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成快递小哥 是清洗教培的后遗症?
中国媒体近日报道,有研究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工作而送外卖,引发中国网民的热议。也有网民担忧,研究生都找不到工作,其他人更可想而知。评论认为,官方把话题转移到职业歧视,是要掩饰中国经济差的问题。还有评论表示,政府去年打击教培行业,导致大量高尖人才失业。
27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何成,毕业后因为找不了工作,在重庆当送外卖员的报道,成为中国网民热议的话题。
报道表示,何成当外卖员体会到䁠钱艰难,他曾试过为了55元的跑腿费,用3个小时走8公里的经历,但考虑需要生活,暂时选择比较自由的方式工作。何成的职业选择,引发中国网民在社交平台的大量讨论,甚至争议。何成事后以"硕士送外卖"的名字,在微博开了一个帐号作回应,强调家长不应该因为他的个案,而不让孩子读书。
何成:"大家好,我是在重庆送外卖的硕士,我是19年硕士毕业,毕业3年多了,引起大家热议。有很多争议的问题是,那么高的学历没有什么用,学历不等于能力,甚至有人会担心孩子现在在读高中和大学,到底还要不要让孩子读。我们很明确地跟他说,必须要读,怎么可能不让他们读呢?我也只是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事情,我并不是说被迫去送外卖,大家还是要好好学习,开阔自己的眼界。 "
中国工会官方刊物《工人日报》周三(9月20日),以"硕士送外卖是基于理性和现实"为题目,发评论文章,认为硕士送外卖,是自食其力还是大材小用的讨论,是对学习经历的一种误读,也是对体力劳动者的不尊重,强调劳动无分贵贱,幸福、成功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或随意点评甚至指责他人的选择。多家中国媒体都有转发该评论,再引发网民新一轮的争议,有新闻评论员为《工人日报》的意见护航。
新闻评论员:" 外卖硕士何成这件事引发了不少的争议。经济环境不好,各大公司都在裁员,市面上还有一千多万的应届毕业生呢?能有一份工作就已经不错了。职业不分贵贱,靠自己的勤劳换来回报本身就值得尊重。硕士生怎么不能送外卖呢?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但我得养活自己啊。 "
但不少网民反驳和批评这种论调,认为政府不肯面对经济差、找工作难的现象,有评论担心,今年大批毕业生难找工作。
微博评论:"硕士毕业生送外卖,权威媒体认为,是理性和现实的选择。我不知道是不是基于理性,但肯定是基于现实。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但是要吃饭和挣钱,别扯什么幸福跟成功,相信没有人会认为当外卖小哥是硕士生本人及其父母的人生理想。另外,如果硕士毕业生去送外卖,那么本科生专科生能干吗呢? "
评论:话题转移至“职业无分贵贱” 是要掩盖经济不景气
时事评论员方原表示,数据显示中国在25至64岁的人当中,只有不足1%属研究生学历,中国社会还未到达职业可由上而下的自由配置程度。方原认为,硕士毕业生送外卖,反映在经济不景气下,人才培训规划失效和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媒体和网红把问题说成是职业歧视,只是配合官方转移焦点。
方原:"这个事件本身不是职业歧视的问题,本质上是社会资源错配的问题,中国社会只有极少数人能接受高等教育,却要做大多数人可以做的工作,这是属于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会是拉低社会发展的效率。这种错配其实是社会的悲剧问题,所谓的职业歧视话题,其实只是表达政治正确而已,针对群众作出欺骗性的表达。 "
评论:事件反映中国打击教培行业出现"自己用石头砸自己脚"的反效果
经济学者司令表示,这次事件也与中国政府去年重手打击教培行业有关,这类机构以往吸纳大量高等院校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毕业生,但因为新东方等多间教培机构倒闭,造成大量高学历的失业人口。
司令:"教育培训这个行业本来应该是吸纳很多高精尖人才,而且市场非常庞大,但是问题在于中国政府认为这个行业的发展,触及意识形态的红线,中国政府用行政命令,从去年开始使这个行业出现雪崩式的打压,导致大量企业纷纷倒闭,无疑中国政府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等于是自己给自己再创造大量的失业人口,然后自己再去解决这些失业问题,是严重浪费行政资源。 "
司令表示,从经济学的角度,经济增长应该与就业人口的增长,保持一致的增速,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远远落后,事件也能看到中国经济的实况。
司令:"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现在的GDP大致应和就业人口的增长,增速保持一致。但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今年只有5.5%,比中国高校毕业生实际增长率,至少低有4个百分点,这个缺口越大,失业率就越高,对中国政府构成系统性的风险也越大。 "
司令表示,按目前经济状况推算,中国明年经济增长和就业人口的缺口可能更大,相信中国政府只能释放更多资源,拉动经济才能解决问题,变相大幅提高社会治理成本,对中国已不景气的经济来说,如同雪上加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