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知识就是力量”?这话我们一直理解错了 /

“知识就是力量”?这话我们一直理解错了

“博士退学送外卖、硕士休学生孩子”为什么会引发群体焦虑。

——题记

各位好,今天鼻炎犯了,躺在床上刷了一天手机,看到两则社会新闻,觉得挺有感触,放在一起说一下:

一是浙大博士退学送外卖的事儿。

据媒体公开报道,现年31岁的孟伟,曾是浙大的高材生,2014年他本科毕业后,作为直博生进入浙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其间曾被评为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但读博5年未能完成博士论文,2019年他申请了延期毕业,到今年达到延迟毕业的年限仍未达到要求,只好办理结业手续。为了谋生,孟伟在今年2月到5月在杭州送起了外卖,并且在短视频平台注册了账号,诉说自己8年的遭遇。视频发布后意外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9月21日,回到家乡的孟伟在社交平台发布的视频再次引发热议,他在视频中称:“读博8年未能毕业,给浙大丢人了。”而这个视频又再次引爆了网络。

另一个社科院硕士休学生孩子的事儿。

佤族姑娘南依来自云南省沧源县勐董镇一个小山村,本科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后考上社科院的研究生,因分享求学经历和穿搭美妆视频成为小有名气的视频博主。9月19日,南依宣布自己因怀孕待产要休学一年,对象是中专学历的理发师。她的这个决定公布后同样在网上炸了锅,不少网友认为她是“恋爱脑”,觉得其丈夫配不上她,担心她休学回乡生子,以后会一定是后悔。

同样是在9月21日左右,南依公开回应此事,她在微博文中表示,自己与男朋友在一起的时间虽不长,但也认识两年多了,她清楚他的人品,还有他的家庭成长环境,虽然没什么学历,但也有一技之长,上进有担当,不至于做不好物质保障。

因为嫌微博太乌烟瘴气,我平时不怎么刷,是今天偶尔翻看,才同时看到这两个新闻的。

看过之后,我总觉得这两个消息似乎有某种共性,想了想,似乎应该是这样的——这两个新闻中的主人公,一个为糊口送外卖,一个为爱情生孩子,饮食男女,人之所大欲存焉。选择什么样的本来是人的自由,这没什么可说的。

可是消息公布后,最不干的反而是公众,大家觉得,浙大的博士怎么送外卖呢?社科院的硕士,怎么能放着书不读,回山村老家,给初中毕业的丈夫生孩子呢?他们这人生过得也太亏本了!

这种感叹背后,其实藏着一种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认账的人生假设——知识改变命运,或者说的更确切些,是“学历改变命运”。大家觉得一个人读了书、拿到或者即将拿到某个学历,那他的人生就理应跟过去不一样了,虽不说是范进中举、咸鱼翻身吧,但拿着学历混个铁饭碗,这总应该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我们特别不能接受这种新闻,什么博士退学送外卖、硕士休学生孩子、北大毕业卖猪肉、复旦毕业家里蹲……我们对这样的新闻感到刺痛,就像我们无法接受丁真进体制内、易烊千玺考编一样。说到底,是因为“知识改变命运”这个理念,在最近几十年的中国已经成为了所有区域、所有阶层的人都认同的一种公理。那些身处中下层的人们,将自己或下一代通过读书实现阶层跃迁,当做生活的念想和指望。所以当他们听到一个已经“鲤鱼跃龙门”的“上岸”者因为种种原因又把命运“改”回来的时候,他们会对这类事件特别关心,甚至产生焦虑,这种焦虑并不是只为当事人的,而是相当程度也为自己——这就是为什么两位当事人的新回应中一再说这都是他们自己选的路,却依然无法平复很多人心情的原因。

但一个真实的现象是,在当代,想靠学历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条路确实已经越来越卷、越来越难走了——前几天研究生招考预报名时间刚过,听说火了一个新词儿,叫“逆向考研”。

这个词儿专指本科985、211的大学毕业生考研“双非”(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高校。从理论上讲,你本科北大清华毕业,研究生去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读硕士,是挺让人窝囊的。但现在考研的学生也有苦水——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大家毕业都想考编考公、可进街道办当个给大爷大妈盖章的小科员,可能学历硬条件都是必须硕士起了。这个时候“逆向考研”虽然窝囊,但可能对卷不动很多人来说,那就是有用,甚至唯一的途径,所以他们只能这样做。

但可以想见,逆向考研其实无法解决一些根本性的供需矛盾,很多人逆向读研毕业以后,将要面临的恐怕还是“卷不动”的问题。实话实说,到时候他们面临的人生选择,也许真未必孟伟和南依好多少——还是要做送外卖这样普通的工作,过和tony老师结婚生孩子这样普通的生活。这两位当事人,也许只是过了很多人将来难免要过的生活而已。只是大家不太愿意认清这个现实。

是的,知识改变命运,这也许只是刚刚过去的时代给我们带来的一个暂时有效的法则。当社会机会大量涌现,经济飞速发展,你多上几年学,名校硕士、博士毕业,也许就能保证自己鲤鱼跃龙门,人生从此不一样了。但当这种时代过去,这个法则也许就失效了,“多读几年书”在未来,也许真的就只意味着“多读几年书”。好工作、好职位,还是得靠你的运气、能力、家庭背景等等要素去碰、去找。

所以,我猜,下一阶段,随着“改变命运”能力的降低,社会对读书这件事的热情也会大幅降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盛行过的那种“读书无用论”也许会回潮。

我们中国人对“知识”的态度从来很纠结。表面上看,很多人很尊师重教。但说到底,很多人真正执着的不是“知识”、而是知识“改变命运”的能力。说直白一点,如果“读读读”,不能换来黄金屋、颜如玉以及千钟粟,那么“圣贤书”对中国老百姓的感召力也就非常有限了。

你看,元朝一度停办了科举,读书人马上就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堕落成了臭老九,比乞丐高一层、比娼妓还低一等。道理就是这样。

但明明已有了这样的预期,我还是想做一下也许徒劳的呼吁——请大家尊重知识,热爱知识。因为知识本身确实是美的,是甜的。

“知识是甜的”,这是据说和中国人一样聪明的犹太人的一句人生准则。其实整个亚伯拉罕教系的宗教(无论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其对知识的态度都比较类似。既认为神是全知的,一个人越有知识,他就越接近神,所以知识有了神性。所以弗朗西斯·培根才会说:Ipsa scientia potestas est (拉丁文,也既传说中的“知识就是力量”)——其实这话更准确的翻译应该叫“知识本身就是权力”或“知识本身就是权威”。

培根在这里想表达的意思,是要求人们推崇知识和理性。培根认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本就应该获得更大的尊重,说话更有人听,他甚至主张应该由知识和理性去指导社会和权力的运作,而不应该以威权或社会的成见去压迫知识,

只有这样去理解,培根这话才是带有启蒙主义精神价值的——培根认为知识无需自证,它天生自带权威性。——培根其实是在试图理顺一个社会中到底谁该听谁的、谁该遵从谁的关系。

只可惜,:培根的这句“Ipsa scientia potestas est",在中文语境中总是被误译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给了本就很功利化的我们更深的误导,既“有力量的知识才是知识”,而“没有力量”的知识就不是知识。

于是学习知识的人,在我们这里先要证明自己是“有力”的——更或者说“有用”的,而后才能被承认为是知识分子,进而有其社会价值。如果一个博士去送外卖、一个名校毕业生开小摊,那这样的人在我们会得到了最深重的怜悯与嘲笑,因为他们是生活中的“无力者”,于是也就被默认为了没学到知识——至少没学到有用的知识。

“你还是大学生/研究生/博士呢!连这点事儿都做不了。”我相信很多从象牙塔里出来的人,在社会上都得到过这种揶揄。一旦知识不能改变命运,甚至不能用以糊口时,它在我们这里就非但不是权威和荣耀,反而成了一种被嘲笑的羞耻、甚至是罪恶。

昨天,我在《总觉得,我才是真正的“精俄”》一文中,曾说我觉得俄罗斯这个民族还不错。写完后想了想,我有这种观感,就是因为俄罗斯人好歹是“附庸风雅”的。

俄罗斯小伙子追女孩,比较喜欢邀请对方去看个画展、听个古典音乐、去莫斯科大剧院看个芭蕾舞《天鹅湖》,去艾尔米塔奇看看展览,再不济侃能几句诗歌艺术,搞的很文艺,跟我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样,据说时至今日,这样在俄罗斯搞对象,成功率依然会比较高。

而在咱这儿,你这么追姑娘,就不如换买个包甚至直接晒房本、给彩礼好使,如果你给不了姑娘这些,还请人家看画展听歌剧谈文学,不客气的姑娘多半会在背后骂你“穷装x”。

所以俄罗斯这个民族无论什么阶层的人、整体上依然是以艺术、以知识为尊的。沙皇当年要镇压反对者,如果对方是个知识分子,也一般不绞死而最多只判流放。我想这就是这个民族的可爱之处,也是他们为什么能历经一次次磨难,却又一次次再起,艺术、文化和科学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原因。

的确,知识就是力量。但请尊重知识本身,而不是单纯尊重它所带来的“力量”。这很重要。

我想,这是我们急需获得的这种智慧。在不远的将来,我真的希望,我们依然能尊重知识,热爱知识——哪怕知识不再能像过去那样能改变你的命运。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