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郑州“异地高考”热:人人皆知的系统不公 /

郑州“异地高考”热背后:人人皆知的系统不公

前言

8月9日—11日,河南省2022年普通高招进行高职高专批录取工作。8月12日9:00—18:00为本批次征集志愿填报时间,征集院校名单将在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

一年一度的高考大幕在末伏天气,逐渐落了下来。

一如既往的焦灼,一如既往的焦虑,一如既往的刺激,一如既往的高压,一如既往的忐忑,一如既往的折腾。

家有孩子的父母在每年7、8月份总要经历生死劫。

家有孩子的家庭,其实真正的财年都是从每年的7月、8月开始,不仅仅是金钱,还有精力、时间、求爷爷告奶奶、各种臆测和规划,各种猜想和折腾。

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漫长而又艰辛,收获多多而又步步惊心。

做父母的似乎不敢松一口气,不敢懈怠一点点;一个路口错过了,会遗憾很长时间乃至终生;一个疏忽埋下了,会让父母肠子都后悔青了。

养育孩子就像种树,春夏秋冬风雪雷电,你都得用心灌溉,用心呵护,用心遮挡。

2022年高考大戏落幕,不知道有多少河南家长开始认真思考:到底要不要给孩子办理“异地高考”?

笔者周围数个朋友,不止一次和我探讨过这个问题,尽管有的孩子还在读小学,有的孩子刚要读初一。

从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当今高考仍是检验和考验无数普通家庭的“龙门”和“试金石”。

当然,可能极少数家庭,是个例外。

2022年河南一本线理科509分,文科527分,一本线对河南考生来说仍然很残酷很遥远很高不可攀,还有十几所二本院校按照一本录取。

有人说:上二本,就是混个毕业证,毕业就等于失业。

医学院综合排名前50,河南仅有一所,泱泱人口大省高考人数大省,125W河南高考生,并且据有关人士分析说:这个河南高考总人数数据只会进一步扩大。

河南、山东、河北、江西等,近年来被称为“高考地狱大省”的几个难兄难弟,情况没有得到丝毫缓解,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异地高考”“异地升学”“高考移民”等等,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屈指算来,至少已有近十年的历史。

有行业内人士认为,2020年“异地高考”达到了高峰期,其代表就是那一年的“西藏热”。以前都是有点零零散散、零打细敲。

你知道“异地高考”是什么时候?

是N年前知道有朋友张罗着把孩子送到天津买房上学?

是朋友圈“异地高考”醒目而又令人焦虑的广告?

是接孩子放学在校门口被人硬塞到手里的西藏上学宣传页?

是陪孩子参加高考被人“循循善诱”添加微信的中介人员?

是饭桌上得知有朋友刚刚把孩子送到了西安去读书?

......

恩格尔有一句名言:存在即合理。

“异地高考”,听着有几分神秘,但它早已悄悄走进我们普通人的生活。

只不过,是“有的人先知先觉,有的人后知后觉,有的人不知不觉”。

“异地高考”被人称为“灰色地带”,也有人说是“敏感区域”。

在到底该不该送孩子去外地参加高考的问题上,不仅爹妈之间分歧严重,而且不同的家长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争议和看法。

近年来,笔者也曾经接收到不少朋友和粉丝的咨询、沟通、探讨。

笔者一贯的观点是:理解,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孩子的高考,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两代人的命运。我任何草率鲁莽浅薄的建议和意见,可能对一个家庭影响实在太大,这和帮别人买房真的是两回事。

河南人几千年来更重视“安土重迁”,但凡日子能过,谁没事喜欢去人生地不熟的异乡折腾呢?

青藏高原、昆仑山脉、布达拉宫、长安古都、鸭绿江畔......,有些地方风景秀丽,山河巍峨,但从一个偶尔旅游目的地,变成了孩子漫漫异地求学的起始点,不知道有多少家长能跨过除了路途遥远、担心孩子之外的财力、精力、心态,以及可能存在的未知和变数等等的调整和考验呢?

“要不要”可能比“怎么办”更考验人。

据调查,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参加“异地高考”的父母主要存在以下3个顾虑:

1)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成长问题;

2)结果或者效果的问题;

3)付出收获比的问题。

有人说:异地高考热的背后,其实是中产家庭的教育觉醒。

回顾十几年来的“异地高考”热,天津、辽宁、西藏、西安、新疆、青海、海南等地,成了河南孩子和父母辗转奔赴的新战场。

毕竟“往外走”的代价不菲。据了解,2022年参加异地高考的河南考生大约在4000-5000人,在整体河南考生中占比不到0.5%。

在“占便宜”和“牺牲品”之间,更多的家长要么有心无力,要么顾虑重重,要么首尾两端,要么徘徊不定。

目前无论辽宁、西藏还是西安等热门城市,政策端口无一例外都在收紧,户籍、学籍3年,孩子参加初中中招考试等,都成了硬指标。

有人给出的建议是:

孩子成绩好,考虑西安。

孩子成绩中等,考虑辽宁。

孩子成绩差,考虑西藏、新疆。

在孩子上学这件事上,家长不能偷一点懒,考虑孩子是否走“异地高考”这条路,去哪个省,家长最好自己登录当地的官方网站,一是要了解高考报名条件和报名办法,二是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当地学校的师资力量。

孩子该不该“异地高考”,建议还是要“量力而行”:

1)不算生活费、书杂费、陪读费等,一般的行规中介费约在10-20万元;

2)孩子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自律能力,社交沟通能力等;

3)家长的时间和精力,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全程陪读。

现实情况就是如此,你在河南405分本科基本没戏,而在西藏300分就可以读本科。

以至于教培圈里早几年疯传一个河南男孩在青海考上北大的故事。这样的样本总是被拿来无限放大。

河南孩子参加异地高考的“滑铁卢”案例也不少。

有一对家长费尽千辛万苦把孩子送到了西藏读书,孩子本身基础差,再加上自律性差,最后高考连三本都没过线。

我们既不能完全被无限广告光环效应放大的样本所迷惑,也不能对开启孩子异地求学的艰难挑战掉以轻心。

孩子是你的,你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在疫情三年“挣钱如吃屎,花钱如拉稀”加剧的当下,每一个父母都需要认真的考虑。

也有父母表示,宁愿不给孩子买房子,也要让孩子去外地参加高考。

除了买房、投亲靠友,异地高考之路似乎都被掌握在一帮能量极大的教培中介机构手中。

据调研,在郑州从事“异地高考”的个人中介不少于100人,稍微公司化运作的机构大约有20家左右。

这个“灰色地带”,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那么,如何找到一家靠谱、性价比高的机构帮助你和孩子圆了“异地高考梦”?

除了实际面谈、详细咨询之外,切实了解有关机构的靠谱程度和专业程度之外,笔者建议最好去适合孩子求学的城市实地走访、实地调研。

还有,就是多打听机构的诚信度。

实地考察花的毕竟是小钱,和孩子的未来比起来九牛一毛。

需要考察什么?

学校性质、师资力量、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天气情况、交通距离、日常开销等。

如果陪读还得考虑房租、生活支出等等。

笔者个人的建议还是,量力而行,主要还得考虑家庭的经济条件、孩子的自控力和独立生活及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父母的时间和精力等。

即使不陪读,父母要更多去看望孩子,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松懈、多付出,是保证孩子异地求学之路梦想成真必要和必须的前提条件。

当然,异地求学还得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才是主角,而父母不过是配角。

没有一家机构会说自己不靠谱,就像没有一家房企会说自己没钱。

后记

大多数父母,从一个农村做题家或者小镇做题家,一路苦读过关斩将,来到城市,好不容易扎根城市。结果猛然警觉,孩子仍然在一个非常残酷的起跑线上。

什么事情都有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当然还有不知不觉。

城市中产最大的觉醒可能就是孩子的教育。

每年高考,北京教授和河南保姆的段子,总是在一遍一遍的传。

河南家长看了,难免会有有一丝苦涩,有一丝心酸。

好消息是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两个新任校长都是中科院院士,但愿能给河南的高校教育带来新的希望与机会。

你愿不愿意让孩子参加异地高考?你得在金钱和时间、付出和牺牲、孩子意愿和独立性之间做出一个平衡的选择。

多少年以后才知道,我们十年寒窗考进郑州的大专或者三本,其实以当年的成绩在外省轻松可以上个本科或者一本。

人到中年,总让我想起赵传的一首歌:恨不当初多赚些钱!

人到中年,谁不是活成一个陀螺?不是被老人拿鞭子抽,就是被孩子拿鞭子抽。

生活本身就是那条无形的鞭子。

年轻时总认为自己有很多选择权,中年之后才发现你其实很多时候,选无可选。

年轻时总认为一切海阔天空,中年时才发现各种挑战,排山倒海。

越有钱,你的选择机会就多一些。

要么你选择生活,要么生活选择你。

能走出去就尽量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好。

比起父辈们闯关东走西口,我们这辈人吃的苦受的罪,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成人的朋友圈总是报喜不报忧,内心世界却是波澜起伏五味杂陈。

在孩子是否选择“异地高考”问题上,对家长认知、视野、金钱、心态、时间、精力等等,都是一个挑战。

祝愿河南高考大省早日成为教育强省,有更多更好的985、211双一流大学落户河南,让更多的父母和孩子不再踏上漫长孤寂的异乡求学之路。

希望未来的中国教育更加均衡,希望未来河南的孩子不用再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异地求学。

你对河南孩子历尽千辛万苦参加“异地高考”怎么看?欢迎你在文章最后留言处留言。

你想了解“异地高考”更多资讯和情况,让孩子少走弯路?欢迎你在后台留言“异地升学”,我们帮你答疑解惑。

(备注:本文采用照片、图表等均来自网络,若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