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北邻跌倒,机会来了!西向,拓土开疆 /

北邻跌倒,机会来了!西向,拓土开疆

墙内自媒体大闲人老李文章:重大活动前都要预热。

先在远东,我们的委员长同大帝会面;再在北京,我们的第一外交官和即将卸任的俄大使长谈。

都是前菜,为的是两天后的主餐。

既然大会基调已在8月的夏都定下,那就腾出手来处理外面的事。

多说两句。这段时间的内部学习,都是面对发展新阶段,要进一步树牢新理念。大会召开后,重点就要转到抓贯彻落实,将全面推动构建新格局。

新格局的重点是内循环,而相应的外循环一定是以内循环为中心,彻底摒弃过去30年“两头在外”的“伪循环”。

不败在我,胜之在敌。

我们的内部,大局已定,节奏可控;而着眼外部环境,欧洲三战至今,变化已现端倪,是时候顺势而为了。

这个势,是北边邻居带来的。

北邻的国运,永远和油价起伏紧密相关。当年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气吞山河,源于中东危机带来的油价暴涨;而戈尔巴乔夫的落寞,以及后来叶利钦的弱势,背景是油价的长期低迷。

经济基础决定政治雄心。和这黑黢黢的工业血液绑定在一起的,又何止美国呢?

普京2014年出手克里米亚,恰逢油价高点;几年前出兵叙利亚,挽阿萨德于既倒,处于油价上行期;今年年初的特别行动,是这轮油价上行周期的顶峰。

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单边的周期。随着美国一系列博弈初见成效,全球油价进入下行通道,北邻的处境,难了。

撇开油价,另一个检视北邻国力的指标是武器。

在俄乌战争的验证下,北邻的常规武器确确实实露了大怯,到现在只能靠核武,说一些唬人的狠话。

北邻的装备和战法还处于前苏时期,落后于这个时代2、30年,而高新武器因为芯片断供、技术断代,成色明显不足。明明是主场作战,却和杂牌军的昔日小弟打了个平手,近期还有崩盘的迹象。

几年前北邻在中东一马平川,威风凛凛,是因为CIA资助的乌合之众就是一帮民兵,没受过正规训练,反衬的北邻英武神明。

所以叙利亚战后举办的莫斯科武器展,北邻的装备卖的非常好,背后是中东的王爷们来大哥地界交保护费,拜码头,大帝的风头也是一时无二。

而今年的莫斯科武器展,却基本没有外国订单。北邻的兵工厂把家底都晾了出来,却少有国际买家问津,最后还是过去的老朋友们挽了尊,比如被全面制裁的缅甸军政府。

北邻虚弱的另一个侧面,源自不久前的一则消息。就在前往远东的出访前,北邻远东地区唯一一个不依赖转移支付的州府萨哈林,也正式宣布入不敷出。

随着埃克森美孚的撤出,极度依赖西方钻井技术的萨哈林1号已经停止作业。北邻自己的技术根本采不了高纬度的油气,只能眼看着这个钱袋子瘪下去。

而且油气产业和所有重工业一样,万万不能停,重新开工的成本非常高,一停就会出大问题。

所以北邻虽然嘴上强势,说要动萨哈林2号,要换三井、住友这些日本运营商,但业界都知道北邻是在虚张声势,因为它根本没有动2号的底气,或者说根本动不起。

北邻的经济重心都在西边,也就是欧洲一侧。制裁长期化意味着北邻不得不调整经济结构,转向东方,将付出高昂的成本。

北邻是要面子的,嘴上仍然说的是狠话,但身体相当诚实。这不,就在前几天,中能建在萨哈林的氢能开采,进了一大步。

之前北邻捂着资源,不让东方大国进驻,现在江河日下,再不找外援都有可能全面崩盘。

综上,如果说油价是北邻国力的晴雨表,那武力值就是资本市场对北邻定价的依据。现在这两个全不行了,北邻只能敞开遮着捂着的手,让东方大国进驻救场。

而且萨哈林(库页岛)只是序曲,东方大国开疆拓土的重点在西侧,也就是中亚。

中吉乌铁路明年开工,其实也意味着北邻已无力控盘,交给东方大国去主持局面。

不要小瞧基建的力量。基建意味着标准,标准意味着可复制,可铺开。

为什么苹果、亚马逊们能赚那么多钱,主要就是他们把持着标准,并用把利润最丰厚的部分紧紧握在手里。

基建走出去,能源输进来;标准走出去,利润输进来。而当斯坦们有钱了,自然就不想再闹腾,安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大国毕竟是千年古国,礼仪之邦,面对虚弱的北邻,面子要给足的。所以,这次仪式会办的非常隆重,话也会说的比较满。

领导级别越高,定的事儿越大。何况这次是战争后最高元首之间的首次会面。

未来五到十年,国内的资本将加大举向西,以新疆喀什为中心,打造连接欧亚大陆的新路线。

中亚新秩序即将到来,本次上合会议就是新起点。

最后是一点个人建议。既然是开疆拓土,从国情角度,必然是国家队先上,去完成前期骨干网络的架设,而民营私企等散装力量,会在骨干工程完成后,再去进驻经营。

本闲人反复强调,在这个时期,一定要有单位,因为只有国家队或者中国特色的单位,才有实力把这种拓荒任务揽入怀中。

从北邻实力衰落到交出中亚传统势力范围,从领导人出访到未来西向布局。

必须有大局意识,才能知晓个人在动荡中如何做出选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