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看澳洲怎么化解中国的经济制裁
自去年以来,中国多次以病虫害及禁药残留理由,多次禁止台湾农渔产品输入,包括凤梨、释迦、莲雾、石斑鱼等明星产品。近来,中国在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前,不仅以注册资料不足为由,对台湾多家饼干及糕点食品业者实施进口禁令,事后又禁止橘子、白带鱼、竹䇲鱼等产品进口。
暂不论中国这些措施是否有理,在此时间点对台湾产品实施进口禁令,不禁使人产生“以农逼政”或“以商围政”的联想,台湾如何因应,产业界与政府皆相当关切。
事实上,台湾不是中国第一个实施进口禁令的国家。近年澳洲便因南海争议、香港示威、新疆人权与中国有所摩擦,后因新冠肺炎起因调查更使中国不满,针对澳洲牛肉、葡萄酒、棉花、木材、龙虾、煤炭、大麦实施一系列高关税或进口禁令。其中,牛肉、葡萄酒与龙虾(水产品)等与台湾此次受禁令影响产品属性相近产品的澳洲经验,值得台湾参考。
葡萄酒
以瓶装葡萄酒为例,澳洲2021年总出口16.34亿美元,比2020年少4亿美元左右,而澳洲2021年对中国出口瓶装葡萄酒金额较2020年下降约6亿美元,等于约有2亿美元原本要卖到中国的葡萄酒分散到其他国家。新加坡、韩国、台湾、印度、越南、港澳等都是澳洲红酒分散出口的对象。此外,部分业者也积极扩大澳洲本地消费者销售的力道。
龙虾
生鲜或冷藏龙虾方面,2020年中国占九成以上澳洲出口份额,但在2021年澳洲乎没有龙虾出口到中国(仅剩数百万美元),多数澳洲龙虾出口移转到越南、泰国、台湾等地,或者透过香港迂回进到中国。另外,自去年11月起澳洲海产协会(Seafood Industry Australia)便积极呼吁当地消费者多购买本地龙虾,使销量在圣诞期间较前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三十,填补部份龙虾外销缺口。由此可见,在中国禁令影响下,澳洲虽然失去中国龙虾市场,却激发本地及其他市场消费潜力,虽出口量不及受禁令影响前,但仍保有一定水准。
牛肉
去年中国陆续宣布禁止进口澳洲数家牛肉商的牛肉。就贸易动向观察,澳洲冷冻去骨牛肉在2020年销往中国金额较2019年短少4.14亿,部分原因可能与澳洲国内近年旱灾洪灾导致影响牛只数量短少有关,在因应进口禁令上,澳洲肉商主要透过仍有出口许可的加工厂进行加工,继续将牛肉销往中国,减缓部份冲击。
平心而论,中国大陆市场庞大,在实施进口禁令后,国内产业不太可能完全不受影响,但也并非没有解决方式。从澳洲经验可以归纳几个重点,面对进口禁令,只要中国无法主导全球需求,将受禁令影响产品出口分散到替代市场是短期内有效的做法。同样地,迂回贸易和国内吸收也是减缓损失的方式,不过台湾一向遵循国际贸易规范,以迂回贸易方式将产品销往中国并不适合。
长期而言,国内产业与政府亦可思考以转型生产作为因应,例如改以生产未受禁令影响农渔产品,但这些转型后的产品随后是否仍有被中国以各种原因为由实施进口禁令,应当注意。
最后,在中国一波又一波对台湾产品实施进口禁令影响下,不应将解决问题的责任推给国内产业或政府,惟有各方合作才是正确态度。进一步来说,生产者必须自律,达到中国相关产品进口检验或检疫等文件要求。政府方面则可透过驻外力量寻找适合分散产品出口的市场,也可经由多边贸易场域(如WTO)向中国提出关切,以理性方式寻求解决之道。更重要的是,国内消费者应在此时发挥爱国心,积极支持购买国产品,协助产业度过难关。此次中国进口禁令,不只是考验台湾产业的韧性,更是凝聚国内业界、政府与人民团结的关键时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