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至于吧!香港市民街头为女王“哭丧”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是上周世界大事之一。
毕竟英女王个人对中国态度还算友好,会见过中国第二、第三代领导人,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也按照相应的礼仪作出了回应。
作为普通中国民众,有理哥对英国王室的豪门恩怨更有吃瓜看戏的兴趣。
但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却有一批人当街痛哭流涕,聚集哀悼之余。
看,这位黑衣短裙女,就当街痛哭到无法直立,身后短裤女,则作安慰状,看似也很悲痛。另一侧,举着单反相机的摄影者,对着她啪啪啪记录下这一幕。
这个场景,出现在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外。
作为英国外交机构,领事馆对本国重要人物逝世进行哀悼,确实无可厚非。但奇怪的就是,目前天气酷热的香港,却有大批人大排长龙,到领事馆参与悼念这位外国人。
人龙一度长达 500 米,人数逾千。领事馆工作人员骄傲的说到,最少排 4 小时才有机会进入吊唁。
这自然引起媒体关注。
港媒 NOW 新闻问排队的梁先生,他说:" 我们不是谈政治或其他的,不是这意思,而是作为曾经管治我们的,亦有许多德政,以前没有公屋,现在有公屋住,算是来送上谢意。"
香港公屋政策确实源自港英当局,当时由于二战后大量人口涌入香港 , 导致社会住房十分紧张 , 越来越多低收入者强占有价值的官地 , 逐渐形成了大片寮屋区。
1987 年,港英政府公布《长远房屋策略》,确定了香港公屋私有化的政策方向──此后,公屋在香港发达的市场经济下,正式成为可追逐、可炒作的商品。
随之而来的是地产霸权的崛起,公屋比例降低。
回归以后,特区政府也与地产商多次 " 斗智斗勇 ",公布了如 2002 年《公营房屋架构检讨及有关房屋政策的声明》及 2014 年的《长远房屋策略公众咨询报告》等多文件及后续施政,为香港市民兴建新的公屋。
住公屋的梁先生估计也是香港基层家庭,不感谢为自己提供廉租房的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吗?
而接受 TVB 新闻采访的陈小姐,则形容英女王就像她的祖母。
陈小姐说:我对她的感受很深很深,感觉上她好像我的嫲嫲(祖母)。感谢她那么多年来守护英国或者她领导的地方,我很尊敬她是一位伟大的领导人,她带给我们的心是很安稳,大家可以活在一个平安、快乐的地方。英女王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好像点燃一个烛光一样,令到这个世界可以照着她的榜样,继续守护这个地方。
人家真正的英女王儿子,在母亲的棺椁前,低头哀思。
人家真正的英女王孙子,笑眯眯的向民众挥手。
还有排队男子,当着 BBC 镜头,将米字旗包裹在婴儿身上。
移民英国两年的周小姐,就在伦敦参加悼念活动,她说自己知道英女王逝世的消息," 真是忍不住大哭出来 ",形容感觉就像失去一位家人、一位慈祥的祖母。
周小姐又称,最钦佩英女王的正直,以及全心全意为国家及人民服务的心。
移民英国一年的钟太带女儿前来,她说她经历过英国在香港统治最辉煌的日子,她小时在香港住木屋,连厕所和自来水都没有," 但那 10 多年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日子 ",其后自己亦考上了大学,她形容自己是殖民地治下兴旺时期的受益者," 而英女王就是那个时代的象征。"
如今她以伦敦市民的身份,再度回望六十年代的香港称 " 那个时候大家都看到希望 "。
欧洲国家在全世界殖民地多了去了,有几个像香港这样发达的?为什么?没有香港后面的大陆,香港屁都不是!
呵呵,这些年轻人有多少经历过以前被英国人统治的时代?还怀念以前之前的香港了,搞笑吗?真正经历过的人有多少出现在这里?喜欢英国,容易啊,不是有BNO护照吗?去英国啊。只是不知道英国会不会把你扔去卢旺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