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成都深圳 防疫过程似曾相识的往复循环 /

成都深圳 防疫过程似曾相识的往复循环

防疫冠名难

海南三亚等地尚处于严格的防疫状态,最近深圳成都先后因新冠感染病例增加进入严格的防疫状态。之所以称之为严格防疫状态,是因为不确定目前合适的名词到底是什么。

首先,封城肯定不对。即使是上海,在防疫措施放松之后,“解封”一说也被否决了,原因是本来就没有封城。如果四五月的上海都不是封城,那无论是海南、西藏,还是深圳成都,必然没资格叫做封城。

其次,全域静态管理也不对。至少深圳对这一说法表达了强烈不满,它确实没宣布全域,只是让几乎覆盖全市的各区分别宣布了较严格的非必要人员出行限制,好像连静态二字都未用上。

从以上来看无论是成都还是深圳,我们只能说这些地方——或者这些地方的大部分地区,进入了一种人员出行大幅受限并同时辅以高频率全员核酸检测的较严格的防疫状态

循环往复

可无论冠以什么名词,或者不冠以什么名称,本质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似曾相识的循环往复

某地出现新冠社区传播,局部的筛查无法阻断病例进一步的传播,于是筛查范围不断扩大,直至以全面限制人员出行的方式来延缓传播,同时进行全员检测以完成排查。

在筛查、排查的同时,初期病例的回溯、病毒基因组鉴定工作也往往会有眉目。于是隔在中间会有某地疫情源自于XX方式的输入、为XX亚株的新闻。类似的情况发生了太多回,以至于都有了一定的可预测性。不过之所以有可预测性,是有科学缘由的。

以输入起源为例,全球新冠感染一直在高位——随着绝大多数国家恢复正常,不再努力检测每一例感染病例,除中国外新冠检测数显著下滑。甚至可以说国际上的感染病例有明显低估。这种情况下因各种方式与原因,某地遇到输入病例并不让人意外。当然一些地方具体溯源的结论有些离谱,比如快递、咖啡机滤芯。更有可能的是各种人员接触交流下,难以避免的输入风险。

而全世界占主流的是奥密克戎的几个亚株——实际上就是BA.2下整个流派,特别是BA.4/5(BA.4/5是接近BA.2这一边的)为主。因此后续基因组鉴定出来是BA.2.X或BA.5.X等也毫不意外。

病毒基因组鉴定时常带的一句“传染性比以往更强”,几乎是废话。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本身就比以往德尔塔等更快,现在全世界都是奥密克戎,输入进来的也必然是奥密克戎,怎么都会是传染性比以往病毒株更强。

只是侥幸

真正的困难在于奥密克戎各亚株传染性强,很难保障在输入时或输入后短时间内就查清感染病例。

奥密克戎的潜伏期非常短,中位在3-4天之间,这使得一个感染病例能在较短时间传播给其他人。因此,当某地靠各种常规的筛查措施找到1例感染病例时,很难确定实际已有多少例感染。

过去几个月来很多人热衷于总结XX地方的经验,喜欢说A地那么久感染病例没控制好,是因为XX没做好,看看B地是如何如何,同样出现感染病例很快就控制下去了。

不同地方可能在检测的频率、范围等细节上有差异。但XX地方通过什么措施就做得很好的说法,本质上类似于斯金纳那些迷信的鸽子。在斯金纳做鸽子实验时,他随机给鸽子食品奖励,但鸽子却以为是做了什么才获得的奖励,于是不断重复各种迷之操作期望获奖,各个成了跳大绳大师。类似的,我们看到不同地方的不同防疫结果,也会陷入寻找“差异”的纠结,却忽略了不同结果的最大原因——运气****。

有段时间热衷讨论BA.5的R0,有说18的。当然这一说法不对,BA.2这一大群可能都在10上下。R0是理论上在没有免疫保护的情况下平均下来一个感染者可以传播给多少人。注意这里的平均,如果R0=10,是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传播给10个人?不是。有的病毒“运气”不好,感染的人比较宅,一个能进一步传染的人也找不到。而另一个病毒可以“运气”爆棚,直接碰上了造成超级传播事件的机会,一人传播一群也不是没可能。

同理这种“运气”也会反映在不同地方的防疫结果上。有的地方看着很成功,很可能只是恰好运气好,最初筛查到感染病例时还没怎么传播。有的地方看着很失败,也可能只是“点子”不准,查出一个感染时,该感染者已经造成了超级传播事件。

这种运气的不可确定性恰恰带来了让所有人最无奈、也最痛苦的那部分循环——突然开始却不知何时能结束的不能叫做封城的严格防疫状态。

必然的不确定性

无法明确严格防疫需持续多久几乎是必然。因为在多轮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之前,没人能预测到底多少次检测能把所有病例排查清楚。理论上来说能确定的只有一开始需要多少天严格管控来完成最初的几次检测排查——比如成都最初宣布的4天居家,完成两次全员检测。可是这一定足够吗?成都大部分地区进一步延长管控时间,就知道并非如此。再遇上核酸检测系统超载等不可预测的意外,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这种不确定性也让管控区的居民与管理者间产生了认知偏差。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居民们不应该恐慌——很多严格的措施很可能真的是暂时的,更何况居民的恐慌还只会增加管理的困难,甚至是进一步传播的风险(比如大量人员拥挤于超市)。但对于居民来说,上海的鲜活示例意味着应对严格管控的不确定性,只能通过“囤货”来获取安全感。

在开始的不确定性后经历长期严格管控的不只是上海,西安、长春乃至整个吉林、云南的一些边境城市等,被“管”得不比上海轻,只是在上海面前大家都是没什么名气。甚至连核酸系统超载出问题,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西安、上海都有遇到过类似问题。足见看似偶然的不确定性背后已是必然。

还记得5月《柳叶刀》的上海防疫评论吗?

在这不断往复循环中,我们需要的不是各种回避封城的名词,每次想方设法换一个表述方式,而是开始对防疫难度与管控措施未知性的诚实讨论。

今年5月初时,上海的几位学者在《柳叶刀》上发了题为“Shanghai’s life-saving efforts against the current omicron wav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的通讯。其中最后一段提到上海的防疫措施是中国走出大流行模式的必要之举,通过更新疫苗以及抗病毒药物普及,上海以及其它中国城市也能克服薄弱的免疫屏障,在不远的将来战胜疫情

不远的将来是何时?

通讯发于5月6日,距今近4个月,不知文中所提及的不远的将来是否是现在呢?还是现今要重新算不远的将来?亦或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文中提到更新疫苗,储备抗病毒药物。近日新的重组蛋白疫苗与腺病毒疫苗的吸入型获得紧急使用授权,可是有任何数据支持这两种疫苗能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吗?而国内特批的某个抗病毒药物又有何证据支持自己的有效性吗?

缺乏实质数据支持的宏伟结论,是没法让我们走出似曾相识的往复循环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