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在即 习近平的清零政策何时了?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关键看点:
预计苹果公司将把25%的iPhone生产迁出中国
一位知名的中国评论员加入到了中国国内越来越多对新冠清零政策质疑的行列
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政府还要维持这一政策多长时间
苹果的新iPhone 14在本月初上市。(Reuters: Thomas Peter)
中国政府严格的新冠清零政策引发经济和人力成本日益上升,批评声浪不断高涨之际,苹果公司将开始在印度生产新品iPhone 14s。
苹果公司的大部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由中国工厂的承包商在组装。但2020年新冠疫情造成多次停产,扰乱了苹果公司全球产品供货流。此后,该公司开始要求制造商研究将一些生产转移到东南亚或中国以外的地区。
“我们很高兴能在印度生产iPhone 14,”苹果周一(9月26日)在一份声明中说。
苹果公司没有公布细节,但新闻报道称,该公司还计划在越南设立平板电脑和无线耳机的组装工厂。
其他一些公司则正在保持或扩大他们在中国的制造规模,以服务中国国内市场。与此同时,由于工资和其他成本上升,再加上外企高管因防疫政策下的入境限制而难以到访中国,这些企业将出口导向的工作转移到别国。
“这一切都是有内在联系的”
芝加哥大学(Chicago University)的杨大利教授撰写了不少有关中国政治与经济的文章。他说中国已经为新冠清零政策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
杨教授说,中国正在增长的国民生产总值(GDP)数字并没有完全反映出全国经济正在经历的阵痛。
他说:“例如,旅游业已被毁了。”
“很多需要与人接触的行业都受到了严重打击,失业率也非常高。”
“这一切都是有内在联系的。”
对中国政府新冠清零政策的公开批评是罕见的,但中国智库安邦研究中心(Anbound Research Centre)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的清零政策必须改变,以防止“经济失速”。
该报告后来遭到审查。
杨教授说:“生意倒闭的人无法支付他们的买房抵押贷款,这也导致房地产行业的收缩,对市场产生了影响。”
“这种现象实际上是相当普遍的。”
杨教授说,封城造成的不确定性笼罩着生意企业和个人,这是清零政策中最令人担忧的情况。
他说:“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清零政策实际上是对中国现任领导层的一个政治承诺。”
新冠检测已成为中国公民日常生活中令人不悦的组成部分。(AP)
苹果公司将把iPhone的四分之一生产工作移出中国
苹果在印度下了很大的赌注,它于2017年在印度首次开始生产iPhone SE,此后继续在当地组装一些iPhone的机型。
印度生产的iPhone 14s将由富士康运出。富士康是iPhone的主要组装商之一,其生产设施位于印度南部的钦奈(Chennai )郊区。
印度报业托拉斯通讯社(Press Trust of India news agency)援引摩根大通的一份报告称,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苹果公司可能会将约5%的iPhone 14生产转移到印度,到2025年提高到25%。
分析师预计,到2025年,近四分之一的苹果产品将在中国以外地区生产,而这一方面现阶段的这比例仅约5%。
该报道说,中国严格的新冠封城等供应链风险很可能是苹果努力搬移生产线的诱发因素,而这种搬迁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持续下去。
科纳仕咨询公司(Canalys)的分析师桑扬·查拉亚(Sanyam Chaurasia)说:“苹果公司试图将其供应链多样化已有一段时间了,但这些努力在过去两年因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而有所增加。”
对清零政策的批评声不绝于耳
尽管自新冠疫情开始以来,中国的死亡人数仍然很低,且许多国家也放松了严厉的疫情限制措施,但是中国今年大幅收紧了新冠封控措施,以遏制高度传播的奥密克戎变种的传播。截至上星期六(9月24日),中国累计录得约5226人死于新冠。
专家们说,虽然公众的不满到目前为止还不足以迫使政府结束新冠清零措施,但这种不满仍在继续增长。
“同样的政策在许多不同的地方反复出现,2020年在武汉,今年早些时候在上海,以及[本月]在成都,所以当同样的事情一再发生时,人们不禁会注意到这种反复性,”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教授高树超说。
高树超教授说,虽然经济上的阵痛是巨大的,但中国维持这一清零政策的最大成本是不断的人道主义危机。
“对经济发展和环境可能有一些长期影响,但在短期内,人们的自由受到限制,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受到清零政策的威胁,”他说。
本月早些时候,一辆载有47名居住在贵州新冠“高危地区”的人的大巴车前往隔离酒店的途中侧翻,造成27人死亡,20人受伤,中国公众对此表示震惊。
“谁说我们不在深夜的那辆大巴上,我们显然都在车上,”一个社媒帖子评论道。
两周前,四川一个城市的封城政策据报导致市民在6.8级地震中被困家中。
在上海、四川、新疆和其他地方的封城期间,曾多次有报道显示食物、药品及其他医疗服务的短缺。
《环球时报》的前主编也似乎对抗疫的做法提出过质疑。(Reuters: Carlos Garcia Rawlins)
“专家须多发声”
中国知名评论员胡锡进周日(9月25日)表示,在中国思考其新冠封控政策时,流行病专家需要发声,中国应该进行全面研究,并使所有研究对公众透明。
胡锡进说:“民众要相信国家,国家也要相信民众的觉悟。”
胡锡进在中国社媒发出的坦率和透明,而又不同寻常的呼吁,为他在微博上赢得了3.4万个赞,也赢得了网民的坦诚回应,因为中国的互联网通常会受到严格管制,当局会迅速审查被认为危及社会稳定的声音。
中国高层领导人在今年5月曾警告说,在上海的新冠封城和中国首都实施广泛的封控限制期间,中共高层誓言要打击任何歪曲、怀疑或否定国家新冠政策的言论或行为。
民族主义官媒小报《环球时报》的前主编胡锡进说:“对于新冠疫情,面向未来,中国需要非常理性的研判计算。”
“专家们要站出来说话,国家应该组织相关的全面研究,并且把它们向公众透明:该不该放开?对我们老百姓的利与弊是什么,对国家的整体利弊又是什么?”
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一线城市都经历过了严格的封城。(Reuters: Aly Song)
清零政策何时了?
杨大利教授说,清零政策是中国领导人的一个关键执政议题。
他预测,尽管公众的不满情绪在上升,但至少在短期内,该政策不会有很大的松动。
他说:“许多地方政府可能宁愿不做他们现在正在执行的工作,特别是在深夜把民众送到隔离设施。”
“这确实将很多人置于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境地,但是,从根本上说,这是一项具有政治性和全国性的政策。”
高教授说,清零政策已经拖累了地方和国家政府的财政预算。(Reuters: Tingshu Wang)
高教授说,这些成本最终会变得难以承受。
他说,清零政策已经掏空了许多地方政府的金库,也开始让中央政府付出代价。
他说:“当[中国政府]在为明年3月的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准备审查财务报表时,他们将意识到高昂的成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阻止该清零政策耗尽政府预算。”
他表示,主席可能会在那之前宣布抗击疫情的战斗取得了胜利。
他说:“他过去也做过类似的事情,比如突然打击高科技产业和课外教培企业。”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