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兵连祸结从此始:刻赤海峡大桥遭袭事件 /

兵连祸结从此始:刻赤海峡大桥遭袭事件

从该海域行驶的船只上拍摄的爆炸现场

一、凌晨3:07——烈火中的刻赤海峡大桥

当地时间8日凌晨3时07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从亚速海上的刻赤海峡飞速传遍了全世界——从俄罗斯本土通往克里米亚的海峡大桥发生巨大爆炸。

8日早6点,俄新社的简短消息称:横跨刻赤海峡的克里米亚大桥发生火灾,部分路面损坏。

很显然,俄方谨慎地将事态描述限定在“火灾”范围。

当天下午14点,普金下令,针对此事成立政府委员会。意图以该委员会统筹一切力量完成调查、协调、重建等一系列工作。各方注意到,普金没有提到此事与乌克兰人有任何瓜葛。

随后,有关爆炸的细节随同相关视频、图片流出。笔者仔细观看了一系列视频,包括大桥本身的监控系统拍摄的视频和汽车的行车记录仪视频。

笔者得出的结论是:事情不简单,后果很严重。

然而,随后乌克兰方面兴高采烈的反应,将俄国人推入到了尴尬的境地。

15时,乌克兰国防部在推T上说:“‘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刻赤大桥(即克里米亚大桥),这两个俄罗斯在乌克兰领土——克里米亚半岛上的著名象征都已不复存在。俄罗斯人,接下来会是什么?“

随后,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波多利亚克发表评论称:

“克里米亚——桥梁——开始!所有非法的东西都必须被销毁,所有被盗的东西都必须归还乌克兰,代表俄罗斯的所有东西——都必须被驱逐出境。”

同时,有乌克兰媒体称“克里米亚大桥事件,是乌克兰国家安全部门的杰作。”

面对乌克兰方面的自领,别无选择的俄罗斯媒体和政要开始集体反击。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乌克兰对于克里米亚大桥火灾的反应凸显了基辅政权的“恐怖主义”本质。”

必须注意到,扎哈罗娃并没有直指是乌克兰造成了本次爆炸。而是给高层的应对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则表示:“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大桥事件的回应必须是强硬的,但不一定是“迎头回击”。”

同时,乌克兰军方的回应也非常克制,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在下午转载乌克兰武装部队空军新闻处消息称:8日早上,克里米亚大桥“铁路支线的燃料罐发生严重火灾“,部分道路被毁。

显然,乌克兰空军认为是铁路油罐车引发的一般事故。事实上,如果俄乌双方都默认这次爆炸是一般事故,那么,事情将有相当缓和的余地。

然而,从下午开始,俄罗斯人决心将火引燃,16时,塔斯社援引俄罗斯反恐委员会消息称,当天早上,克里米亚大桥上一辆货运汽车发生爆炸,导致公路桥部分路段受损坍塌,同时导致铁路桥的油罐车起火。

由俄罗斯反恐委员会出面宣布事情起因:货运汽车起火。这本身就意味着事态开始了螺旋式升级的迹象。

果不其然,随后的消息说,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议员奥列格·莫洛佐夫表示,(乌克兰人)对克里米亚大桥的恐袭,已经不再是挑衅,而是——“不讲规则的宣战”,乌克兰人针对我们的不加掩饰的恐怖战争正在进行。若不采取“应有的还击”,类似事件将更常发生。

在上院,议员巴什金表示,他不怀疑俄罗斯相关部门一定会采取明确的、或许是非对称的回应。

发稿前的消息称: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签署命令,“克里米亚大桥事件“政府委员会将由俄副总理胡斯努林领导。

据悉,俄紧急情况部部长库连科夫和交通部长萨韦利耶夫已前往事发现场。副总理胡斯努林将在稍后飞往克里米亚,俄罗斯媒体称:“他将……亲自检查克里米亚大桥的受损情况,并在现场决定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大桥运作。”

笔者预计,俄罗斯人的大规模报复行动将在调查程序走完后开始。

公路桥的半边车道被炸塌

二、克里米亚大桥及其它

如果要描述克里米亚对俄罗斯的重要性的话,可能不免要谈到腐烂发臭的“地缘Z治学“和过时的帝国情结。

笔者还是用简洁的比喻来有助于读者理解吧。

克里米亚之于俄罗斯,类似于朝鲜半岛之于日本,古巴之于美国,葡萄牙之于西班牙。

如果你是一个满脑子《地缘Z治学》的人,盯着地图看久了,你会发现,为了国家民族的强盛,你有1000场伟大的战争要打。

2014年,俄罗斯名将斯特列科夫率兵兵不血刃袭取克里米亚后,将克里米亚紧紧绑定在俄罗斯的躯体上,就成为了俄罗斯领导层最迫切的愿望。

最终,在将克里米亚完全俄罗斯化之外,普金还选择了物理绑定——建造横跨刻赤海峡的跨海大桥,将俄罗斯和克里米亚在物理上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实质上宣示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完全占有。

于是,本来官僚主义横行的俄罗斯,突然在此事上表现出了惊人的爆发力和高效率,经过短短几个月的设计论证和施工准备,从2015年3月开始,全面开始修建克里米亚大桥。数年后建成。

建成后的克里米亚大桥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连接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塔曼半岛和克里米亚半岛的刻赤市,长19公里,跨海部分7.5公里。

在通车典礼上,普金带领全套俄罗斯政府班子到场观礼,普金本人亲自驾驶一辆乌拉尔卡车从俄罗斯本土一侧开抵克里米亚,当天的通车现场,掌身欢呼雷动,很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有一个笑话是,当你买下东西A的时候,为了匹配A,将会有Bcdefg……,引发一系列没有尽头的消费升级。

事实上这种以不可遏制的占有欲为特征的消费现象,投射到地缘Z治爱好者身上,会出现同样的结果。

2014年,当俄国人兴高采烈地拿到克里米亚后,没几天就闷闷不乐起来,因为,虽然拿下了克里米亚,水源却在北方的乌克兰境内,如果把乌克兰的赫尔松州也拿到手,脚跨第聂伯河,世世代代吃水就不用愁了。

到2022年特别军事行动一开始,俄军就以第49集团军、第22军直扑赫尔松,第一个目标,就是控制第聂伯河通往克里米亚运河的新卡霍夫卡水坝。

而俄军南部集团作战所需的物资、军备、人员,都是通过克里米亚海峡大桥从俄罗斯本土运来。

所以,战争以来,尤其是乌军袭击南线交通线以来。克里米亚大桥已成为俄军在南线的重要交通枢纽、生命线。

这座大桥,对2014年后的俄罗斯而言,对今天普金本人的声望、政Z生命而言,均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不管是从象征意义来说,还是从受保护程度来说,这座大桥的地位并不逊于克里姆林宫。

事实上,俄乌冲突以来,“是否摧毁克里米亚大桥”一直备受各方关注。俄罗斯一方面坚称桥是安全的。

俄罗斯军事专家克努托夫对媒体称:“乌克兰的西方朋友还没有向其提供能够打击克里米亚大桥的特别武器。”意即乌军没有手段对大桥构成威胁。很多读者可能对此不太理解——不就是一座钢骨水泥大桥吗?打不动?

事实上,这座大桥是按照核设施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来建造的。设计能抗一般弹药的直接命中。另一方面,俄罗斯对潜在的威胁方予以警告,在7月份,乌方第一次放出炸桥的风声后,俄罗斯多名要员威胁基辅——如果动大桥,一定会实施最猛烈的报复。

爆炸发生的前后数十秒内

三、谁干的

今天下午,俄罗斯多家新闻机构援引俄国家反恐委员会的声明,描述了俄罗斯版本的事故轮廓。

声明首先推出了事故结论:“该爆炸由一辆承载炸弹的卡车所引发。“

声明称: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今晨 03 点 07 分,在克里米亚大桥的公路桥一侧桥面,一枚汽车炸弹爆炸,同时炸毁了位于其左上方的铁路桥,七节通过铁路运往克里米亚的油罐车被烧毁。

澳大利亚退役将领迈克评论了此次袭击,他指出,要摧毁这样的大桥,要有足量的炸药,还要有完善的“炸桥”方案,而作为专业工兵军官,他“十分清楚“炸毁这种钢筋混凝土大桥的难度。

笔者理解,他的意思是,在受俄军严密保护和监控的情况下,乌克兰人是无法对大桥进行袭击的。

事实上,迈克将军的评论,指出了问题的关键,即:常规手段无法炸毁这座桥梁。

那么,是什么炸毁了这座桥?笔者反复观看了视频,认为那辆监控视频中的货车嫌疑最大。该车起爆的时候,正是油罐车通过其上方铁路桥的时候,首先这非常巧合,其次,这个时间窗口只有短暂的几秒,在这个时候起爆,不排除是货车驾乘人员主动选择的结果。

然后,该车人员的身份是什么?

首先,笔者假设驾乘人员是乌特工,那么,在该车满载爆炸物冲上大桥之前,俄军难道没有检查?答案是一定检查过。显然俄军不会放过任何持有乌克兰身份证明的人。

那么,为何这一车爆炸物被俄军卡口放行?

至此,唯一的可能浮出水面:今天凌晨3时07分,是某个持有运送军火通行证的俄罗斯士兵,坐在那辆卡车的驾驶室里。

至于这背后有哪些故事,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了。

铁路桥上的油罐车也被炸毁

后记

克里米亚大桥爆炸的前一天,普金迎来了他的70岁生日,虽然,金碧辉煌的克里姆林宫依旧,左右簇拥的亲信依旧,但每个人强作的欢颜背后,一定是沉重的叹息和哀愁。

是的,面对乌军凌厉的攻势、严重恶化的外交局势、国内日趋高涨的经济危机和反战浪潮、想必,蛋糕和红酒的甜味,无法盖过他心里的苦涩。

然而,历史已经证明,在摔得四分五裂之前,每一驾冲下悬崖的马车都不会回头。

9月份以来,随着动员和威胁升级,事态正在向不可控的方向急速发展。而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事件,将使任何人都不再能够驾驭这辆失控中的马车。

保卫克里米亚大桥的防空导弹,事实上,由于俄军防卫十分严密,乌军很难对大桥实施远距离破袭。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