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重庆猴痘病例曝光 德国病毒高度同源? /

重庆猴痘病例曝光 德国病毒高度同源?

中国疾控中心周报今天发布了《现场纪要:中国内地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中国重庆市,2022年9月16日》(以下简称“现场纪要”)。

现场纪要指出,一名29岁的中国籍销售人员于9月2日至8日访问德国,9月2日在柏林出现男男性行为。他随后前往西班牙,并于9月14日返回重庆。该男子曾出现喉咙干燥发痒,9月9日发烧,右脚踝出现红色皮疹和脓疱。9月11日,他前往一家私人诊所,服用消炎药。9月14日,他被隔离在重庆新冠肺炎隔离点。他自述出现猴痘样临床表现,随后被重庆市疾控中心确定为猴痘疑似病例。

经过检测,上述病例中的猴痘病毒 (China-CQ202209)属于西非系B.1支,与6月21日采集的德国病毒高度同源。这些结果确认了该病例是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

得知此消息后,国内许多网友忧心忡忡。不过官方通报称,经专家研判,该病例入境重庆即被隔离管控,无社会面活动轨迹,疫情传播风险低。目前,该病例正在定点医院进行集中隔离治疗,情况稳定,其密切接触者均已落实隔离医学观察措施。此外,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

那么,目前欧洲,尤其德国的猴痘感染情况如何?

根据德国疾病防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9月19日的最新数据,截至当天,德国累计报告3563例猴痘病例,病例以男性为主,16例为女性。另外,根据世卫组织9月15日披露的数据,欧洲猴痘确诊病例数前五的国家分别是: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与荷兰 。德国国内猴痘病例数正逐渐下降。

2022年5月,德国首次发现猴痘病例。截至2022年9月19日,已有3,563例猴痘病例数据从所有16个联邦州传达给RKI。自2022年8月初以来,每周向RKI报告的病例数量持续下降。

根据目前的了解,病原体的传播需要密切接触。在这次疾病的爆发中,传播主要发生在性行为,目前特别是在与其他男性有性接触的男性中。

德国是否存在大规模爆发猴痘的危险?

猴痘通常来说不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为它需要与具有传染性的人有密切的身体接触(例如肌肤之亲,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才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根据目前的知识,猴痘在德国民众之间大规模传播的风险被评定为是低的。

如何防范:

(一)正在疫情国家旅行或居住的人员

需关注所在国猴痘疫情信息。尽量避免与当地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包括患病或死亡的动物)发生接触,不直接接触动物的体液、分泌物、血液等,肉类必须彻底煮熟后才能食用。处理染病动物或感染组织以及在屠宰过程中,应配戴手套及其他适当的防护用品。同时加强个人手卫生。

如果必须接触猴痘病人,应避免身体密切接触,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避免共用生活用品(如床上用品、衣物等),照看或探视病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隔离衣等)。注意做好手部卫生,及时用肥皂、洗手液等在流动水下洗手。

(二)近期已回国和即将回国人员

疫区归国人员入境21天内应主动开展自我健康监测,若在国外有可疑动物、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应主动联系当地疾控机构进行咨询和报备。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和接触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即将回国人员除注意上述事项外,入境健康申报时需配合海关主动报备。

(三)近期计划出国人员

需密切关注目的地国家猴痘疫情,了解掌握猴痘预防相关知识,如避免接触啮齿类动物和猴痘病人,避免与病人共用物品,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做好个人手卫生,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皮疹等猴痘相关症状须及时就医。

是否还有漏网病例?如何预防猴痘感染?吴尊友回应

9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微博发文称,在重庆报告 “首例”猴痘病例之外存在漏网病例的可能性非常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吴尊友表示,由于猴痘的潜伏期多在6-13天,随着猴痘疫情的继续扩散和我国入境人数的不断增加,超出新冠7天隔离观察期的猴痘感染者流入我国社会层面的可能性将会逐渐增加。因此,加强社会层面的猴痘疫情监测和预防工作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吴尊友提出, 为了预防可能发生的猴痘感染,建议:

1)不要同外国人发生肌肤直接接触;

2)不要同近期(三周内)从境外回国的人发生肌肤接触;

3)不要同陌生人发生肌肤接触;

4)要注意做好手卫生;

5)使用公共厕所,包括出差住宿宾馆的厕所,如果使用座便器,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坐便纸,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用酒精湿纸巾或蘸热水的纸巾擦拭后再使用。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