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朋友所剩不多 别对欧洲和德国讲狠话了 /

朋友所剩不多 别对欧洲和德国讲狠话了

亲中共媒体香港01报道:德国经济部近日据报将采取措施降低对华依赖,中方对此的回应整篇回应都非常好,有理有据,态度坦诚真挚,唯最后一句“不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警告,让人颇感意外,有以下几点思考,希望能引起注意。

第一,在中美战略对抗态势下,欧洲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我们当考虑到欧洲的特殊情况,尽力处理好与欧洲的关系,而如何处理好与欧洲的关系,需要大视野,大智慧。

欧洲和美国共享历史、文化、宗教等价值意识,而且因二战、冷战及战后重建等原因,结成了同盟关系,但是在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上,欧美之间一直存在相当大差距,即便是在中美关系的最糟糕的五六十年代,欧洲仍然和中国保持着相当微妙的关系,成为中国突破美国封锁,在与美苏两大阵营的斗法中独树一帜的一处立脚之地,欧洲在当时被我们归入“第二世界”,并不尽然是从斗争的角度来处理问题,对欧团结的用意其实比斗争更强。

除了意识形态与价值层面,欧洲和中国没有直接利害冲突,相反双方具有非常强劲的经济联系。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双方存在的意识形态与价值冲突,美国现在正利用这一点,通过和欧洲的特殊盟友关系来动员欧洲国家与社会孤立中国。而欧洲,在此期间显然有自己的考虑,他们想和中国保持经济联系,不与中国陷入结构性冲突,同时又受制于国内普遍民意以及美国的外交劫持,再加上内部政党政治和中欧意识形态冲突等原因,不得不做一些在中国看来很不爽的事情。所以,如何在战略层面把握好中欧关系,在每一个具体案例上处理好与欧洲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非常考验我们的外交智慧。

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挂的中国国旗和德国国旗。(Getty)

人们要认识到中美斗争结构下欧洲的重要性,在日本已经基本表明态度的情况下,如果欧洲也向美国看齐,与美国对标站到一起,那么在经贸、科技、政治外交等领域,对中国将极为不利,那就等于是在中国与欧美日之间划了一条鸿沟,对中国的经济建设与民族复兴大业,对每个市场主体与家庭个人的生活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也没必要回避。相反,如果能处理好与欧洲的关系,使他们能在中美之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具有一定的战略自主意识,那么对中国而言,在经贸、科技、政治外交等领域的意义也不容小觑。

第二,在中欧关系中,中德关系是一条主轴,如何处理好与德国的关系非常重要。德国是欧洲“发动机”,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一个科技与制造业强国,更关键的是德国和美国之间一直存在非常奇特的关系,具有比其他多数欧洲国家更强烈的自主意识,同时又和中国存在着极为强劲的经贸联系,不仅德国在中国有大量投资,中国也通过这些投资,大大提升了自身科技水平与制造业能力。在中国,人们对德国的印象普遍不错,在欧洲,如果对不愿意和中国陷入新冷战的国家进行排名,德国也一定在前三位。所以,处理好与德国的关系,珍惜双方外交基础,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

第三,对德国从默克尔到朔尔茨对华外交的转变当有正确认识。和默克尔相比,朔尔茨的对华外交确实进行了某些技术性调整,而且杂音也更大一些。这是由中美战略对抗关系的发展演进与德国自身的政治结构变化决定的。默克尔时代,一方面她在国内的政治基础更牢固,一方面中美关系的对抗还未到一定程度,而德美关系却因为川普的单边主义行动严重受损,但是到了朔尔茨时代,这些影响中德关系发展的内外元素都发生了一定变化,所以朔尔茨及其内阁成员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上,肯定会和默克尔年代有一定差距。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并处理这种差距呢?我想这就必须回到上面第一、第二两点,要以这两点为指导和依循。

国与国关系其实人与人、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尊重彼此的差异,尊重对方的选择,要尽量多来往,没有根本性利害冲突的情况下,尽量少说或不说狠话。狠话说起来过瘾,听起来得劲,特别在今天的网络社会容易引起共鸣,但是对双边关系来说却往往是灾难性的,这方面有太多的经验的经验值得借鉴,也有太多的教训值得汲取了。(作者:杭子牙)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