其独立以来所建立的宪制秩序已遭破坏,在后俄乌战争时期能否顺利回归原有道路,尚是未知数。
俄乌战争的第三个直接后果是重新唤醒了北约,造成了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敌对化。
普京发动对乌克兰的战争直接挑战了二战后的世界秩序,挑战了支撑这一秩序的基本原则,恃强凌弱,肆意侵略邻国,以武力改变现状,使俄乌战争变成了破坏和捍卫世界秩序之战,变成了新兴大国和既存大国领导权之战。
假如任由莫斯科的愿望实现,那么二战后的秩序、规则及西方的道义权威将受到根本损害,而且俄罗斯的帝国梦想绝不会止于乌克兰,由此促使美国、英国、北约及更广泛的西方盟友站到前台,坚定支持基辅,抗击俄罗斯。
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意外之果”是唤醒了沉睡了三十载、被法国总统称之为“脑死亡”的北约,使其重新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在今后相当长时期的国际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从与西方建立正常关系,并有希望成为更良好的友邦、伙伴彻底变成敌对国家,俄乌战争发挥了致命一击的作用。
俄乌战争的重大后果之一还包括推动了欧洲地缘政治的复苏,促使英国、德国等欧洲重要国家从地缘政治角度去理解和参与介入俄乌战争,并围绕共同目标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当前的首要敌人莫斯科。
地缘政治的复苏将产生世界性影响,德国、日本的重新武装并提升地缘政治地位,对其各自所在地区及世界政治意味着什么,还需要持续观察。
戈氏对普京发动对乌克兰战争的批评在其卸任苏联领导人职务后是比较罕见的,可见这场战争正在彻底改变克里姆林宫主人的政治形象甚至历史地位。
俄乌战场的状况正在发生逆转,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进攻举步维艰,进展极为缓慢,俄前线部队损失逾30%并继续扩大,在现已占领的地区受到泽连斯基当局有组织的反攻、难以持续坚守,在俄乌战争进行整整五个月、俄罗斯陷入战略被动处境的背景下,克里姆林宫最近在与联合国、土耳其一起拟定的保障乌克兰粮食出口的协议中表现出配合姿态,但墨迹未干,就发生了敖德萨港炮击事件,破坏了刚刚达成的协议,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辩解理由是“粮食出口协议”中没有禁止俄罗斯继续特别行动的条款。
它们反映了莫斯科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想要继续推进对乌克兰的战争,以实现目标,一方面又在国际压制下陷入越来越大的困境,希望获得喘息之机。这种矛盾将由于无法调和而导致克里姆林宫的最后失败。
同时,在西方的极限施压及全球网络行动下,俄罗斯的外交环境日渐窘促,克里姆林宫正努力打开外交局面,从中亚到中东、再到非洲,其身影近期变得活跃,但一方面这些地区对俄罗斯的处境改善没有重大价值,另一方面其致力的外交对象不可能不顾及西方的态度而贸然向莫斯科提供足以导致本国利益严重受损的支持,因此,可以想见,在其大力开展外交行动后,对莫斯科也不会带来扭转乾坤的效果。
这场由普京亲自发动的战争注定不会按照其意愿发展,最终将使其新的帝国遗梦变成一个幻影,俄罗斯的前途命运面临重大危机前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