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瑞士为什么能够人均GDP九万美元? /

没有军队,瑞士为什么能够人均GDP九万美元?

在国际局势中,“中立国”这个概念十分特殊。它们通常是一些综合国力不那么强大,体量比较小的国家,按照国际公约,不参加战争,也不允许别国军队入境。

而在欧洲的历史上,就有着不少这样的中立国,比如比利时,卢森堡,瑞典,荷兰,他们要不是国土小,要不就是人口少,有的在战争开始时宣布中立;也有的恪守“永久中立”的国策,绝不主动介入大国游戏,如瑞士。

▲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曾宣布成为中立国,但二战德国看中了他们的地理位置,把三国全部占领,中立国地位彻底丧失,二战后三国均加入北约

有时候,中立并不能彻底带来国家的稳定,二战时期,比利时等中立国家一样遭受到了战火侵袭。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是中立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最为稳固的永久中立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维持着自己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那么,四周被德,法,意、奥等大国包围的瑞士,又是怎么做到中立的呢?周围的国家又是如何打算的?

▲ 二战的中立国(灰色),其他的中立国都是在战场的边缘和外围,而瑞士却是个独特的存在

立国之初,西欧的战斗民族

瑞士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对比周围曾经孕育了查理曼帝国的法兰西地区,北边很早就有着城市的德意志,南边靠着海上贸易和平原发展的意大利,瑞士的历史实在是不够看。

由于南靠阿尔卑斯山,北有侏罗山脉,交通困难,又小又穷的瑞士成了西欧平原中的“三不管”地带。公元1300年左右,三个分散的城市为了加强防御,自发集合成一个“永久同盟”,类似于松散的邦联制国家。

▲ 瑞士地形图,南部和北部均有山脉,没有任何港口,南面更是矗立着欧洲最高的阿尔卑斯山脉,易守难攻

而它们的所谓联盟,不幸的戳中了当时的欧洲强国—神圣罗马帝国。当时帝国的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出自大名鼎鼎的哈布斯堡家族。而这个家族,就发迹于瑞士的阿尔高州。

哈布斯堡家族虽然长期离开瑞士地区,却从未放弃对于这片“龙兴之地”的领地要求。看到居然有人挑战自己作为领主的地位,皇帝的弟弟利奥波德大公毅然出兵,带领九千人的军队攻打瑞士永久同盟。

▲ 瑞士邦联的变迁,由1291年的三个州(深灰色)到慢慢扩大到周边地区,17世纪时为浅灰色

双方力量极为悬殊,瑞士山民没有足够的骑兵,没有足够的武器,甚至面临经济封锁。但是瑞士人灵活利用了山区狭窄的地形,在山路上设置路障,发动偷袭,最终使得哈布斯堡一方战死两千余人。

一时间,一群野蛮人打败帝国的消息传遍欧洲,哈布斯堡家族不得不放弃对于瑞士地区永久同盟的干涉。

人们第一次认识到,西欧还有一个地方叫“瑞士”,那里的人们用战斗和鲜血为自己获得了独立。

后拿破仑时代的神来之笔

随后瑞士这个地方沉寂了多年,依旧是个又小又穷的山区,只有零零碎碎的城市和贸易。值得记住的是1511年,通过战争和购买等手段,将境内哈布斯堡的势力驱逐出境,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地区。

永久联盟消失了,“瑞士”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它真正的崛起则在1798年,拿破仑强行将这片地区划归为“瑞士联邦”,宣布它永久中立,最后又撕毁条约,将它并入法国。

在地理位置上,18世纪的瑞士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东有神圣罗马帝国(后来的奥匈帝国),北有德意志诸国,西面紧靠西欧霸主法国,南面则是绵延不绝的阿尔卑斯山脉,也是意大利数个小国的前沿。其中任何一国发生战乱,瑞士都面临着风险。

▲ 瑞士周边国家都是当时欧洲数一数二的强国,被夹在其中的瑞士,无异于走钢丝一般惊险

而拿破仑的多次取胜,更是加剧了这个国家外交的风险。他将法国的领土延伸到中欧。作为插在法国和意大利之间的钉子,最后恪守独立的瑞士也没逃过,沦为拿破仑的牺牲品。

1815年,拿破仑战败,维也纳会议随后召开,对西欧的局势重新划分。在十几条决议中,有一条就是—确认瑞士是永久中立国。瑞士的独立不干涉政策,终于得到了周围列强的承认。

作为倡导者,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明锐的察觉到,瑞士就像一颗钉子,卡在欧洲大国之间。它是大国之间的缓冲地区,又和周围的数个国家有着交流,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各个国家之间的战争。

即使真的发生了战争,瑞士独特的地形也能牵制两方的军队,使得远离战场的德国,沙俄,瑞典等有可能进行外交协调,避免再来一次波及全欧洲的大战。

因此,瑞士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谁都不乐意见到它属于自己的敌人。任何一个攻打瑞士的人,都可能招来其他几个国家的联合反对。

▲ 与周边国家不同,瑞士并不是单一民族国家,即便说德语的人占半数以上,德意志人也并不能主导瑞士,全国有四种官方语言,德语(黄色),法语(绿色),意大利语(蓝色),罗曼语(红色)

世界大战,挣扎求生

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如今欧洲最有情调的度假胜地,以雪山风光著称。阿尔卑斯山脉也使得曾经横扫欧洲的希特勒,最后也没有在瑞士身上花心思。

希特勒曾经计划攻占瑞士,甚至投放了几个师的兵力,最后却不得不停止。

一方面,瑞士实行了左右摇摆的方针,根据《国际人道法》,一个永久中立国必须贸易方面对所有参战国一视同仁。瑞士不得不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同时给两方阵营提供方便。

据统计,瑞士国内生产的军火,90%均被运往德国和意大利,两国贸易也有超过70%的部分通过瑞士进行。著名的瑞士银行一共发放了1.5亿瑞士法郎的低息贷款,为德国初期战争扩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 瑞士二战时期的最高指挥官,坚持武装中立和两边支持的方针,极力维持瑞士的稳定

对于苏美联盟,瑞士则默许在伯尔尼设立新闻中心,使得同盟军可以及时,准确播报德国战场的情况。战争后期,瑞士提供了大量的军火产品,支持美苏军队在德国境内的后勤。

在这种情况下,瑞士还必须做到一视同仁,依旧牢牢保护自己的军事权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瑞士空军。按照规定,任何随意进入瑞士领空的飞机,都被视为对瑞士的冒犯。耿直的瑞士人才不管你是谁呢,上了我的地盘,统统下来!

▲ 一架被瑞士空军击落,坠入河流的盟军飞机,飞行员跳伞失败,当场死亡。这样的亡魂不少于50人,曾让美苏联军和纳粹十分恼火

另一方面,希特勒了解到瑞士依托了山脉进行战略防御。一战过后,瑞士差点掏空了阿尔卑斯山,开挖防御设施,设置武器。

而在各个山口,都可以见到不少防护装置,深埋地下,目的是为了防止坦克。还有大量的防空洞,一旦发生战争,全民必须撤退至山中,可谓武装到了牙齿。

▲ 位于山中的炮台和遮盖设施,在战后成为旅游景点

此外,瑞士也是个几乎没有侵略价值的国家。它没有油气资源,没有大量农业用地,主要产业是金融。当时的纳粹德国还必须依靠瑞士银行,将掠夺来的犹太人财富兑换为货币,从西班牙和意大利进口农产品。

瑞士不仅是离岸金融中心,而且是德国,意大利运输军火的通道。两个国家通过瑞士的圣梅达隧道运输战略物资。

但是这个隧道贯穿瑞士,一旦进攻瑞士,瑞士可能炸掉这条隧道。一旦军用物资无法运输,意大利这个盟友可能撑不了多久,所以希特勒再三衡量放弃了这个计划。

这样看起来,即使花了大代价入侵瑞士,也没有多大好处,最后瑞士得以在血流成河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幸存。

▲ 今日任然充满神秘气息的隧道,也成为了非常热门的景点

全民皆兵,铁桶防守

瑞士的外部条件和自身因素,促使瑞士成为中立国,而即使如今,欧洲已经不太可能发生全面战争,瑞士仍然延续从前它“严密把守”的国策。

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这群高大勇敢的小伙子。

冷兵器时代的瑞士可谓是穷山恶水,为了养家,年轻男性不得不外出征战,成就了令人闻风丧胆的“瑞士雇佣兵”。

他们使用长枪和火炮,排成整齐的队列,纪律严明,遵循“价高者得”的原则,为法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战斗。

▲ 瑞士雇佣军最擅长的方阵战斗,以长枪为前锋,对于马匹有非常强的攻击力

到了热武器时代,瑞士依旧延续了这一传统,被称为“武装中立”。每个瑞士的成年男性,每年被要求参加3周的兵役,参加射击训练,枪械训练等等,同时必须在家中安放枪支,以备不测。

▲ 瑞士最出名的瑞士军刀,可谓是欧洲军队的首选武器

为此,瑞士每年要付出的军费极为高昂,却也换来了全世界最安全的国防体系之一。这样来看,破环瑞士对于周围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弊大于利的事情。

富裕之地,不偏不倚

战后的欧洲为了缓解衰落,极力推动欧洲一体化,最后成立了欧盟。只有瑞士,高冷的摆摆手:“我们公投一下看看。”

一方面,瑞士人在长期的外交之中养成了谨慎的政策,以全民公投决定国家对外事务,堪称是全世界最喜欢全民公投的国家。人们担心欧洲一体化会促使国家接受移民,拖累国内秩序,因此两次拒绝了加入欧盟的决定。

▲ 欧盟成员国地图,看看谁缺席了

一方面,这是因为瑞士的银行业。良好的金融基础,长期的国家稳定,加上因为没有加入欧盟而实行的保密政策,瑞士银行成了全球富豪的避风港。这样一个金鹅,人人都在担心加入欧盟会受到金融政策的影响。

在政治和金融一起跳舞的今天,瑞士银行等于为自己编织了一张庞大的保护网。

▲ 瑞士银行已经有753年历史,比这个国家还长寿,瑞士还只有725年历史呢

同样的,外交上一向谨慎的瑞士直到2002年才全民公投决定加入联合国,而联合国早就在1945年就诞生。

▲ 公投了几次,终于进联合国了

由于永久中立的基本国策,瑞士长期在国际上扮演调停者的角色,吸引了大量国际组织将总部设立在瑞士,包括了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

综合来看,对于瑞士这样的小国,中立是立国700多年的立身之道,也是西欧大地上维持平衡的有力推手。可以说,独特的瑞士才能保持多年中立,也只有多年中立才能成就今日的瑞士。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