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多伦多夫妇在高点买房 贷款月供涨$1500 /

多伦多27岁夫妇在高点买房,贷款月供涨了$1500!还不敢要孩子!

加拿大的年轻人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对于27岁的Mei和Harold来说,若央行进一步加息,那可能意味着他们的浮动利率抵押贷款会遇到麻烦。

图源:MCKENNA DEIGHTON

这对夫妇在今年3月份,也就是房市高点,在多伦多怡陶碧谷购买了一套房屋,抵押贷款期限为30年,月供不到$4,000加元。

Mei解释道:“最近的加息,确实影响了我们的消费储蓄能力。由于猜测年底前还会有加息,我们担心财务状况受到影响,以及可能要改变对未来的规划。”

Mei和Harold说,他们还没打算要孩子,但是希望能在未来几年内开始建立家庭。在要孩子之前,他们想存够钱去享受一次长假期,并且购买一辆新车。

此外,他们还在努力为退休攒钱。但是,面对不断上涨的房屋成本,他们似乎离目标越来越远。

作为一名职业治疗师,Mei的年薪为$8万加元。Harold是一名软件开发人员,年薪为$15.5万加元。

平常工作日,他们会在家里吃午餐,或者打包一份带去公司,很少去餐馆吃饭。在周末会有些不同,他们可能会去购物、拜访朋友或家人、去远足,以及准备未来一周的饭菜。

这对夫妇的储蓄账户中有$2万加元,但是他们不知道这点钱够不够应对生活成本的上升,以及各种意外情况。

下图是他们的每月固定开销明细,看上去都是一些正常消费,但是算出来的结果有点略高。两人每月固定开销高达$7,721加币,原因是房子这一项,贷款、地税,加上水电网费和保险、维护费,就已经超过$5,600加元。

下图是这对夫妇一周的花销清单。很简单,都是买菜、加油和亚马逊购物。没有什么吃喝玩乐上的额外消费。

但是,如果遇上汽车维护和修理,以及探望朋友、参加活动,花销就立马上来了。在另一周,他们的支出突破了$1,000加元。

Mei和Harold表示,当初买房时,他们选择了一套比较宽敞的大房子。他们原本是计划在这套房子里,和未来的孩子一起成长,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考虑搬家。

随着上一次加息,他们抵押贷款将达到每月$5,350加元,这笔他们买房时多出了$1,500多加元。这对他们的储蓄能力造成了重大打击。

没有办法,他们只能继续省吃俭用,多存点钱,这样才能在有了孩子、Mei休产假时,维持舒适的生活。

来源链接:
  • https://www.reddit.com/r/MoneyDiariesACTIVE/comments/xm467y/mei_and_harold_are_27_and_make_235000_a_year/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22-10-12 10:21
    您已点过赞
    本帖最后由 SJZ2004 于 2022-10-12 11:38 编辑

    所以说加息只能让工薪层更难,而对房市打击不大

    所以说房价太贵了,现在利息还是很低,大家就承受不了,说明房价太贵了,必须加息抑制房价,这样将来加拿大人生活水平才会高,现在形势很好,加拿大要大加息了,房子就会不停的便宜。房子便宜多好。
  • @ 2022-10-12 12:08
    您已点过赞
    FED加息节奏已经公开了,今年一直加到年底,整体幅度大概是4.25%,明年一季度再加一次,而后停下来观察至少半年,看看通胀数据后决定是否继续加息,那样加国的加息节奏会同步。
    鲍威尔已经多次强调,为了打压通胀,不惜牺牲资产价格(包括股市和房市),甚至可以人为制造衰退,希望是软着陆,但通胀压不下来,可以选择硬着陆。

    记得年初加息风声刚刚放出来时这里的投机客高喊加息会引发衰退云云,等三月份开始加息后,他们改口说不会超过2%,不然银行要破产,贷款机构要破产等等,就是没有算到他们自己会破产。之后看到央行强力不断加息,他们开始慌了,于是又改口说因大力加息会导致经济衰退,明年央行为此会降息,这说明他们感到快顶不住了。之前预期的第一波踩踏会在今年底/明年初发生。

    从投机客的不断改口过程可以看到这次狼是真的来了,但好像没有看到几个人做好准备的,所以这波韭菜是割定了。在这个论坛只看到一个坛友是做好准备的,记得这哥们去年11月开始不断把投机房平仓的,今年的主要策略是持有大把现金存定活,利用美股反弹进场做空,这就是为何在投机市场里赚钱的永远是少数。在过去十来年中确实有不少人是赚到钱的,但因为不懂得风控 + 贪心不足,一把大的调整就可以把他们的财富清零。

    保守的估计,这一段加息会到达6%,而后横在那里相当一段时间(两、三年),对于那些临近爆仓的投机客,现在依然是壮志断腕的阶段(虽然已经有点晚了),当然有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那就等着最终被清零。
  • @ 2022-10-12 10:08
    您已点过赞
    家庭税前收入23.5万,是啊,盼望央行减息大印钞,这样月付降低,但别忘了,再大印钞降息,你这睡前23万,可能就打折变为13万,到时买杯咖啡10刀, 理个发烫个头100刀,政府由于大通胀,地税各种费用也跟着大涨,You lose more, you stupid Idiots.
  • @ 2022-10-12 10:13
    您已点过赞
    我建議及早止蝕離場。利息上升只是開始,樓市下跌遇未見底。
  • @ 2022-10-12 11:09
    您已点过赞
    这样的收入已经是加拿大的中上,还要担心住屋问题。有些人年薪五万。这两年不知用什么途径借贷款100万。那些才是硬伤。
  • @ 2022-10-12 11:27
    您已点过赞

    这样的收入已经是加拿大的中上,还要担心住屋问题。有些人年薪五万。这两年不知用什么途径借贷款100万。那 ...

    不止中上,他们妥妥的在10%最高收入家庭里了。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个人收入10万及以上的,在加拿大统计2800多万有收入的人口里,只占11%。这个男的15万应该进入5%的最高收入阶层了。女方8万多至少也是15%的高收入个人了。2019年家庭中位数收入是98300。所以23万应该进入10%的最高收入家庭了。虽然是2019年的数据,但到2021年变化不会太大,一般一年2%左右的增长。
x
x