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地方财政吃紧 掀以罚款创造收入乱象 /

中国地方财政吃紧 掀以罚款创造收入乱象

中国经济下滑加上疫情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紧张。媒体报导,多地政府出现以罚款创造收入的胡乱罚款情况,去年有15个城市的罚没收入年增逾1倍,连官媒都批评这做法短视。

中国新闻周刊29日报导,近年来多地的罚没收入明显增加。罚没收入属于政府非税收入,是指执法、司法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违法违章者实施经济罚款的款项、没收的赃款和赃物变价款。

此前有111个地级市公布了罚没收入的数据,2021年有80个城市罚没收入上升,其中有15个城市罚没收入年增超过一倍,如四川乐山增加155%,江西南昌增加151%。

排首位的青岛2021年罚没收入为人民币(专题)43.77亿元,较2020年增加24.51亿元,增幅127%。

除青岛市外,罚没收入最多的前14个地级市中,江苏省占6个,其中盐城2021年罚没收入为37.27亿元,较2020年增加44.12%。

青岛市财政局及盐城市财政局接受媒体查询时均表示,罚没收入增加主要因为破获重大传销或经济桉件。

不过,报导指出,多起桉例显示交通部门成为乱罚款的重灾区,有地方交通部门甚至推出“罚款包月”,可谓花样百出。

如山东成武的大货车司机会与当地交通运输局合作,预交当月罚款,之后若被发现超载或超高,都不被干涉。

内蒙古自治区多地部分交警为了完成提高地方收入的任务,会在道路上设置临时检查点,对途经货车司机以“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等理由罚款,但事实上司机大多已扣上安全带,或并没有罚单上列举的违法行为。

报导引述北京看懂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程宇表示,地方财政主要分地方政府基金性收入和一般性财政收入,前者主要来自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即卖地收入。

他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7个月,地方政府卖地收入的实际金额大约仅为去年同期的1/3,令地方财政收入压力普遍较大。

程宇称,一般性财政收入主要由税收和罚没收入构成,现在中国经济面临挑战,地方税收普遍下降,政府为了保证企业正常运营,还推出返税退费政策,意味着地方政府税收也减少。

他说,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一些刚性支出压力仍然较大,意味着很多地方政府面临严重收不抵支,造成“罚款式创收”的冲动。

报导引述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侠客岛”19日贴文,指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财政吃紧时,借罚款搞创收的老毛病很容易复发。

文章说,这些地方政府的“罚款冲动”,主要源于“缺钱”的现实困境,但一缺钱就想着从企业、个人头上“薅羊毛”,实在是短视且有害,很容易陷入财政缺钱、罚款搞钱、营商环境恶化、企业用脚投票、税基减少、更加没钱的恶性循环。

中国政府也曾就防止乱罚款作出指示,中国国务院办公厅1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坚决避免乱罚款,严格禁止以罚款进行创收,严格禁止以罚款数额进行排名或绩效考核的指标。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明楷认为,所有罚没收入应直接上缴中央财政,不给地方,财政充分保证司法机关办桉的费用,才能改善乱罚款的情况。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