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他的死亡出走 是一场非常壮丽的赴死 /

他的死亡出走 是一场非常壮丽的赴死

一直以来,托尔斯泰的出走(死亡)都是一个谜。

1910年10月底,83岁的托尔斯泰经过一些思考和冲突后,在一个寒冷的清晨离家出走了。几天后他在火车上突然高烧不退,在一个站台简陋的床铺上,去世了。

他为什么要出走?

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一直是一个谜。人们很想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在他出走之前又发生了什么?

托尔斯泰,俄国古老贵族出身,一生生活精致典雅,却唯独同情农民,反对农奴制度。贵族生活与思想的背离,让他总感到心灵上的羞愧不安,并因此导致了这场“壮丽” 的死亡。

他的出走,是一场受难

1910年的俄国正处在十月革命前期,社会动荡,罢工频发,托尔斯泰和几个热爱他的大学生,就如何拯救国家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

青年人主张以暴制暴,用暴力革命推翻沙皇统治。托尔斯泰则说,炸弹和手枪不能彻底清除世界的罪恶,没有一个道德的秩序能通过暴力而强行建立起来,一旦拿起武器,就会制造出新的专制。

晚年的托翁受宗教思想影响,已经有了耶稣一般的悲悯情怀,他觉得唯有顺从与忍受苦难,才可以让暴力变得无力。

▲托尔斯泰生前最后一张照片

然而青年人的质疑,对他是一个刺激。他们说 “如果苦难这么好,您本人为什么不去受苦受难,您赞颂别人殉道,自己却还在温暖的家里,用银质的餐具吃着饭。”

他的受难,是为了全人类

正如那些经历过繁华,却又具备高尚灵魂的人一样, 托尔斯泰拥有伟大而深刻的悲悯情怀。但“灵与肉”“道德与现实”的巨大冲撞,让托尔斯泰感受到极大的痛苦。他立好遗嘱,把全部财富捐给了大学。和长期管控猜疑他的妻子发生了一番争吵之后,终于带着家庭医生离家出走了。

他自由了,可以像他悲悯的农夫那样死去了。

当世人觉得这样的死亡对这位文学巨匠来说过于寒酸和可怜时,茨威格说,这种死亡赋予他的命运以完美的形式和尊严,使得他的生命变得神圣,如果他不为我们受难,就不是今天属于人类的列夫托尔斯泰了。

托尔斯泰有多伟大?

在他去世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他的文学魅力与思想影响力都有增无减。阅读他作品的人遍及世界各地,同时也包括许多著名作家。

普鲁斯特曾评价托尔斯泰;“自然而然”和“伟大”,因为他在托翁的作品中看到了“一个安详的神道的裁判”;

海明威也自称“没有足够的勇气与托尔斯泰较量。”

高尔基则这样总结托尔斯泰的一生:“他孤独地走遍了思想地沙漠去寻求包罗万象的真理,却始终没有为他自己找到它……”

陈丹青:我完完整整地看了三遍《战争与和平》,从十四岁看到四十岁,每一次读都像第一次读,有一种又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如同旅行,看到最后总是有点难过,觉得这样的日子不会再有。

木心:安娜身上渗透了托尔斯泰的魂灵。他把自己种种不可实现的幽密情愫,放在安娜身上。这件事,只好与托尔斯泰一对一面谈,他会承认。

史航:人生一定要读三本书,20岁以前读《悲惨世界》;20岁到40岁读毛姆的《刀锋》;40岁以后,读托尔斯泰的《复活》,就你一辈子不管过得多好,总有些人你对不起,有些事你没做好,要反省……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