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 形势已经很严峻了 /

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 形势已经很严峻了

墙内自媒体米筐老A文章:

1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主要经济数据。

整体该如何评价呢?三个字:不乐观,四个字:很不乐观。

详见下图。

1至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5.7%,前值是6.1%、下降0.4%…而预期值是6.2%,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为-6.4%,前值是-5.4%、下降1%…而预期是-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0.2%,前值是-0.7%、下降0.5%…而预期值是0.1%。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2.7%,前值为3.1%、下降0.4%…而预期值是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3.8%,前值为3.9%、下降0.1%…而预期值是4.3%。

也就是说,主要经济数据不仅相比前值在下降、相比预期值也在下降,大家本来预期经济会变好、可却被残酷的现实啪啪打脸。

唯一改善的数据是城镇调查失业率,7月的失业率是5.4%,前值是5.5%、下降了0.1%…而预期是5.5%,但是忧中有忧的是青年失业率却创出新高。

数据显示,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在逐月增长,5月的数据为18.4%、6月的数据为19.3%、而7月的数据已高达19.9%…相当于16-24岁的年轻人,每五个当中就有一个既没上学、也没工作,而处于失业状态,这个数据创出了36个月以来的新高。

2

也是昨天,央行又降息了。

8月15日,央行进行了4000亿的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75%,而之前的利率是2.8%,降息0.05%。与此同时还进行了20亿的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而之前的利率是2.1%,降息0.1%。

什么意思呢?

MLF、逆回购是央行向商业性银行提供资金的成本,相当于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又降了(央妈以2.75%、2%的利率向银行提供资金,银行拿到资金后再以4%—7%的利率放贷给居民和企业,二者利率的差额就是银行赚取的息差)。

为什么央行的利率一降再降呢?

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借钱啊,所以央行就通过降低借钱成本来鼓励大家借钱,这也能从7月份社融数据能看出来。

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大幅低于预期的11486亿元,同比少增4041亿元…去年7月的增加额是10831亿元。社融增量(贷款/股票债券融资/信托委贷票据融资等合计数)为7561亿元,大幅低于预期的1.3万亿,同比减少3191亿元…去年7月的社融增加额是10752亿元。

说明了什么?

说明企业既没有去银行借钱,也没有去股市/债市里募资,同样没有以信托/委贷/票据的形式筹钱,而是顺其自然、近乎躺平了。

现在的问题不是银行没有钱,而是银行体系内淤积了大量的钱、只是放贷不出去…因为企业和居民都不愿意借钱啊。

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很严峻。

3

从大的国际环境来看,中国面临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冲突。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的“围堵打压”愈演愈烈,在涉台、涉港、涉疆等政治议题上横加指责,甚至构建出有军事意图的包围圈,尤其在俄乌冲突后、与中国关系愈发紧张。

在此背景下,出现了金融脱钩(中概股列入预摘牌名单,影响中国企业在美上市融资)、科技脱钩(限制甚至禁止高科技产品或技术出口中国,比如对华为、中兴的科技打压)、供应链脱钩(西方跨国公司正寻求中国之外的生产基地)的现实,而这极大的冲击着经济。

此外,中国的疫情管控应该是世界上最严格的,而这一定程度上会抑制经济…管控、封锁、停摆、静态管理等,让大家不敢远距离出游,影响消费、也影响企业和商家扩大投资的积极性,疫情管控急需更加精准。

不仅中国,全世界都处于科技创新匮乏的阶段,而经济增长和迭代升级却是创新推动的。为了托底经济,只好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而它们只是量的积累,并不能质的提高。

这些年,中国建了大量的高铁、高速、桥梁、机场等来拉动经济,再扩大新建项目、其使用率将会不足,而这会造成项目闲置、徒增政府债务。

以上种种就造成投资机会的缺乏,当企业不赚钱、企业就不敢扩大投资,当企业不赚钱员工就没法增加收入、居民就不敢扩大消费,这就是当下经济的残酷现实。

更艰难的日子或许还没到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